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命题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11-23 18:55:25 浏览量:

摘要:本文通过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与普通高中考试大纲(2018版)以及2017年高考全国I卷物理试题的研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阐述了高中物理学科的命题原则和高考命题的趋势。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命题

一、 物理学科命题原则

命题工作科学性、专业性要求很高,命题人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熟悉学业质量水平;了解中学物理教材和学生的实践情况;了解相关的教育测量理论,并应用其原理进行命题,提高考试命题的质量水平。命题工作主要原则有以下几点:

一是科学设计试卷结构。主要是指试卷的评价功能,包括试卷的长度、难度、内容等,制定有效的双项细目表。

二是合理设计题型结构。不同评价功能的试卷题型结构的比例应有差异。选择题能较好鉴别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能提高学科考查内容的覆盖面;非选择题可呈现学生的解题过程,能深入反映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较好地评价较高层次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因此,设计试卷的题型结构时,要很好地把握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比重。

三是试题的难度设计要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试题情境和知识内容的要求等方面下手。试题的测试目标要指向一个或多个物理核心素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核心规律、概念、思想的方法等内容设计试题;所选的试题的情境要有一定的问题性、真实性、探究性和开放性,通过学生在应对复杂现实情境,参与探究学习活动中的外在表现来考查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四是试题的编制要求科学、规范。包括试题的设问角度与方式、试题的表述方式要科学、可信、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能力水平。

五是试卷的主观题部分的评分标准应清晰准确。评分标准的制定要依据学业质量水平要求,清晰界定所考查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使之能准确地判断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及水平。

二、 近年来高考命题趋势研究:习题的具体情境有利于核心素养的评价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科学思维、物理观念、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在各个省份使用的高考试题命制过程中,一直提倡物理命题要有实际情境。

例1(2017·全国卷Ⅰ-19)如图,三根相互平行的固定长直导线L1,L2和L3两两等距,均通有电流I,L1中电流方向与L2中的相同,与L3中的相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1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L2,L3所在平面垂直

B. L3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L1,L2所在平面垂直

C. L1,L2和L3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1∶1∶3

D. L1,L2和L3单位长充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3∶3∶1

(考试目标)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科学思维”的根据实际情景建立物理模型意识并推理论证意识。

(任务描述)本题情境为理想模型长直导线,先根据安培定则直导线L1、L2产生的磁场方向,设某导线在等边三角形另外两顶点产生的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再运用左手定则和力的合成推导直导线L3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与大小;同理可分别推导出L1,L2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与大小。

例2(2017·全国卷Ⅰ-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1H+21H?32He+10n。已知21H的质量为2.0136μ,32He的质量为

3.015μ,10n的质量为1.0087μ,1μ=931MeV/c2氘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A. 3.7MeV

B. 3.3MeV

C. 2.7MeV

D. 0.93MeV

(考试目标)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物理观念”的能量观念。

(任务描述)本题来自生产生活实际的情景,氘核聚变反应的质量亏损Δm,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得释放的核能从而释放能量E。

例3(2017·全国卷Ⅰ-18)扫描对到显微镜(STM)可用来探测样品表面原子尺寸上的形貌,为了有效隔离外界震动对STM的扰动,在圆底盘周边沿着其径向对称地安装若干对紫铜薄板,并施加磁场来快速衰减其微小震动,如图所示,无扰动时,按下列四种方案对紫铜薄板施加恒磁场;出现扰动后,对于紫铜薄板上下及其左右震动的衰减最有效的方案是()

(考试目标)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的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利用科学方法获取和处理信息,并形成结论。

(任务描述)此题来自前沿科学实验,根据楞次定律,所施加的磁场应使得紫铜薄板上下左右振动时,通过界面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安培力的作用将阻碍紫铜薄板的振动。

例4(2017·全国卷Ⅰ-24)质量为8.00×104kg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行轨道返回地面。飛船在离地面高度1.60×105m处以7.50×103m/s的速度进入大气层,逐渐减慢至速度为100m/s时下落到地面。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在飞船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可视为常量,大小取为9.8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分别求出该飞船着地瞬间的机械能和它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

(2)求飞船从离地面高度600m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已知飞船在该处的速度大小是其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大小的2.0%。

(考试目标)此题(1)问主要考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物理概念”的运动与相互作用的观念和能量观念,(2)问主要考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科学思维”的模型构建军和分析综合,学生要根据问题具体情境确定运动的模型,通过分析综合解决问题。

(任务描述)此题来自科学实验太空飞船返回地面。当太空飞船进入大气层时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做减速运动,而且空气阻力在实际中是一个变力,随着太空飞船速度减小而减小,因此,此题可机械能的概念和动能定理来求出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评价方案)对于(1)问前半部分学生能否根据情境正确算出落地时的动能给分,后半部分可根据学生回答是否清楚、正确给予不同的得分;对于(2)问能正确计算出离地面600m的机械能可以给予分数,学生通过分析能利用功能关系列出方程可以给予分数,计算结果正确给予分数。

总之,命题工作专业性要求很高,既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科考察的核心素养科学设计合理试卷结构、题型与难度,并制定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分等级。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M].2017.

[2]普通高中考试大纲[M].2018.

作者简介:胡路军,福建省晋江市,福建省晋江市内坑中学。

推荐访问:素养 命题 高中物理 核心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