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与变革对策

时间:2022-12-20 10:20:03 浏览量:

摘要: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省级公共图书馆、市级公共图书馆、县级公共图书馆和乡镇村级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能任务,并从完善行业法规、创新体制和深化人事改革三方面论述了公共图书馆的变革对策。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角色定位;变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1 公共图书馆角色定位的必要性

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要“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兼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形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提出要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我国,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文化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和企业构成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其中,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导者,担负着组织并监督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文化事业单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是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提供者和保障者。作为文化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责无旁贷,这也是时代机遇赋予图书馆的公益性价值本体回归。

当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内涵极其丰富,从纵向来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包括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地区)、县、乡镇、村六级,从横向来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和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两大块。城市公共图书馆体系主要指大中城市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公共图书馆,在整个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具有引导性,而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主要指县、乡镇、村三级公共图书馆,具有基础性地位。在馆舍布局建设中,省、市和县级图书馆纷纷建设自己的社区与农村分馆;在服务项目规划中,阅读推广、地方文献收集、科技查新服务、政府信息咨询、讲座展览活动等服务方式在不同级别图书馆都有开展,并未显示各自的角色定位和服务特色。现有的公共图书馆结构体系是以行政级别为基础,以各地政府财政投入为保障,与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建构体系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地区内不同级别图书馆提供服务产品的高度重叠问题,对相同用户资源的竞争问题,总分馆创新模式下区域性服务网络对图书馆体制改革的要求等实际问题,已成为制约图书馆服务成效的瓶颈。因此,对公共图书馆系统重新设计角色定位,有利于理顺各级公共图书馆管理范围、业务范围和服务内容。

2 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2.1 省级公共图书馆的角色定位

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本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中心馆,在承担大众服务活动的同时还负责协调与指导区域内公共图书馆的工作和培训,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力量,是为公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信息的中枢平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省级公共图书馆的角色定位创新应紧紧围绕现有的职责范围,扩展角色功能的外延范围,更新实现方式与手段。具体而言,省级公共图书馆功能体系定位包含:(1)信息传播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省级公共图书馆应关注大众信息需求,通过帮助其他机构陈列信息、整合信息、自主开发信息并配合多种信息提供方式来加强大众信息服务[2],无偿提供当地政府、科教文卫、企业等机构信息,满足个体对于教育、医疗、法律、消费等方面的信息需求。通过信息服务改善公众的信息获取能力、拓宽信息获取渠道、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并提高公众参与社会建设的程度。(2)文化阅读推广者。图书馆储存收集文献资源的目的之一就是面向大众提供阅读利用服务,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培养公众阅读习惯和能力的主力军。省级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人才等优势,针对不同读者群设计开展不同的阅读推广活动以提高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成为阅读社会的倡导者和建设者。(3)文献信息保管者。省级图书馆作为本地区的中心馆,有义务和能力成为地区文献资源的储存和利用中心。省级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保管任务不仅应注意保护地方古籍,还应关注地方文献的收藏与保管,地方文献资源是各省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全面系统地收藏整理地方文献并为政府决策提供资源参考是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功能之一。(4)社会教育保障者。首先,省级公共图书馆要鼓励自主学习和终身教育,为公众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和学习资源,组织信息素养培训活动,建立远程教育学习中心。其次,支持学校正规教育,为学校课程教育配备同步的阅读材料、学习指南及辅导教材,组织学生假期阅读计划。第三,辅助幼儿启蒙教育,为幼儿父母开展家庭教育提供必需的技能知识培训和文献信息资料。(5)休闲娱乐提供者。省级公共图书馆秉承人文关怀理念,通过自由舒适的文化休闲环境和形式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如休闲娱乐类的阅读资料、音乐、电影欣赏、讲座展览等),满足公众文化娱乐需求,培养公众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6)社会活动组织者。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省级公共图书馆更加明确了其社会文化活动的中枢地位,通过主办、承办或者协办各种社会活动,延伸图书馆品牌影响力和服务半径。(7)文化创新践行者。文化创新是以文化继承为基础,以文化交流为动力,需要足够的信息资源和培育空间。图书馆在实践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鼓励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政策,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为社会各领域的文化创新营造适宜环境,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

