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中提升,,个性中发展

时间:2022-10-30 17:30:14 浏览量:

树勋小学品德教研组是一支优秀的教师团体,其中既有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又有开拓创新的中年教师,也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青年教师虚心学习,积极进取;老年教师们传授经验、老当益壮;中年教师发挥中坚力量,扶老携幼,永不言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研而不惑、合而不同是我们品德教研组的组训。

多年来,我们以新课改为契机,立足校本教研,加强教师团队合作,积极推进教研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将我们的思考、实践和反思与大家分享。

一、从培养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入手

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师资是关键。回想品德学科历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感觉到要想促进一个学科的发展,必须从培养学科专业的教师队伍入手,构建一支较为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核心问题,也是基本问题。

目前,我们树勋小学品德教研组有7位教师,都是专职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无论从教龄、学历,还是职称来看,可谓个个是精英。

我们要求每一个品德学科教师从自己实际出发,制定成长计划;同时我们也要求骨干教师帮带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迅速得到成长,更要求教师由“经验性”转向“科研型”,由“知识型”转向“学者型”,从而逐渐构建起一支高素质的品德教师队伍。

1. 审时度势,深入学习,切实把握改革的新动向。新一轮《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改带来了教学新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线的教师唯有迎接新时代挑战,去主动参与、深入学习,才能准确地把握住课程改革的核心,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为了强化教师对学习化的认知度,我们统一证订《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小学德育》杂志,经常地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的报刊、杂志,联系自己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或做一些教育教学的摘记,或动笔写写随感,对看到的一些新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作一番交流、探讨。另外,我们在“树勋小学校园网”上开辟德育教育专栏,利用网络给教师提供多方面的教育教学资源,然后通过共享,让教师们在业余时间,通过上网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教育信息。

2. 高度重视对教师的学科培训。在学科教学和实践中所需要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教师落实有效课堂教学、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专业素养。为了稳定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这样一个相对薄弱的教师队伍,我们开展以“三个一”(即“定一个专题,研一套理论,育一批新人”)为特色的校本培训。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从问题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实现高素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成果共享,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准,达到以活动促提升、以引领促发展的目的。

几年下来,我校品德教研组日趋成熟,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学校的优秀教研组。

二、坚持长期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课堂是校本教研的主战场,众多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都揭示了“实战课堂”的重要性。校本教研只有聚焦课堂,才能实现“理念与课堂”的有效结合。我们在这一理论依据指引下,根据本校品德教研组的实际情况,教研组的众多主题教研活动都以课堂为主阵地,立足课堂开展以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以德育实效性为最终目的的课例探究。努力为教师创设各种锻炼和展示才能的机会,通过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

1. 打造骨干教师的精品课——展示个性。实行骨干教师的精品课这一活动策略,既展示骨干教师的教学特色,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又能为青年教师和其他教师提供一个观摩、学习和提高的平台,充分带动全教研组教师进行教学探讨的积极性。本校品德教研组拥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尤其是几位骨干教师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讲求实效。教研组积极利用这一师资优势,借助每次课堂教学评比展示活动,极力打造骨干教师的精品课,使课堂成为教师充分展示个性特长的沃土。例如,2008年12月,在长春市中小学课堂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骨干教师竺笑笑的公开课《我和动物交朋友》荣获“品德与生活”学科一等奖;并受到听课专家、市教研员老师的一致赞赏,被老师们公认为享誉全市的好课。

2. 加强新生代教师的研讨课——百花齐放。教研活动是切实搞好校本教学研究,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教研组建设中还要注重对新生代教师的培养,使新生代教师及早入门。每学期初的教研组成员会议上,年轻教师总是积极申报校级、区级研讨课。教研组也将教研工作的重心指向课堂教学,着重抓研讨课,搞好案例教研,基本形成了研讨课“执教者个个反思+交互式评课”的模式。因此,实践证明,新入门的品德教师在自我反思和互动评课中得到锤炼,一学期、一年、两年下来,新生代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业务水平也有了较大长进。

3. 课后撰写教学反思,授课老师再提升。行动促发展,行动促反思。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它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强调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强调教师要有教学设计前的“行动前反思”,教学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教学后的“行动后反思”。通过每学期一次的课堂教学常规专项检查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不断改革反思形式,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每节课随笔“百字反思”,每月叙写一个课堂里发生的、真实的、典型的“教学案例”。特别是进入新课程第五个年头,我们提出了“思品学科的课堂教学改进计划”,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分析自己或同伴的课堂教学,找出课堂教学经验,寻求改进意见。鼓励以故事的形式将自己任教的某节“课堂教学”或某次“实践活动”叙述出来,使之成为一份相对完整的案例。

三、立足生活与社会,抓品德课题研究

1. 形成一课题,教学实践与社会生活中寻找。《思想品德》课程提出了生活化、活动化教学的理念和要求,在新课程的教学实验中,教师们也都在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开展教学。但对如何有效地开展活动化教学还存在许多困惑和困难,如需要什么样的活动?应当怎样组织活动?如何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来开展活动等等。我们在当前的新课程课堂教学中也发现,教师在开展活动化教学时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活动形式上看似热热闹闹,但并没有什么教育价值;有些活动的组织是无序和凌乱的,实际教学效益比较低;忽视对学生开展活动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等等。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要求和实际的教学实践看,都需要我们对活动化教学的实效性问题进行研究。

为了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市教科所和区教研部门的引导下,我们开展了“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课题研究。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材的生活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并且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关心身边的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

通过研究与实践,已形成一批优秀的生活化教学课例和典型经验,进一步推动了我校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2. 围绕一课题,学区教师共发展。自南关区实行大学区管理以来,树勋大学区内各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改制校与普通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师资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从课堂教学抽样调研中了解到:各校只有少数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师能做到正确解读新教材,了解编写意图,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定准课时目标;而多数教师,由于自身综合知识的缺乏,又不能静下心来好好解读教材,研究学生的学习起点,往往是匆匆看一下课题,草草翻一下教材,就把目标定下来,整体把握教学目标的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造成课堂上目标偏离较远,教学随意性比较大,甚至还出现了不少错误的知识点!

