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富有历史味的课堂

时间:2022-12-13 19:30:04 浏览量:

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高中历史教师的视野、学养,对他们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怎样的课堂能深深地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长久地回味?套用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中的话:历史课堂应是“把看似凝固的历史一丝丝地抽出……使它们成为可以触摸、可以感知、可以聆听、可以继承、可以实践、可以畅想、可以创造活生生的素材”。我把这样的课堂称为富有历史味的课堂。

回归历史真实

学习历史是一个求真的过程,富有历史味的课堂首先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求历史真相,回归历史的真实。

记得在上《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一课时,有学生评价唐太宗:虽然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很残酷,但他的成功对唐朝的发展还是有推动作用的。我问为什么这么说?学生的理由是,建成是纨绔子弟,无能之人,如果他统治唐朝或许会祸国殃民。听到此,我很兴奋,因为学生的评价几乎与《旧唐书》的说法一致:“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若非太宗逆取顺守,积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但这是否就是真实的历史呢?

课后我查阅了《唐史十二讲》,书中说:“李渊太原起兵后一直让建成、世民共同充当统帅,直到正式称帝为止,其间建成、世民都完成了任务,并无显著的高下优劣之分。”既然如此,那,为何李渊称帝后派李世民为统帅而不派李建成呢?《唐史十二讲》是这么解释的:“我国古来有个传统,太子得经常在君主身边,遇有关系重大的军事行动,任命外姓将领不放心时,往往派太子以外的儿子充当统帅,有时还由君主自己亲征,把留守京师的任务交给太子,而很少派太子出征。所谓‘君之嗣嫡,不可以帅师’。”所以不能仅凭李世民为统帅就推断出他的能力比李建成更强。那《旧唐书》的说法又如何解释呢?黄永年认为《旧唐书》是受了唐朝的实录对建成所加诬陷之词的影响。其实为保证真实,皇帝是不能看记载本人言行的实录的。但唐太宗即位后三次要求观看他本人及李渊的实录,前两次要求均被史官婉言拒绝,第三次经不住他的请求,史官将删改过的实录给他看,没想到唐太宗还不满意,最后经他钦定的《高祖、太宗实录》中的李建成一无是处,而《旧唐书》就是根据这删改过的实录修撰而成的。呵见,即使是经典的史学著作也不可全信。从读史明智角度而言,学生不知道这些也无妨,但在不断质疑、求真的过程中,学生或许可以找到历史的趣味与感觉。

再现历史场景

如果不能做到对历史场景的同情了解,不能在内心重演历史事件的展开过程,就无法接近历史的真实。由此我想到要打造富有“历史味”的课堂,让凝固的历史可以感知、触摸,就要再现历史场景。

其一,细说背景,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空坐标系中进行考量。

如讲孔子“礼”的思想产生的重要背景是“礼崩乐坏”。而“礼崩乐坏”是对当时时势高度浓缩的概括,但它到底是什么,就需要设定一下具体形象的历史情景:

场景一:前538年(孔子十五岁),叔孙氏的家臣竖牛叛叔孙氏,把他禁在一室,活活饿死。

场景二:前537年(孔子十六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把鲁国公室的土地、人民分为四份,季孙氏拣取两份,叔孙氏和孟孙氏各得一份。

场景三:前530年(孔子三十六岁),鲁昭公讨伐季氏,结果被三家合力赶出鲁国,在外流亡七年而死……昭公被逐,孔子便往齐国跑。

场景四:前509年,鲁定公即位,鲁国或有转机,孔子回到鲁国……前505年(孔子四十八岁),季孙氏的家臣阳虎发动政变,囚禁季孙氏,迫得他立誓屈服,然后放他;更挟持鲁君,做了鲁国的独裁者。

此时我提问,阳虎想借重孔子,请孔子出仕,你认为孔子会不会去?因为有了对“礼崩乐坏”的深入了解,学生都认为孔子不会去,因为阳虎出仕与孔子“礼”的思想不符。如此教学将历史人物经历与时世、思想都融为了一体,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再如广州和福建的对外开放,是中央与地方两相合力的产物。如果仅凭教材中所述会给学生一个错误的印象,即这仅是中央的热情。如何理解地方的积极性,就拿深圳特区的建立来说,可先展示偷渡逃港的材料:

