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诊疗中患者焦虑\恐惧心理分析及干预

时间:2022-11-07 09:30:09 浏览量:

【摘要】 “谈核色变”使得患者在核医学诊疗中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其中技术恐惧(technopbia)是主要的心理形成原因,采取多层面的心理干预,有效缓解不良心理反应,保证诊疗的顺利完成及质量控制。

【关键词】 核医学;恐惧;心理干预

核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很多患者及家属甚至一些医务人员都把“核医学”“放射性同位素”与原子弹联系甚至等同起来,产生恐惧,因此有必要分析和了解恐惧产生的原因,及时有效的对患者及家属等进行心理干预。

1 恐惧心理的产生原因分析

恐惧是企图摆脱和逃避某种危险情景而又无力应付是产生的情感体验,其产生不仅仅由于危险情景的存在,还与个人排除危险的能力和应付危险的手段有关[2]。

1.1 对核医学的恐惧主要是对核技术的恐惧,属技术恐惧范畴[3]。产生原因如下:

1.1.1 技术本身的因素 技术本身所存在的缺陷或不确定性是造成技术恐惧心理的重要因素,任何技术都有产生、发展到成熟的周期,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发展初期,往往会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并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4],每次灾难性事件的发生都会引发公众的强烈心理震动,进而影响到对技术的认知和应用。

自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分离出放射性核素镭的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死于白血病,而接受Ra(镭)治疗的肺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的人群有较高的癌发生率;1945年广岛、长崎受原子弹袭击后大批人员死于放射病,而幸存者很多都出现严重的辐射效应。还有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及其他误用放射性物质致癌等辐射效应……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的“防空、防核”宣传以及一些书籍在介绍放射性损伤及放射防护知识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使射线危害身体的概念根深蒂固,甚至“谈核色变”。而忽视了X-ray、CT及肿瘤放疗、核医学等在医学诊疗中重要而有利的一面,导致患者对核医学等产生技术恐惧。

1.1.2 技术认知的因素 由于核医学的设备较昂贵,特别是放射性药物、试剂存在物理衰变等特性,使得很多医院无法配置核医学人员和设备,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技术,或仅知道核医学的很多诊疗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放射性药品后才能完成的,于是自然想到引发白血病或致癌等对人体的毒副作用产生恐惧,进而联想到自身健康和生存死亡等与生俱来的敏感问题,特别是当放射性核素已经引入体内,而患者处于一种相对隔离的状态时,紧张、焦虑甚至恐惧会被自我放大并迅速地以非理性的方式蔓延扩展。

1.1.3 患者心理定势因素 人们对自己所熟悉的知识、技能和环境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和安全感,而对新问题、新情况总会感到一定程度的困难,产生抵触情绪,而且射线是无色、无味、无形的物质,与日常的物体不一样,患者感到神秘莫测和难以琢磨,在想到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射线,能穿透人体、墙壁甚至一定厚度的钢板等,“杀人于无形”的恐惧心理油然而生。

1.2 患者自身及相关因素引起的焦虑和恐惧

1.2.1 疾病忧虑 每位接受诊治的患者都有这样的矛盾心理:当机体不适的时候,总希望通过检查尽快查明病因进行治疗,但又担心真的查出什么严重病变甚至“绝症”;而当病变已确诊,选择哪种治疗时更是疑虑重重,既担心选错了治疗方法,又害怕治疗过程中出现失误或不良后果。这些心理在核医学这种大家认知较少的诊疗技术应用时尤为突出。是否诊治和结果如何的矛盾不确定性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健康和对核医学诊疗的配合。

1.2.2 经济担忧 核医学诊治的患者大多为久病患者,做了很多其他诊治,或其他医院没有核医学而转诊的,自然就会想到这种神秘的、“高档的”诊疗是否很昂贵,心理负担也较重。

1.2.3 诊疗等待 放射性核素显像整个过程一般都比较长,而且是在注射显像剂后一段时间才进行,患者及家属对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作用的担忧会加剧等待的焦虑,如果需做多时相的延迟检查,时间会更长,受检者往往对延迟检查不理解,以为是疾病严重的表现,更为紧张;治疗也是一样,为了减少对放射性药物摄取的影响,一般在诊疗期间没有太多的其他药物和处置、而治疗后显效又相对缓慢,患者常会怀疑治疗是否有效;同时进行放射性药物治疗后一段时间患者处于一种相对隔离的状态,这些都无疑加重了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1.2.4 精神与环境 患者对核医学一知半解的状态下,非常紧张放射性核素的不良反应,容易产生心理应激,使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对机体功能的调节以及自身内环境的稳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恶心、颜面潮红和苍白、心悸、头晕、血压及心率的波动等,同时机器设备的噪声或病房对辐射防护的特殊环境都可能使患者出现焦虑和恐惧,特别是对有幽闭恐惧的患者。

