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代明:大健康需要整合医学观

时间:2023-01-15 08:40:04 浏览量:

12月16日,第二届中国家庭健康大会在京召开。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出席大会并作精彩报告。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樊代明院士表示,新时代中国大健康需要整合医学观。

民生周刊:数据显示,在医院治病期间,每10个死亡病例中,其中就有一位是医源性死亡。有观点认为,治疗的花费与治疗的效果并不成正比。对此,您有何见解?

樊代明:健康是家庭生存和幸福的基础。对老百姓来说,如果家庭里有人生病了,那这个家庭是不健康也是不幸福的。

医疗对健康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仅靠医疗来维护人体健康。医学一定要发展,只有发展的医学,才能更准确地诊断疾病,用更好的手段为人类健康服务。

较之10年前,中国用以医疗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多,药品种类越来越多,但病人没有减少却越来越多;这是因为我们的医疗健康没有整合观,我们对病人生病前的保健预防投入太少,治病时投入太多,导致病人病后康复投入不足,最终影响他们健康的恢复。

新时代大健康建设,如不从整体来考虑,而继续走“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式的过度专业化医疗道路,我们的健康梦想就将遥不可及。

民生周刊:该如何理解大健康?

樊代明:大健康就是要全民健康、全程健康、全身健康、全能健康,而这些又可统称为整体健康学,其由空间健康学、人间健康学和时间健康学这三个理念来支撑。

空间健康学,是说人生活在自然与社会中,要适应自然与社会的变化。

人间健康学,是指人是一个整体,通过物质、能量、信息,把自己连到了一起。整体性的体现,是人身体有些指标变化了但整体不一定有变化,整体变化了指标也不一定全部有变化。因此,即使检查出某些指标异常,也未必会在人体表现出疾病。

时间健康学,以24小时为区间人体不断发生变化,有时,一个小时之前发现的指标异常不能作为一个小时之后治疗疾病的绝对证据。

这三个理念相辅相成,对维护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现在全世界对健康的定义存在误导,认为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导致大量的资源集中在治病上,最终妨碍了健康的实现。

健康是预防、治病与康复的全过程,是一个整体。要把病人看成一个整体来治,不能够只抓住局部,忽视了全身。

民生周刊:作为整合医学的倡导者,您刚才提到了医学发展要有整合观,那么,整合医学的内涵有哪些?在推进大健康实践中发挥哪些作用?

樊代明:整合医学是一种认识论,是一种方法学,通过它可以改变现在的观念,构建新的医学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现在的医学,专业和专科发展过度细化,随着专业化的加深,医生的治疗水平也是越来越精。但人是一个整体,病人某個病灶可以引起全身的问题。医生过度专业化,对病人整个身体各部分的免疫性考虑得不够,只做局部病灶的精细治疗,治病就相当于拆东墙补西墙,相当于换汤不换药。

新时代,中国实现大健康要整合中医的知识、西医的知识、药学的知识、民间的知识、未来发现的知识;要整合医学和护理、医学和药学、医学和艺术、医学和工程、医学和体育、医学和养生、医学和人文、医学和心理;要通过整合的认识论、方法论形成新的医学知识体系。

整合医学是把数据还原为事实,要把认识提升到经验,技术凝练为医术,这来回之间实践,就成为整合医学。整合和混合不同,混合是无序的,而整合是有条件的。整合医学像建万里长城,图纸、砂浆和砖头,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

民生周刊:那么,就诊疗形式而言,整合医学在实践中有哪些模式?

樊代明:目前,三甲医院的综合病房或介入病房趋向于整合医学发展。比如,血管介入病房就是结合内科和外科技术的整合医学病房。另外,ICU 就是利用多种技术治疗类同急重症的综合病房,而整合医学正是需要向 ICU 的治病模式发展。比如,要建立预防医学与健康维护门诊,需要把门诊与临床门诊连为一体,将保健科、体检中心等科室统一起来,改变以往单一形式。

民生周刊:该如何促进整合医学进一步落地,以推动医学发展?

樊代明:关于如何促进整合医学进一步落地,助力医学发展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结合实践,近几年的进展大致有几个方面。

成立整合医学的学术组织和整合医学中心、举办近万人参与的整合医学学术会议、编纂整合医学专业杂志以及著作和教材、规范医学临床实践、成立整合医学专门病房等方式。

其中,成立整合医学的学术组织是重中之重,整合医学的学术组织汇集了医学领域的资深专家,还可培养和发掘从事整合医学的优秀人才,鼓励各专业专家参与,并组成各个学科整合医学的相关学术队伍以此推动整合医学的发展。

上个月,整合医学教育大会就如何培养整合医学人才做了详细规划,下一步将补齐培养短板,这将是推动整合医学进一步发展的另一个重点。

推荐访问:整合 医学 健康 樊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