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本视野,设计有效教研

时间:2022-12-27 17:10:03 浏览量:

摘 要:开展校本教研已成为很多学校教师们的共识,本文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的校本教研模式和方案,融入自身学习体会,从“思想、内容、方式、氛围、制度、成果”六个角度进行呈现,以期进一步提升高中学校体育校本教研的实效。

关键词:校本教研;教研内容;教研方式;教研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8-0060-02

一、革新课程思想

随着2017年版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改良深入,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已然成为普通高中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推动学校课程改革与深化的重要手段。课程的改革首先是一场教育思想的变革,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也必然成为学科教学的研究者。

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立德树人作为细化的根本任务,发挥体育的育人价值,凝练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引导教学设计与实践。我校积极响应并调整教学计划与方法,共同解析新课改的风向与要求,将健康教育和体能模块内容融入日常教学,分析模块背景下的单元教学模式,探寻符合当下高中学生思想与行为特点的教学内容与方式,以期在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道路中不断前行,见图1。

二、丰富教研内容

1.条理规划,让学习目标更具体

在学期初的教研例会上,组长带领大家学习学科发展规划,并要求组内教师针对自己制定的个人发展规划进行交流,提前帮助教师们梳理各阶段工作和学习的重点环节,让教师们有的放矢地准备,在每月初再进行阶段总结,及时调整工作状态。

2.反思成长,让教学科研更常态

除集体备课、师徒结对系列活动外,学校大力支持组内教师参与网络教研和各类体育知识讲座,并要求学习的教师回来分享交流,鼓励教师们积极申报校级以上专题讲座。针对市、区组织的基本功、评优课比赛、同题异构教研活动进行有效的设计与教学,邀请专家进校园,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针对日常教学开展自我反思和组内讨论,利用多平台、多角度展示,在教学实践和教科研方面不断进取,积累自身经验,形成具有自我个性特征的教科研风格。将一线教学问题转化成课题再研究,实现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的良好循环,让教研学习常态化,校本教研更实效。

3.宣传报道,让学科文化更突出

为了建设有学科特色的体育教研网,我们还任命专门的通讯员教师,及时将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以文字和图片的方式进行呈现。宣传报道以组内成员轮流撰写的方式进行,以此促进教师们不断学习和写作的能力。

三、重构教研方式

在对各形式校本教研进行深入探讨后,我们分析了目前实际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开展多元化的主题式教研。

1.学科融合

主动与信息学科教师进行联合教研,从小情景入手,邀请信息教师帮助我们拍摄微课并教会我们如何制作高质量的微课。我们将制作好的微课放在学校网站上供学生们自行学习,也会将与课堂相关的微课引入实践教学,更加激发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独立性和与同伴交流的合作性。

2.校社结合

积极与英派斯俱乐部的健身教师联合教研,共同商定游戏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探讨健身操进校园、空中瑜伽的基础学习等,让我校学生在学校期间能掌握更多有用的体育技能,在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课的时候更有选择权,也更愿意追随教师进行有效锻炼。

3.校际联合

合作和联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除省四大“名旦”和市11校联合教研活动外,教研组长还帮助联系省内外优秀高中校进行跨区域教研。每学期我们全组教师都会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深入其他优质学校进行观摩学习,及时了解高中体育教学、训练等多方面情况,引领我们更好地把握体育学科教学研究的方向。

四、浓郁教研氛围

没有良好的体育文化建设,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就很难得到教师、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接受。这使我们意识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浓郁教研氛围的重要性,以此提升学校体育的价值和文化品位。组内教师立足于体育内涵发展,精心设计号召学生运动的体育标语、运动图案等展示于体育馆及田径场地,每学年总结、更新体育各类活动的展示图片,让师生能深刻感受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与物化环境的融合,营造求实向上的学科氛围,形成高境界的健身、工作、学习、生活观念,在校本教研中更具激情,更添理性。

对于校本教研,教师们所持态度也逐渐从原来的消极状态不断提升,进而转化为积极参与。比如说每周的组内教研例会,分管领导格外重视,以身作则、每会必到,用实际行动鼓励教师们投入教研。教研的深入讓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更通畅,分享更立体,对于建构共生的体育校本教研共同体也更为有利。在共生的环境中,夯实体育教研文化根基,改进体育教师思维模式;在共生的关系中,建构体育教研伙伴关系,增进教师的理性交往。建立合作共生的同伴互助模式,发挥个人特长和团队精神,实现校本教研质的提升。