2 对焦虑、恐惧心理的干预措施

核医学诊疗中的焦虑和恐惧主要是缺乏正确的认知而产生的技术恐惧,从Weil和Rosen[5]所提出的技术恐惧构成公式(技术恐惧=0.194技术焦虑水平+0.566对技术的态度+0.223消极认知-0.129积极认知)可以看出:对技术的态度对技术恐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消极认知和技术焦虑,而对新技术的积极认知与技术恐惧负相关。因此,针对产生不良心理状态的各种因素,进行多层面的知识普及和心理干预,并贯穿诊疗的全过程,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核医学的积极认知,减少消极认知,改善对核医学技术的态度,克服和缓解焦虑和恐惧。

2.1 做好窗口形象工作,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核医学诊疗中存在辐射的特殊性,特别是基于对长期处于放射性环境的工作人员自身防护的要求,与其他临床科室相比,医患关系是一种相对短暂的、松散的。因此诊疗前的心理干预是关键的一步。医护人员应不断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树立心理护理意识,在接诊患者时,应着装整齐、仪表端庄,举止沉稳,面带微笑、热诚、主动而体贴地与患者交谈,倾听他们的诉说,体会他们的心境;并做到工作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根据患者的心态特点、年龄、文化程度等,耐心细致地告诉患者诊疗的相关知识,向患者说明核医学诊疗是无创伤、无痛苦的,引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物对人体无明显的不良作用及过敏反应,所受辐射量小于或仅相当于行一次胸部摄片所受的剂量,同时向受检者及家属简单讲解诊疗的原理、步骤、应注意的事项、大约所需的间以及诊疗过程如何配合,包括诊疗目的和价格等,并在整个过程中尽可能的应用保护性语言,让受检者做到心中有数,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陌生的环境、周围噪音水平、有不相干的人在场,很容易对患者产生消极作用,影响患者表达自己思想,造成医患沟通障碍[6],当医患之间接触时间短时,这点更为突出。其心理干预也具有特殊性,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慰和鼓励,细心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满足其的合理需求。认真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适当做出承诺和保证,解除不良心理因素;特别是放射性核素显像的患者,医师应常规询问和补充病史、做体格检查、查阅相关检查资料。通过我们的态度、言语、行为,使患者及家属对诊疗有一定的初步认识,并感到医护人员很关心和重视自己,迅速产生信任和依赖感,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提升医从性,从而主动配合和理解诊疗过程。

2.2 多种形式加强相关知识的科普宣传 对相关知识的积极认知是降低和消除技术恐惧的一个重要手段,单凭医护人员口头解释,工作量较大,也无法系统详尽,而且可能产生一些歧义。通过板报、宣传栏以及小册子图文并茂的介绍,会让患者及家属对核医学的诊治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另外,在候诊厅循环播放一些核医学诊疗的实况视频可以让患者更真实的了解和理解诊疗的步骤、设施和环境,从而提高其对核医学技术的认知水平,同时也能分散患者及家属对核辐射及候诊时间的“专注”,降低或消除焦虑和恐惧;再者患者之间的交流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已经诊疗完成或复诊的患者可以介绍亲身体会,通过相互的正性影响缓解紧张或恐惧心理。同时对科室工作人员专长、三级医师负责制及团队组合等做一些适当、客观的介绍,使患者对诊疗过程的质量控制和严格管理有一定了解,也能增加其对诊疗结果可靠性的认可。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与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的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核医学学科起步较晚,普及较低,而且目前只对本科以上部分医学专业的医学生有一定的教学,使得很多医护人员,包括一些从事放射或相关专业的人员,因为研究和使用的侧重点不同,对核医学的认知也往往相对不足,甚至在向患者介绍核医学诊疗时会把损伤、致畸、致癌等副作用过度放大,使患者的心理恐惧增强。这不但阻碍了核医学的临床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患者及家属对核医学诊疗的认知和接受。因此与相关科室的密切联系、积极宣传不但可以促进学科的发展和影响,也有利于患者诊疗时的心理疏导。

