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课程案例教学效果提升研究

时间:2022-10-31 13:00:16 浏览量: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审计学是大学财会专业中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较高综合财务素质与审计实务操作技能的高级人才,然而,传统的审计课程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审计人才的职业发展需求。本文将案例教学以其多方面的优越性应用于审计课程教学,在不断应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发现问题,并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了不同的案例教学模式,以提升审计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审计教学;教学设计

审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不仅在教学内容中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难度,而且在实务中对技术性及实践性等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理解并应用审计理论、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审计实务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审计操作能力是审计案例教学的根本。然而,当前大学审计课程中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比较抽象,晦涩难懂,传统教学模式下往往存在学生畏学,很难将审计理论转化成审计操作能力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审计课程,提升审计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非常有必要。

一、审计案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掌握审计理论需要案例教学模式作为支持

由于审计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其语言表达和逻辑关系较为生僻,通过单纯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很难领会晦涩难懂的基本理论并将其潜移默化为审计实务操作技能,进而产生畏学心理。这时就需要案例教学模式作为支撑。一方面,审计理论知识通过引入案例便于学生深刻理解;另一方面,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分析能力后,通过模拟特定事件的审计环境,学生以注册会计师的身份设身处地分析推演案例中的问题,互相讨论,逐步提高分析审计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加深刻地理解审计理论,同时还可以培养集体协作、沟通能力。审计学科本身比较重视应用和实践,而案例教学法能深入浅出地揭示审计理论知识,所以案例教学模式应用于审计课堂中的理论讲授是非常重要的。

(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提高审计业务技能

毋庸置疑,审计学这门课程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且其本身理论的专业性就较强,在传统的审计学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教学内容单一,教师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而案例教学改变了传统审计教学过程中教师机械地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另外,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搜集资料,与组内成员不断讨论,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他们发散思维和灵活解决实际审计问题的能力,还培養了他们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未来审计业务技能。

(三)实现复合型、高素质审计人才的培养

审计学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审计实务工作环境,这样才能使学生将深刻理解审计基本理论转化成未来审计操作技能。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越来越渴求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的审计人员,审计人员需要将会计、审计等专业学科知识与市场、金融、证券、计算机等跨学科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此外,复合型的审计人才还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迅速识别被审计企业连同其所处的行业情况,并敏锐地察觉判断出潜在的审计风险。而案例教学法侧重培养实践能力、打破相关学科的界限进行综合理性思考,是一种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本文重点介绍了利用多媒体、启发式讲授模式,课堂讨论模式,创设课堂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和案例实训教学方式这四种案例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当从哪些方面提升案例教学的效果。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产生各种问题需要教师及时解答与指导,而现代通讯工具中微信、QQ、校友邦等方式提供了沟通渠道。

(一)多媒体、启发式讲授模式

目前,课堂讲授模式往往侧重于学生对概念理论的领会,便于阐述理论时引用案例进行案例教学。比如,在阐述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保证程度为合理保证而不是百分之百保证时,引用“医生的作用是治病救人,但不能百分之百治好所有的病”作为阐述。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认为只要课堂引用了案例教学甚至只要存在有案例的教学就比传统授课模式要优越很多。在这种案例教学的模式驱动下,教师会更倾向于投入更多的时间用于寻找最新案例,而不是发掘审计理论的内涵,从而忽略所选用的最新案例是否与授课内容契合,导致案例教学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另外,部分审计理论知识本身没有恰当的案例相匹配,是抽象的审计知识,学生对此更加难以领会内涵。因此,在讲授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不具有广泛适用性,要根据讲述内容考虑是否适用。总之,教师在讲授审计概念、基本内容时,其讲授的课程内容相对于采取案例教学模式来说,实质重于形式,如果采取不恰当的案例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就会较低。但是,如果教师讲授利用审计方法识别分析具体审计实务问题,掌握并应用审计方法比讲述课程内容重要,那么采取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较高。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选取的案例有其自身着重点,相对于课堂知识点来说不会完全匹配,因此,教师要对案例素材进行修改与整理,使之与讲授的知识点相契合,这样运用于课程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和收集相关的素材、制作动态视频或相关音效等多种辅助手段,创造具体化的学习环境,使审计理论不再晦涩难懂。