2.2 市级公共图书馆的角色定位

与省级公共图书馆地区中心馆的核心地位和管理职能不同,市级公共图书馆是面向大众的服务机构,更注重服务职能的履行,其功能定位于公民终身教育机构、城市信息服务中心、地区特色文献中心、公众文化休闲中心和阅读指导服务中心。市级图书馆是一个城市整体形象的缩影和名片,受到各个城市政治、经济、历史传统、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在其功能定位上体现了城市差异,代表着城市的现代文明和建设成就,其文献收藏功能、信息传递功能,以及建筑物的文化符号功能构成了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要素。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是全覆盖,必然要求在进行文化服务设施的地域空间布局时,对城市社会人口居住点和流动特征加以关注,对特殊人群的文化服务点进行综合考虑,因此应在总分馆制的基础上,构建一种以城市中心馆为核心,以市区馆为节点,以社区馆为终端的星形网状服务体系。在功能定位上,省馆以“高精专”为中心,强调本省的文献信息资源保存、高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与文化交流、地方文献系统地整理加工,同时通过本行业协会及业务指导关系,调控全省内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和资源配置。市馆则强调以“实际服务”为中心,起着桥梁纽带作用,负责本地区域内公共图书馆 (包括区级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的管理与联系,面向本区域内读者开展基本阅读服务和延伸服务。

2.3 县级公共图书馆的角色定位

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作为直接面向公众服务的基层文化部门,是各项文化政策的执行者和受益者。其功能定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县域内的公益文化机构。将县级公共图书馆定位为县域内的公益文化机构,既符合图书馆自身的使命,也符合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随着《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全面落实,县级公共图书馆的财政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改变了以往由于经济困境导致的“以文养文 ”局面,公益性理念回归,极大地保障了生活在县级城市的民众以及所在地域的农村用户尤其是经济环境类信息弱势群体的信息获取权利。(2)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分中心。县级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信息资源县级分中心,上联下通,是省级分中心与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站等基层服务点的联系纽带,如此角色定位和功能规划能够产生“三赢”效果,即共享工程中省级分中心对于基层服务点的规范建设,需要县级馆的配合帮助,基层服务站需要县级馆的示范与辅导,而县级馆本身在资源与服务上获取更大的延伸空间。(3)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中心。我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散流传在农村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地域上具有较大优势,可以长期承担本地区相关的发现和保护工作。县级馆还应是本地区地方文献收集中心,有助于地方文化的保存、继承和传播,在增加自身特色资源的同时也有利于地方资源的开发利用。(4)本地区农村文化服务的提供者、协调者和培训者。作为基层文化服务部门,县级公共图书馆应定位为农村文化服务中心和农村图书馆体系的核心,通过县级馆,带动各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的建设与发展。通过开设分馆、建设流动图书室、帮扶乡镇文化站、文化三下乡等方式,县级公共图书馆充当农村文化服务提供者,拓展自身服务空间。此外,县级公共图书馆还是本地区农村文化服务的协调者和培训者。县级公共图书馆应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合作培训与联合管理的方式,保障各类农村文化机构正规管理与有序运作。(5)本地区社会教育与休闲娱乐中心。社会教育与休闲娱乐功能是公共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之一,县级公共图书馆当然也不例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县级馆除了继续完善其社会教育职能,履行文化普及与传播职能,还要加大文化休闲娱乐职能的深化和细分服务,以满足其读者群文化消费不断增长的需求。

2.4 乡镇村级图书馆(室)的角色定位

乡镇、村级图书馆是以图书馆的行政等级为基础划分的,通常情况下,可统称为农村图书馆事业,具有规模小、服务对象针对性强和服务人员非专业化的特点。乡镇村级图书馆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是公共图书馆在农村地区职能的延续机构,其功能定位与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定位相同,同时由于其独特的区域特点,又形成一些特色功能,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学生课外教育中心。公众需求调研发现,支持和辅助正规教育是大部分农村公众对图书馆职能的首要期待[3]。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地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少、成本高,乡镇村级图书馆是相对便利的知识获取机构,其免费开放服务可以部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外阅读需求。(2)农村信息服务中心。随着农村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其对科普、农技类读物需求稳步增长的同时,文化休闲娱乐和信息咨询需求也呈快速增长趋势。因此,乡镇村级图书馆作为农村信息服务中心,应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为乡镇居民提供政务信息,为本区域内公众提供文化休闲资源,举办各种农业培训和交流活动,这是乡镇村级图书馆存在的根本职能和主要角色定位。