材料一:自1951年封锁边界以后,粤港边界上的逃港事件就没有停止过,偷渡风潮最为猛烈的是1978-1979。逃港最多的宝安县(深圳的前身)1978年8月至11月短短的三个月里逃出了5400多人。许多基层干部睁眼闭眼。甚至带头偷渡。

——萧冬连《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十卷)

人们为什么冒死偷渡逃港?再展示境内外巨大经济差距的材料:

材料二:1978年与香港仅一河之隔的深圳农民人均收入也只有134元人民币,而河对岸的香港新界农民同期收入为13000元港币。

——萧冬连《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十卷)

日复一日的偷渡潮,不仅影响内地的生活秩序和社会安定,更是一件“有伤国体”的事情。出路何在?邓小平视察广州说了两句话:“出路不是用铁丝网和更多的边境哨所强化治安,而是集中精力发展广州的经济。”从中可见,民众对摆脱贫困的渴求推动了对外开放政策的出台,所以说,对外开放是中央与地方两方面积极性的产物。

其二。准确聚焦,再现历史事件展开过程。

大家都知道,要拍摄一张优美的照片,最基本的要领是准确聚焦又兼顾全局。准确聚焦就要有一个着眼点,聚集在最吸引眼球的那部分。但历史事件展开的过程那么复杂,到底以什么标准选择聚集点?我想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应是能让学生从中获取成长的正能量,或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下、预判未来。

比如必修一,左宗棠收复新疆背景部分的教学聚焦在哪?我选的聚集点是通过背景分析理解南疆不稳定的历史因素和南疆战略意义。为此有必要讲清楚两个问题,阿古柏侵略新疆的路线为何是由南至北?沙俄看中伊犁什么?

阿古柏侵略新疆先选择攻占南疆,学生看历史图册马上得出了答案,他的浩罕国与南疆接壤。那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呢?展示材料:

自1759年乾隆帝征服新疆以后,新疆便一直被当作一个军事殖民地管辖……高级文武官员几乎全是满族旗人……满洲征服者对他们征收重税,强纳贡品,以满足自己骄奢淫逸的生活。而那些被清帝国驱赶到浩罕的以前的统治者“和卓”们一直热衷于重建他们的个人统治地位。……他们不断的怂恿新疆境内同一宗教的教民发动起义。而他们自己则组织入侵。在清帝国征服以后的一个世纪申,起义和入侵不下十二次之多……1864,新疆穆斯林再度起事。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通过徐中约的这段讲述,学生可以知道清朝在新疆地方行政的腐败导致回民起义,给阿古柏以机会,同时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南疆的不安定的历史因素,对于民族的和谐共处也会有更多的感悟。

那沙俄看中伊犁什么?这问题是想引出伊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让学生更直观感受南疆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可展示如下材料:

“伊犁河谷不仅农业发达,矿藏丰富,而且战略地位重要;其木扎提山口高达12208英尺,是通往南疆的要津。控制伊犁便等于控制整个新疆,因此,许多西方的军事专家将伊犁说成是中国突厥斯坦的堡垒。”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那么左宗棠收复过程教学聚焦在哪?我选择的聚焦点是士大夫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戏剧性的冲突往往令人印象深刻,为此我展现了三个场景形成强烈反差:

场景一:崇厚的愚蠢,“崇厚匆匆缔结《里瓦几亚条约》,条约名义上是将伊犁交还中国,实际上却将该地区十分之七的土地割给了俄国,其中包括具有战略意义的木扎提山口……当把这些条款电告北京时,文本也已眷清,改订或重新谈判已不可能。1879年10月2日,他在条约上签了字,未经朝廷批准就擅自回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场景二:士大夫的愤慨,“士大夫中间盛行着求战雪耻之心,无数奏疏像雪片飞来,要求严惩缔约人并撤销条约……张之洞奏称‘俄人索之,可谓至贪至横;崇厚允之,可谓至谬至愚……必改此议,未必有事;不改此议,不可为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场景三:左宗棠的强硬与坚定,出示左宗棠的主张,“先折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