五、完善教研制度

有效的教研离不开规范的管理。参与校本教研单凭教师的兴趣和热情是不够的,必须确保学科教研文化的生命力,深度激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那么建立规范、具体的校本教研的管理机制就尤为重要。

首先要建立详尽规范的组织制度,任务到人,分工明确。其次,要设计丰富的教研活动计划,过程详尽,时间充裕。在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后,及时将相关活动资料进行整理和保存,撰写宣传报道,展示成果信息,并发布到学校专题网站。

教研组长帮助组内教师正确认识“个人即课程,问题即课题”,要求每位教师结合本年级学生特点和项目特色进行思考-确立问题-深入研究-撰写案例-考核评比。教研组协助学校制定考评和奖励制度,每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对教师开展的教研活动情况进行抽查,对组内教师的校本教研工作进行定期考评,保证校本教研的真实高效。此外,教研组长进入教师的实践课堂,参与教学、指导教学,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对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合作式行动研究,让问题在行动研究、校本教研中得以解决。

六、多元成果呈现

1.校园比赛,让学生更添活力

学校不仅举办一年一度的春季运动会、秋季田径运动会,还有冬季小型比赛等,比赛形式、内容的侧重点均不同,秋季运动会突出单项,而春季运动会以团体类趣味项目为主线。为了让学生们感受不同项目的魅力,体育组教师还经常外出参观学习,再根据学校现有场地与器材及时更换运动项目,让学生们对每次的运动会都格外期待。冬季小型比赛一般利用课外活动课进行,体育组教师会全体出动,分项目执裁,不仅有分年级的篮球、排球联赛,还有跳绳、踢毽、拔河等传统项目。在学校推进构建全人范式的创新型高中的道路上,体育组期待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让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从学生身上展现并发光,详见表1。

2.以优带优,让训练更具能量

作为全国体育传统学校、江苏省体育人才后备试点校,学校按年级单独编办体育后备人才试点班,多年来为国家及全国知名高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运动员,如国家队现役运动员高阳、清华大学江华杰等。通过各种教研活动,我们制定了组织领导、招生选材、思想教育、学籍管理、运动训练、竞赛工作、教练奖惩、文化教学等几十项制度和规定。

体育组教师每年还会有计划地邀请优秀的体育毕业生回母校进行交流,帮助学弟学妹们树立更明确的目标,带动他们更好地投入训练。此外,我们还积极與市内优质的中小学体育组联盟,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共同分析、商定训练计划,让学校优秀教练员的辐射作用最大化,打造具有连续性的优质训练队。

3.拓展体验,让课程更为多元

学校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体验类课程,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体验与感悟。如高一的军体课程,不仅仅是我们常说的军训,更衍生出思想、纪律、体能、合作、团队、情感等内容。高二年级的坚韧行(40公里远足)让学生们在共同行进的同时体会超越自我,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打造坚韧的团队意识。高三年级开设的拓展运动,项目有空中断桥、电网、攀岩、信任背摔等十多类,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更能促进他们获得体能和心理的双重提升。

4.缤纷课间,让学生爱上运动

通过对学生体育素养、发展需求、项目设置等方面的不断调查,结合学校场地设施设备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我们打破了班级、年级和性别的界限,用运动项目进行分类,开展了以俱乐部选项和学生自主管理为主要形式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改革,主要内容有民族传统项目(武术、舞龙、舞狮)、轮滑(滑板、溜冰)、健身操、排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板羽球、飞盘、抖空竹、体能训练及单双杠练习等10多个项目(部分项目外聘校外人员到校指导)。

5.多样社团,让体育更具魅力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成立了具有本校特色的篮球、武术、飞盘、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轮滑、滑板等社团,各社团在团委、体育组教师的协助下有组织、有计划地确定机构、明确分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独立性和自主性,利用课外活动、周六下午或校外时间自行开展训练和比赛活动。在每年运动会开幕式环节,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生活,还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推荐访问:校本 教研 立足 视野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