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利用群体心理提高教学效果

时间:2022-12-27 17:05:04 浏览量:

[摘要]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团结精神、协作能力等的培养都是主要任务。本文主要运用心理学相关理论分析了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小团体活动的心理现象,他们在合作与协作学习时有什么心理规律。得出,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因素并积极运用相关理论引导学生,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高中 群体心理 体育教学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擅长表现,展示自我。但是一遇到困难就退缩,觉得自己不行、完成不了,抗挫能力不强;在自己擅长的运动领域敢表现,自己的弱项就畏首畏尾,这些问题都比较常见。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身体健康,也能增进心理健康。就高中学生而言,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自信、意志品质和培养调节情绪的能力呢?

教师可以通过合理设置目标,分组分层次教学,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并从中体验成功的感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多给学生展示和锻炼的机会,逐步增强自尊和自信。

一、调节心理,放松情绪

在高中阶段,学习压力比较大,同学之间竞争很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体育比赛中常常伴有:妒忌、紧张、恐惧、精神不振和疲劳感等。如何通过体育活动调控学生不良情绪,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肌肉放松法、自我暗示法、呼吸调节法、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等。

例1.坐在垫子上,听着音乐,练习呼吸吐呐,脑海中冥想着美好的东西,或者什么都不想,类似瑜伽,多在放松时候用。

通过体育运动,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宣泄和释放不良情绪的方法,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自觉运行适宜的方法调控自己的情绪。

二、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例2.由学生自己创编一套健身操。

步骤:自由组合,几个学生编为一组,分成几组。一套健身操10~12节,遵循快慢、跑跳结合,由上至下的原则,每个小组任选两节负责创编。要求适合中学生的,大家能够接受的。可以集体商议,也可以分工上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完成以后,全组一起教大家做自创的两节健身操,每组教完以后,全体学生都要掌声鼓励。

本例旨在让学生面对困难时,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管编得怎样,跳得好坏,都要面对大家。坦然,也是一种自信。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教师不要求每个学生做得都要像最好的那个同学,只要努力,尽力做到自己的最好,那就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也就应该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那样对学生将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三、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例3:

步骤:

1.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布置一条“勇敢者的道路”(规定场地和器材,包括四种不同类型的障碍物和一条等长的跑道)。障碍顺序自定,四种障碍分别是从体操凳上走过、然后从跨栏架下钻过、最后跳跃过一定高度的跳箱和再从体操垫上滚过。

2.第一次练习:各小组每个学生挑选一个自己最有把握通过的障碍物做尝试练习。

3.第二次练习:选两个障碍做尝试练习。

4.第三次练习:选三个障碍(留下一个通过最困难的)做尝试练习。

5.第四次练习:越过四个障碍物。

本例设计的思路是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布置场地来获得心理上的准备与适应,并在不断克服运动难度(障碍物)的过程中来提高自尊与自信。当某一学生完成练习后,要求其他学生给予掌声鼓励。教师通过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总结,使学生认识到,困难是可以战胜的,教会学生一定的技巧。

例4.篮球教学比赛,异质分组。

步骤:

第一阶段:只要求学生在球场上必须跑动起来,去拼去抢。

第二阶段:要求学会防守和基本站位。

第三阶段:要求运球要稳,传球要准,投篮不要乱甩。

第四阶段:要求开始有配合,打出一些基础的战术来,如传切配合。

本例的思路是通过不同阶段的练习和比赛,使学生从易到难,一点一点进步,并在不断克服运动难度的过程中来提高自尊与自信,帮助体育差生一步一步地去接近目标,实现自我超越。对于学生来说,从不会打球到一次成功的突破,一次成功的配合,都会给学生心理上带来极大的满足和自信。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来说,可以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如果教师通过一定的引导,他们将成为日后体育活动的组织者。

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通过体育活动,如中长跑、篮球、排球等等,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和爱国主义精神;体育课上设置特定的障碍,必须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学生和学生相互指导,相互帮助,合作学习有助于加深学生们的友谊,提高学习效果;在课堂练习中,团队的力量会激发学生奋发向上,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加强学生的凝聚力。

例5.结合12分钟跑教学,进行健身方法的指导。

12分钟跑的锻炼原则:所谓12分钟跑测验,是测定在12分钟内跑多少米的竭尽全力跑的测验,其意义即根据本人12分钟所跑的最大距离来推算其最大摄氧量,它是测定人体耐力的标准。在进行12分钟跑测验之前,必须通过下列准备阶段:

第一阶段:12分钟以快走为主,穿插慢跑;

第二阶段:12分钟步行与慢跑交替;

第三阶段:12分钟全部进行慢跑;

第四阶段:12分钟按测验要求尽力跑完。

四个阶段,至少要进行一次。在任何一个阶段,运动后如果没有信心或非常疲劳,就不要进入下一个阶段。经常坚持耐力运动的人,可从3阶段开始。为了在锻炼中能互相鼓励,以锻炼小组形式效果最好。要求:每小组组织全部人同时到达。锻炼贵在坚持,但如果因生病等情况中断运动后,重新锻炼时起点要适当降低,切不可为补偿损失而急躁冒进。

综上所述,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师生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技术技能,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将由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组织由指挥者变成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激励者、帮助者。教师的自我定位,由家长式变成学生的朋友、知心人。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水平有一正确的认识,从而针对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学生可针对有缺陷的方面,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加强自身修养,以期达到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王倩.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安徽教育,2005,(02).

[2]杨德华.浅谈“群体心理”与教学[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4,(36).

[3]郭琳.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群体心理”浅析[J].九江师专学报,2002,(05)

[4]姚连涛,张成武.体育教师心理特征对学生的影响[J].辽宁体育科技,2005,(03).

[5]杨俊涛,祁团结,马雷.掌握群体心理规律,搞好体育课堂教学[J].天中学刊,2001,(02).

[6]常言珍.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5,(01).

[7]雷震.对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学生过激行为的心理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5,(01).

[8]李春汇.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障碍及消除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2).

推荐访问:教学效果 群体 利用 高中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