3 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变革对策

3.1 完善行业法规,保障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

由于图书馆立法是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许多国家对图书馆立法都比较重视,拥有很长的立法历史。从1850年英国颁布世界上第一部图书馆法至今,已有60多个国家先后颁布了250多部图书馆法律法规。我国文化部从1993年着手起草图书馆法,2001年初提出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的立法进程,图书馆立法正式成为文化部上报全国人大的立法项目。期间经过图书馆界学者和立法工作者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第一部图书馆专门法草案已经到了国务院审查和征求意见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呼之欲出,该法将对政府在公共图书馆建设运行方面的职责、图书馆依法保护读者权利、接受读者监督等方面做出规范,必将大大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除了图书馆立法工作,制定图书馆行业标准,对图书馆事业的科学发展具有规范与推动作用。在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带动和努力下,已成功立项各类图书馆行业标准23项,正在制订行业标准15项[4],标准涵盖图书馆服务规范、古籍保护、古籍定级、机读目录格式、机读规范格式、馆藏资源数据加工等图书馆业务,有力推动了图书馆领域标准化工作进程,正逐步形成符合中国图书馆事业实际情况的以“技术标准为支撑、管理标准为指导、服务标准为应用”的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

3.2 创新体制改革,建立图书馆科学管理模式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带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走到现在,为了向公众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图书馆自身体制改革的紧迫感日益严峻。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5]。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成立理事会是公共图书馆自上而下的体制机制改革,是新公共管理思想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体现,也是公益类事业单位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和质量的一次积极尝试。除了顶层管理体制的变革创新,图书馆还需要创新延伸服务模式,消除旧有体制制约,合理高效配置资源,促进图书馆系统内外的交流与协作。在现有图书馆联盟基础上建立一个基于统一服务标准的全国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倡导横向协作,促进体制改革;从实体机构整合到虚拟平台创建等多个层面,实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资源共建共享,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多元化供给,积极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助、直接办馆、合作、志愿服务、业务外包等多种形式参与图书馆服务供给[6]。

3.3 深化人事改革,培育图书馆高素质人才队伍

图书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将从根本上颠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事业单位沿用机关人事管理模式的传统管理机制,建立有利于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有别于国家公务员制度和企业员工制度的精简高效的图书馆职员制度。具体而言,深化人员管理方式,将人员由身份分类管理转变为职位分类管理,在界定和完善职能范围基础上,开展图书馆职位分类工作,制定职位规范;改革分配制度,实行政府控制工资总额、单位自主分配的以职位为主薪酬分配方案,薪酬与职位、效益、贡献挂钩,强化薪酬的激励作用;在理事会制度基础上,完善管理监督机制,扩大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实现政事分开,图书馆的人员编制数量和结构应根据馆舍规模、馆藏资源数量、服务方式、服务范围等因素确定;建立职业准入和任职资格制度,制定一整套符合图书馆行业发展规律的人才业务能力评价标准体系,实行专业馆员与非专业馆员双轨制,并确定各自的职业准入标准、工作职能范围和考核指标。

变革图书馆专业教育和营造图书馆终身学习环境是解决图书馆员职业化建设中人力资源问题的有效措施[7]。图书馆应在建立资格准入制度的同时,积极鼓励在职馆员的终身教育,通过定期的业务学习和持续的岗位实践,满足馆员自身谋求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和社会进步对馆员职业能力的外在需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政策法规司.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汇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15.

[2] 于良芝.关于加强公共图书馆的大众信息服务功能的建议案[J].图书与情报,2007,(6):55-56.

[3] 柯平.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定位与服务研究[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258-259.

[4] 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制修订[EB/OL]. [20131220]. http:///mrdx/201311/16/c_132892941.htm.

[6] 李娟.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图书馆服务供给模式研究综述[J].图书馆,2015,(3):66-71.

[7] 丁伟国.图书馆员职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图书馆研究,2013,(6):78-82.

推荐访问:服务体系 变革 对策 公共图书馆 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