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的医院感染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

时间:2022-11-23 08:35:10 浏览量: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科的医院感染隐患,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以提高口腔科的医疗质量。方法对500份口腔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的消毒剂浓度每日监测,消毒后的器械进行生物监测,每月一次。结果从4000例中,抽取500份,合格450份,合格率达90%。结论采用正确有效的方法清洗消毒灭菌,可以减少口腔科的医院感染。

【关键词】口腔科;医院感染;分析;对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美的追求。如洁牙、整形、缩牙术的日益增多,与之相关的医院感染也不断增多。由于口腔科操作大多是侵入性操作,易引起组织损伤、出血,一旦污染后清洗消毒不彻底,极易导致医院感染。我国卫生部2005年起制定并实施了《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为了加强口腔科的规范管理,针对笔者所在医院目前存在的隐患进行了科学规范的管理,不仅保护了医务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笔者所在医院自2005年9月~2009年9月在口腔科接受治疗4000例患者,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及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后,再手工刷洗进行清洗。对结构复杂、缝隙多的器械应当多冲洗几次,有条件的可用超声清洗,清洗后的器械应当擦干或者采用机器烘干。对于不耐湿热、能够充分暴露在消毒液中的器械,可以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10 h以上抽样监测根管治疗器械、手术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敷料等共500份。

1.2抽检方法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的消毒剂浓度每日监测,消毒后器械进行生物监测每月一次并记录。

2结果

从4000例患者治疗中,抽样检查500份,合格450份,合格率达90%。口腔科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医护人员院内感染观念薄弱,操作不严谨;(2)清洗方法不当,清洗不彻底,应用戊二醛时没有进行对其浓度进行每天监测,时间不够;2%碱性戊二醛在实验室有效剂量下,5 h可以100%杀死芽孢,为保证杀菌效果《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规定其杀芽孢的时间,即用于灭菌的时间必须达到10 h[1](3)器械储存不当,清洗后未及时擦干。

3管理对策

3.1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对口腔科人员进行院内感染及消毒知识的培训,认真学习卫生部修订的《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各种仪器使用前后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以免产生交叉感染,提高医疗质量。

3.2用正确的方法清洗消毒(1)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和灭菌方法。①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②凡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坏黏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诊疗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灭菌;③接触患者完整黏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槽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消毒[2]。(2)对口腔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具体方法:①口腔器材用后先用500 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做无害化处理,反复使用的器械需先去污后再清洗,彻底去除粘着物,然后再进行消毒灭菌;

②对于口腔科特殊器械如手机、车针等的消毒灭菌。每次治疗后使用过的手机必须先去污再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手机使用后立即进行表面消毒,可采用机械清洗消毒法,灭菌温度不超过136 ℃。口腔科车针经常接触破损的黏膜,有血液污染,属于高度危险物品,必须灭菌。车针用后立即进行消毒清洗,可采用超声波清洗,在清洗液中加入酶清洗剂,提高清洗效果,车针首选压力蒸汽灭菌;③水枪、高速涡轮机钻使用时对环境中的空气和物品比较严重,应对环境每日进行紫外线消毒一次;④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口腔科的检查器械如镊子、压舌板、探针、弯盘可用一次性用品。

3.3做好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口腔科的操作大多是侵入性操作,在口腔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戴好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佩戴防护眼镜,医务人员直接与患者接触,手极易被患者的血液、唾液、分泌物等污染,尽量用脚控开关调节治疗仪,在治疗操作前后按六步洗手法彻底清洗双手,再接诊下一位患者[3]。

参考文献

[1]吕东苗,孙玉玺,魏蕤荭.医院化学消毒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39-40.

[2]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5,3.

[3]叶建英, 何颖曦,齐玉巧.口腔科门诊感染控制与消毒灭菌质量监测.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113.

【收稿日期】2011-05-05

(本文编辑:刘曾敏)

推荐访问:口腔科 隐患 对策 感染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