(二)课堂讨论教学模式

教师讲授课程采取这种教学形式主要运用于审计实务部分,如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等,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审计循环实践技能与如何给出审计意见等知识点,因此要选择审计结论为收敛型的审计案例,而不应是发散型的,也就是说,选取案例最终的讨论结果应是相同的。教师在选取案例的过程中,既要与讲授的知识点相契合,又要注重学生的可参与性,给出学生自主判断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前一周将审计案例下发小组,学生课下利用各种渠道查找资料,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另外,教师在课堂上不是案例讨论的主导者,只是引导与组织学生参与案例讨论。为保证案例讨论的效果,教师可以随机选择某个小组展示讨论的结果,再由其他小组发问补充。在整个案例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参与讨论,只负责对学生判断错误或易混淆的问题进行引导和答疑。最后,教师要对整个讨论过程和小组课堂表现进行讲评,并就小组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进行概括引申,培养学生的审计逻辑思维能力。

(三)创建课堂情景模拟教学模式

教师采取课堂情景模拟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审计实务理论对案例进行综合分析,教师在其中起到辅助和促进作用。课堂情景模拟教学模式,采取“授之以渔”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对审计理论的理解,模拟审计工作环境,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审计逻辑思维。即学生凭借模拟审计实施的过程,通过设身处地、角色扮演的方法,将审计方法、审计技能和实践紧密衔接,这与他们未来从事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工作比较契合。教师可以选取预期与“学生已有的理论水平”相符合的某些财务资料,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搜集有关的审计资料背景。此外,教师在选取案例时,要挖掘案例的内涵,使案例分析具有可探索性,可以引导学生不断深入研究审计实务问题,勾勒出相应的知识框架图。课堂情景模拟教学没有固定的统一模式,需要在课堂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补充与完善案例,这样才能改进薄弱环节。课堂情景模拟教学流程与注意事项如表1所示。

(四)案例实训教学方式

在学生学习审计理论课程并掌握了审计程序和方法等审计实务操作后,一般院校都会设置审计实训课程,可以使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审计实务操作能力。具体实训操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搭配组成小组,每个小组人数控制在8—10人,每个小组指定一名项目负责人。教师将模拟企业会计账册与模拟审计人员所需的审计材料分发给小组,让学生动手查账,然后小组根据分工,从了解被审计单位后承接业务、制定审计计划、后续如何进行审计、审计如何抽样,到最终完成审计工作等完成审计业务流程。在审计理论课程结束后安排案例实训,可以改善理论课程与未来实际审计工作脱节的问题。案例实训结束的评估标准,应基于小组综合表现和小组提交的审计工作底稿。

三、保证审计案例教学模式的方法

为提升审计案例教学的效果,巧妙地实施案例分析,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保障。

(一)优化课程设置,保证充足的课时量

在传统的审计教学模式下,审计课程往往只有54个理论课时,侧重于通过课堂讲授理论知识,着重对知识点的讲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学习被动,而且难以将审计理论转化成审计操作能力。而案例教学打破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但为保证案例教学模式正常开展,应增加审计课程的课时量,保证师生有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或在审计学这门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审计案例分析课程,这样可以减少理论课时,增加审计案例分析课时,保證案例教学顺利实施。

(二)提高教师素质水平

要提升审计案例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素质水平是关键。要成功实施案例教学,除针对不同的理论知识选择恰当的案例外,还对授课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还需要足够的审计工作经验。目前,从事审计教学的教师一般都是硕士、博士毕业,理论知识水平较高,但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学校应采用各种方法,提供不同层次的培训深造机会,提高教师的审计实践水平。鼓励教师深入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兼职参与审计实务工作,特别是可以利用寒暑假进行审计实践,弥补实践经验的不足,同时也能搜集到一些最新的案例资料。此外,还可以从校外聘请具有丰富执业经验的注册会计师或专家,直接将审计实践带入课堂。

(三)改变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讲授模式下往往采用期末考试形式,但这种考核制度偏离了培养复合型审计专业人才的目标。所以,在案例教学模式下,要改变传统的以出勤与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形式,要从一开始就明确考核形式,更加注重过程化考核体系,建立以学生个人课堂展示表现以及各个小组分工协作、小组讨论情况、课堂表现、案例讨论结果与分析报告等小组评估系统。

四、结语

案例教学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应用普遍,其转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调整了教学过程,十分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调换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但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时,应选择适合的课堂内容与案例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提升案例教学的课堂效果,达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应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不完善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韦霞.审计教学案例选择与问题设计[J].财会通讯,2014(3).

[2]李晓慧.审计学教学案例设计及其运用研究[J].会计之友,2010(4).

[3]李慧.审计案例教学模式改革思考与探索[J].财会通讯,2012(8).

[4]庞卉.审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与应用探讨[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7).

[5]王玉翠,王春颖.审计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3).

推荐访问:教学效果 提升 案例 审计学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