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过程性评价”的高职检验专业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11-08 15:25:11 浏览量:

【摘要】高职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其质量评价就应以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标准进行,因此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质量观,采用符合能力本位课程性质和特点的课程质量评价标准,从重视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向重视学习过程的“过程性评价”转变,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为适应新形势下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 ; 课程考核 ; 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256-01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也广受关注。一方面是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另一方面是生源质量的滑坡,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严峻挑战。为化解这一矛盾,很多院校积极开展了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而用来评价教学效果的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则显得滞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根本性的提高。纵观我院近年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发展势头,结合学院开展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总体规划,探索性总结了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课程考核方法方面可采取的实践途径。

1.形成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确立考核形式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高职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由纵向互相交叉、横向互相交融且彼此相对平行独立的理论教学内容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成。各专业应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其中,理论教学内容体系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則建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建构,由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及技术应用组合而成。

在教学理念上,摒弃重知识、轻能力,重检测、轻督导,以记忆书本知识的数量与质量为标准培养人才的传统观念,力求体现专业建设特色和课程建设目标,在考核评价上打破传统的以卷面考试为主的单一的课程考试方式,根据课程特色采用多种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及行业技术标准,减少验证性、记忆性考核内容,注重考核学生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施行分层次考核,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能力发展空间;打破“一刀切”的期末考试时间模式,做到考核全程化。力争能科学地、多方位地评价学生。

1.1平时考核

传统的课程考核通常是在期末采取卷面考试的方法来评价学生对本课程掌握理解的程度如何,不可否认,对于一些课程来说,卷面考试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对我系医技类专业的课程而言,这种单一的卷面考试是不科学的,缺乏对学生学习态度、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的评价。新的课程考核体系在总评成绩中增加了过程性考核内容,即平时考核成绩。平时考核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的上课出勤、值日情况、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回答问题的积极主动性和几次阶段性测验成绩等内容,新的考核评价模式能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练的目的。

1.2期末综合性实验考试

主要专业课程均增设综合性实验,并进行全程考核。其目的是对接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性实验考核安排在课程教学结束后进行,是一种以考查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的新型考核方式。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目前在《临床检验基础》、《微生物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均实施了综合性实验考核,首先教师选取典型的病例及临床标本给以学生预习。学生随机分成若干小组,各组分别对所选病例的病历病史进行讨论、学习,并根据综合性实验要求的任务自行分工合作;课下每人分别负责查阅不同方面的相关文献,时间定为3个工作日;各组对每人搜集到的相关文献进行汇总、讨论学习,并作出初步诊断;根据初步诊断确定下一步的实验室检查方案,包括实验室检查的项目、要选择的测定方法等;各组学生分头实施所选项目的检验工作,最终,各组学生分别写出综合性实验报告,并将整个实验过程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总结。教师根据实验评价标准,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2.课程考核体系的应用评价

一个好的课程考核改革方案,应该放在三个视角上来构思,第一是能力维度,教学首要考虑的是学生学完该课程后掌握了什么能力;第二是时间维度,即把考核放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进行;第三是主体维度,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考核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有关智能。

新课程考核体系从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和形式上对传统的课程考核进行改革。从考核内容上,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技术标准。不仅考察学生对三基的掌握程度,并且重视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极大地增强了课程对专业发展的服务支撑力度,极大地改善了“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局面。从考核方式上,以“过程性考核”取代“终结性考核”,打破“一刀切”的期末考试时间模式,做到考核全程化。将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核结合起来评价学生。与一次终结性考核相比,过程性考核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及其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少数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和投机性。从考核形式上采取多元化的考核,卷面考试仍就作为考核学生理论和实践基础的重要手段,非笔试考核又有口头问答。技能测试、课程实践作业、毕业实践、毕业论文等形式。这些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从不同方面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全面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康永尚、王隆丹、郝旭光等.全过程综合考核方法的尝试[J].北京教育(高教):2006(4):43~44。

[2]叶勇玲、唐梅文、杨仕权.构建医学院校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4):66~67.

[3]王尊全.高等学校考试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7(17):272.

[4]邹吉高.高校课程考试改革制约因素及其对策探讨,成都大学学报,2007,(8)

[5]胡月红.高职“工学结合”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探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6]崔宁,梁强.高职高专院校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浅谈[J].科技创新导报,2011,(25)

[7]王晶.浅谈行动导向的考核设计——过程考核[J].轻工设计,2011,(5)

[8]张妍、谢声和.浅析高职院校考试方式的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2,(3)

推荐访问:专业课程 高职 考核 检验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