高等医学院校提高基础化学教学效果的策略探析

时间:2022-11-02 18:30:33 浏览量:

摘 要: 基础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与后续学习的医学课程有着密切地联系。文中阐述了目前青年教师医学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效果面临的困境,并就如何提高基础化学教学效果给出了部分建议。旨在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 医用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效果;教学策略

Abstract: Basic chemist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ic courses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and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edical curriculum.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of the teaching effect of basic chemistry theory for young teachers,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basic chemistry teaching effe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basic chemistry and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Keywords: Medical basic chemistry; Theoretical course; Teaching Effect; Teaching strategy

基础化学时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入校后首先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紧密相连。当学生熟练掌握了基础化学理论之后,就可以建立起整体的医学化学框架,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会显得更为轻松、容易。但是大一新生刚刚离开高中,尚未完全接受大学学习模式,学习思维仍然沿用着以往的中学学习模式,学生在学习复杂知识体系时,一时难以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对基础化学的学习就会缺乏自信心,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1];同时,随着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量优秀的青年教师走上讲台,面对大量的授课内容和瞬息万变的教学环境,青年教师应当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正确分析基础化学理论课的教学情况,采用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2]。

1 基础化学理论授课存在的不足

医学基础化学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并且往往十分抽象,难以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这一课程时,经常很难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觉得吃力、困难,注意力无法集中在学习上。在面临一些比较复杂、抽象的内容时,也只是一知半解,而没有真正领会其中的含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缺乏自信心,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学习的质量[1]。比如,基础化学教师在讲授基础化学理论的原子结构这一章内容时,经常会以量子力学模型为指导展开教学,授课内容较为抽象,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很难完全理解该模型。

刚刚入职的青年教师,虽然在科研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大都刚从学生角色转变为教师角色,教学经验不足,知识体系尚未完善,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在讲解基础理论时,也只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对学生是否理解关注较少。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能还会让部分学生对医学基础化学理论课产生厌烦的心理,影响了基础化学教学效果。

2 提高基础化学理论教学效果的策略

2.1 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極性

化学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来,在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时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概念形象化[1],向学生提供一些与专业和生活相关联的素材,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方式,可以给予学生思考的动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以高度热情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对教材知识进行更为仔细、透彻地研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更加扎实的学习效果。例如,基础化学教师在讲解渗透压对细胞的影响的情况时,可以观察红细胞在高渗、等渗、低渗环境下的形态同时结合医学中的实例,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对病人输入等渗溶液;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则可以列举一些非金属材料的氧化还原反应;在研究电化学时,可以结合目前的社会热点,引入环保和能源相关的内容,如环保电池,进而介绍其中的内含物;在讲解缓冲溶液时,则可以联系医学上的酸血症和碱血症以及解剖和病理教研室的一些使用缓冲溶液的情况,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缓冲溶液的性质。在基础化学课堂中引入一些和基础化学相关联的医学知识,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基础化学和医学专业之间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基础化学的积极性。

2.2 增添课堂活力,提高学习效果

在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教学中,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形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关注知识的讲解,也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让学生在课堂中既能够学习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同时,也要陶冶自身的情操,转变对医学基础化学理论学习的情感态度。所以,教师要紧扣专业背景,精选授课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内容[3],这样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医学基础化学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果,而且可以弥补传统教材中知识的滞后性[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在教学方式上,应该改变以往的单向输出式,选择多向交流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进行更多的互动与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还应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在互动过程中学生还可以相互分享学习经验与思考,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饱满,从而实现全体学生乃至教师的共同进步。

2.3 转变角色,完善基础化学知识体系

如今许多高校的青年教师,都刚从学生角色转变为教师角色,对于教师角色尚未完全适应。青年教师开展大学教学的工作时间较短,不管是对于新版教材,还是大量的网络知识和节点,都难以完全掌握,有可能会因为自己经验不足,专业知识不完善而存在一些疏忽,甚至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概念讲解不清晰,在学生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上限制了学生的正常思维。在基础化学理论课堂中,教师和学生这两种角色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所以教师应该尽快做好角色的转变,学会换位思考,更好的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因此青年教师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5],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遇到的困惑,耐心的进行解答,正确的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改变已有的学习方式,逐渐建立全新的知识体系,以适应新知识的学习;二是教师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并给自己一定的压力,形成紧迫感,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全面研读教材,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夯实自身的专业基础,扮演好教师角色,时刻为学生考虑,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三是青年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把握住基础化学与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子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核医学、分子药理学和波谱医学等各门课程的相互联系,紧扣专业特点选择较为权威的教材,注重医学特征和医学应用,为本专业的学生最大可能的提供有效的知识基础;四是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行之有效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2.4 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强化练习

大一新生需要面对和高中完全不同的专业学习,大多数学生都会觉得课业压力加大,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进度。基础化学涉及到的知识范围比较广泛,概念也比较复杂、抽象,前后章节之间相互联系较为密切,而且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能力,这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就课程内容而言,大学一年级医学基础化学理论课的重点内容是溶液酸碱性基础知识、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理论知识及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因此,教师在授课前,就需要对教学进程进行合理安排,尽可能按照知识的前后顺序安排授课。在讲解两大重点内容时,应该对教材重点知识进行梳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并且在有限的时间内要重点讲解关键知识,解决学生困惑的关键问题,有利于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医学基础化学理论课时,不可能一下子就记住其中一些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必须要通过大量练习,才能真正实现融会贯通。在要强化练习的同时,还应该及时指出、反馈学生的练习结果,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准确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及时纠正其错误,帮助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

2.5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由于基础化学课程具备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和实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将更多的设计型、综合性实验引入课堂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完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自行解决,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例如,在练习滴定操作时,尽管学生对滴定操作方法和原理都已经了解了,但有个别学生依然不会观察终点颜色的改变,还有个别学生对基本的操作仍旧不够熟练,通过滴定实验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滴定操作,学会判断滴定终点,通过练习学会分析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

3 总结

基础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与后续学习的医学课程有着密切联系。在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培养背景下,青年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教育教学知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融入较为前沿的教学内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化学知识体系,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向社会输送一批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大塘, 封朝霞, 汤建庭 等. "四化"教学在无机化学理论课中的应用实践[J].化学教育, 2016, 37(4): 25-28.

[2] 许秀芳. 物理化学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相结合的一些探索[J]. 大学化学, 2016, 31(3): 17-22.

[3] 马慧朋, 刘娜, 白天语 等. 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 基础医学教育, 2017, 19(1): 41-43.

[4] 李大塘. 无机化学理论课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实践[J].化学教育,2016,37(14):24-26.

[5] 张红艳, 沙玫, 余宇燕. PBL教学法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 基础医学教育, 2014, 16(3): 171-173.

通讯作者:张怀斌(1978-),男,山东青州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医用化学教学及生物分析工作.

推荐访问:探析 教学效果 策略 提高 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