树勋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的研究基础比较领先,也有一批对本学科有着深厚情感和教科研基础的带头人,作为学区优质校,我们有义务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推动农村教学改革。因此,我们依托树勋大学区各学校进行合作研究,把聚焦课堂,研究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作为寻找均衡发展的突破口,探索品德学科教师开展高效度教学活动的规律。我们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炼为品德学科教学研究的主题,带领老师们共同研究,达成共识,探索规律,掌握策略。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相继开展了“聚焦‘教学目标’”、“聚焦‘教学资源’”、“聚焦‘教学设计’”等主题分站式教研活动,使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智慧的融合得以尝试、展示和研讨,从而促使教师自主完成理念到实践的自然转化,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智慧。

四、结合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道德教育,不能在杜撰的虚假场景中进行,而是要在真实的生活中挖掘有利于儿童成长的因素。让孩子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美好思想,并通过自己的感悟融入到行为中。因此,在教研组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体验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本校品德教研组每位教师一心所向的。

学生的实践活动计划由品德教研组、学校德育处及大队部于学期初共同列出,并如期开展。

1. 结合社会实践,开展深层次的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是树勋小学实践活动最突出的特点。学校每年都坚持举办冬、夏令营,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机会。我们先后组织学生去了香港、澳门、深圳、广州、哈尔滨、华东五市、吉林等地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带领学生走出国门,到韩国了解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在活动中,学生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锻炼了能力。同时,我们也带领学生走进农村,走进贫困地区孩子的家中,体验农村生活,感受到幸福和责任。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快速成长起来,懂得了珍惜,懂得了自立,懂得了感恩。

2. 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组织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3月5日组织学生观看“雷锋”话剧、读雷锋书籍,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同解放军校外辅导员共同清理环境卫生。4月5日召开“忆传统、做主人”的主题队会。5月1日开展“今天我当家”一日家务劳动教育。从小养成自立爱劳动的好习惯。7月1日“争做党的好孩子”主题活动。8月1日去空军二航校,学习航校学员的好思想、好作风。增强国防意识,掌握国防知识。10月1日歌曲演唱,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要教育内容,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我们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国旗、队旗、红领巾由来的教育。每当新生入学,上的第一堂课就是讲述红领巾的由来。通过每周一及重要场合的升国旗仪式进行国旗教育,并聘请老红军、老党员讲述党史、军史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史,使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心中牢牢地扎下爱祖国的情感根基。

3. 结合养成教育,开展自我管理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板报、广播、班队会演讲、讨论、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行为养成教育。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及市民守则。在值周教师的领导下,按周标的要求,通过督促检查,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觉性,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我们成立了学校礼仪队、环保志愿者和小卫士分队,竞选出学生班车长,让学生自我管理,形成良好校风。同时我们开展了“在家做好孩子,在学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少年”的三好教育活动,收到良好效果。

此外,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在学生中开展美德教育系列活动:“中华美德”读书活动、“给我一个岗位,我能行”、“人人为环保,环保为人人”、“理财”评比、“法律在行动”、城乡“手拉手”以及“五个一”活动,即每月为父母洗一次脚,做一次家务,为同学做一件好事,每月读一本好书,为他人献一次爱心。这已经成为我校学生品德教育的传统内容。

我们“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用心创设活动,使学生置身其中,通过感悟和体验,在他们内心深处产生震撼,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五、发挥潜能,辐射引领

1. 建设共享资源库。2008年开始,在大学区活动中,教研组推出联合备课计划,发挥各校骨干教师的学科引领作用,创建“教学资源库”。我们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发动各校的骨干教师成立一个个合作小组,一起解读教材,共同设计教案,分头搜集资料,合力制作课件,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配备了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参考图文资料等一系列教学资源,供大学区教师下载使用。

同时,充分利用树勋大学区网站,通过信息发布、网络交流、开放评选、典型推介等多种方式,实现资源共建,成果共享,拓展研究的视野,提升教研的影响力。

2. 教研协同体活动。以树勋为领衔,吸纳区内其他小学,共同组建树勋大学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研协同体。成立以来,协同体成果斐然,开了11节公开课,3位骨干教师上展示课;网络教研、专题研讨交流20多次、成了我校、我区学科教学中的一块牌子、一面旗帜。

校本教研中的教研组建设其内涵远不只上述所提及的,是一个值得探讨研究且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话题。我相信,只要我们教研组的每一位教师都有一颗乐于学习,乐于教研的心,那么在今后的课改道路上,教师专业成长会不断提升,教研组建设会更有成效、富有特色

推荐访问:提升 合作 个性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