请学生根据材料归纳左宗棠的主张,即主张在武力准备的基础上,以强硬的外交对付沙俄。同时补充左宗棠抬棺西征的壮举,从而让学生体会民族危难之时士大夫的血气方刚。

其三,放宽历史的视野,准确衡量历史事件的价值。

要使学生可以畅想凝固的历史,需要教师放宽历史的视野,给学生更多信息,使其形成更为多元的判断。

讲授必修二《中国古代农业经济》一课时,关于汉代的曲柄锄,教师应强调什么?以前我上课强调的都是曲柄锄出现的时间,对教材中“便于中耕”这词视而不见,直到看到任世江《古代中国经济的几个问题》这段文字才恍然大悟,文中提到:“旱地栽培在欧洲中世纪还是用撒播的方法,没有中耕……《齐民要术》特别总结了中耕技术。耕田和中耕是旱地精耕细作的两个重要环节。”可见,将汉代曲柄锄放在中西耕作技术发展史上考量,它的身价倍增,在学生心中就不再是一把普通的锄头,而是汉代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再如必修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教学指导意见》的基本要求有: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体会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以前我上课一般从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的成就,后来想想初中社会这么讲高中历史还是这么讲,学生的提升空间不大。能否从新的视角来看改革开放的成就,《邓小平时代》一书给了我启发,围绕开放对广州的变化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材料一:198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规定经济特区经济活动在国家宏观指导调控下,以市场调节为主。

——《历史必修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1983年前后,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在广东平分秋色……1987年前后,市场调节已占到80%。——王启军《市场经济理论,广东创新的背后》

设问: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深圳特区的设立推动广东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可知经济活动由计划调节向市场调节过渡,推动了经济体制的变革。起初在完成这一设计时我自己很满意,多简单哪,通过两个数字对比让学生轻松得出结论。但事后越想越觉得突兀,数字是对众多领域统计后的高度浓缩,的确能反映问题,但不够鲜活,学生较难从冷冰冰的数字中去感知凝固的历史,历史味好似太淡了。能否通过更感性的材料让学生形象理解,于是我又做了修改,材料一不变,改换材料二:

材料二:许多先前被香港引入的西方做法,而今通过南大门进入广东,随后又传播到中国其他地方……1983年广东成为中国第一个不再为多种商品——如稻米和鱼类定价的省份……直到1980年代初,几乎所有的中国汽车还属于某个工作单位,由单位的司机驾驶;自广州从香港购买了一些计程车后,它成为中国运营商业计程车的先驱。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设问: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对外开放对广东的经济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如此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经济特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材料三:广东和福建的干部发现,为了吸引外资设厂,必须建立“一站式”的决策中心。早期的外来投资者为了安排电力、运输、建材和劳动力,拿到各种批文,必须跟不同的官僚机构打交道,这让他们不胜其烦。到了1980年代中期,最能吸引外来投资的地区都是对那些对政府机构进行重组,将决策集中的地方,这使地方官员在一个办公地点,就可以作出所有关键的决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设问:对外开放推动广东发生了什么变化?(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四:在实行对外开放之前,国营商店的营业员对顾客十分冷淡……香港商人的经营的广州第一家现代饭店——白天鹅宾馆开张时,为了做好生意,从香港带来了营销经理和服务人员,由他们传授饭店的清洁保养、有效组织和如何满足顾客的愿望……一些餐馆为了与它竞争也开始提供不相上下的服务。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设问:对外开放推动广东发生了什么变化?(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可以说对外开放带给广东的变化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姑娘们追逐香港的时尚,学会了如何使用化妆品,如何梳理新发型,等等。或许这样的语言很感性,但这是学生可以直接触摸的,且有助于学生用多元的视角评判历史。

总而言之,要打造富有“历史味”的课堂,需要教师用思辨的眼光在广博的史海中“沙里淘金”,丰富历史的细节,再现历史现场,不断追问历史真相,从而带领学生走近看似“凝固”的历史。

【责任编辑:李婷轩】

推荐访问:课堂 富有 打造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