2.3 诊疗过程的心理干预 陌生的环境、人群以及仪器的光线、声音等,都会使患者产生恐惧、害怕、孤独感,更加担心操作者因操作不熟练、动作粗鲁产生疼痛或发生意外。因此首先必须保证诊疗场所整洁明亮,医护人员应主动自我介绍,以和蔼的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用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技术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每项操作动作要轻柔、迅速而又有条不紊,并让患者了解所做各项操作、检查的意义,同时减少暴露患者的身体,避免物品的碰撞声、仪器的报警声等刺激性声音增加患者的紧张心理。在患者摆体位等准备时,询问身体有无不适,再次讲解诊疗步骤和配合方法等,进一步宣传疏导;个别对噪声高敏感的癫痫和幽闭恐惧的患者可以让其先参观诊疗环境及设备,使患者对安全性有一定的确认,诊疗时让患者闭上眼睛,用耳塞(机)或棉球堵住耳朵,而且要告之检查所需的时间,对有头晕、胸闷、心悸者可少量吸氧;对精神过于紧张者,必要时鼻腔内滴注咪唑安定或提前口服适量镇静药并随时监视患者的反应;必要时在防护要求允许的情况下让家属陪伴并让家属用手握住患者的手或抚摸患者的肢体使其有安全感,配合医生检查。在需要做延迟显像或增加诊疗项目时,患者及家属会认为病情很严重,也可能会疑心医生诊断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或是为了增加收入所致,表现出紧张、不信任、不配合的态度[3]。对上述患者应耐心解释延迟显像或增加项目的意义,采取忍让、宽容的态度给予精神宽慰,取得信任,确保诊疗顺利进行。诊疗结束应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告知患者取检查结果的时间或诊疗后的注意事项,并留科室工作电话给患者及家属,如有不适及时随诊或来电直接咨询。

2.4 家属的心理支持非常重要 受检者大多心脆弱,身体状态欠佳,往往忧心忡忡、惶恐不安甚至愤怒等,认为自己生病很可怜,很痛苦或给家庭增加麻烦和负担,思想负担重,有时会不配合检查。除了对他们采用宽容、理解和同情的态度,进行耐心、细致的交谈、照顾以及心理安慰,尽量解除心理负担外,应充分调动家属的疏导作用。患者家属缺乏关心体贴和及时有效的沟通也是导致上述心理的主要原因。通过解释和健康宣教,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疾病的规律,减少他们对患者的负面影响,甚至起到一定的正性作用。对一些低辐射剂量的诊疗,家属无怀孕者可适当陪伴,给以患者心理安慰、缓解其紧张心理,增加耐受性。并如实告知家属这样的偶尔一次低辐射剂量对身体无明显影响,同时帮助家属做好适当的放射防护。

2.5 患者自身和公共防护的健康教育 通过交谈和各种宣传媒介准确而恰当的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诊疗中放射性的客观存在,以及辐射在诊疗过程中的利弊关系,既不要过分紧张和放大其对身体的辐射影响,也不能忽视辐射的存在,指导患者及家属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根据药物的不同告知患者给药后多饮水或含服酸性食物或进食脂餐而加快“非靶”组织器官放射性物质尽快排除,减少不必要的照射。由于诊疗中放射性药物可能随唾液、尿、便、汗等排出,处理不当将污染环境,因此,应应告知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及大小便后用大量水冲洗厕所。使用剂量大的患者应住防护病房隔离观察,当体内剂量通过排出和衰变<30 m Ci甚至更低或给药量较低的患者方能离开医院,短期内仍应尽量避免近距离与他人长时间接触,尤其是与小孩、孕妇隔离;并减少在公共场所逗留、污染和对周围人群不必要间接照射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强化公德意识,鼓励和调动了患者和家属积极配合能力和遵医行为。

3 小结

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必须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心理干预是现代医学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医护人员不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领域知识,增强责任心,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多层面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逐渐获得患者的信任,甚至形成医患同盟关系[7],可有效缓解患者在核医学诊疗中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保证诊疗的顺利完成及质量控制,而且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及投诉。

参 考 文 献

[1] 王世真.分子核医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1-2.

[2] 李红.心理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2-153.

[3] 陈红兵.国外技术恐惧研究述评.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23(4):16-21.

[4] Campion M G.Technophilia and technophobia.Austral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Technology,1989,5(1):23-36.

[5] Weil M,Rosen L D.Adult and Teenage use of Consumer,Business and Entertainment Technology:potholes on 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1995,29 (1):55-58.

[6] 沈秀萍.浅谈护患沟通.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3(5):63.

[7] 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73.

推荐访问:核医学 诊疗 干预 焦虑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