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公共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12-19 21:05:02 浏览量:

摘 要: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功能及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的分析,阐明了公共图书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优势,提出了具体的构建举措。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b)-0255-02

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功能

1.1 保障公民文化权利

文化权利是公民基本权利之一,包括依法参与文化事务管理的权利、分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权利、参与文化生活的权利和进行文化创造的能力。保证公民文化权利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诉求。通过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完备的法律保障、产品保障、服务保障实现公民文化权利,使全体公民共享、共建社会先进文化。

1.2 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根据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精神文化需求,生产、提供群众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文化供给与文化需求上的动态平衡,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功能。重点是满足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和参与大众文化生活等基本文化需求,同时关注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社会群众的文化需求。

1.3 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人才体系、产品体系、服务体系,以及遍布城乡社区的网络覆盖,为广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良好条件。当前,尤其要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激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热情。

1.4 保持良好文化生态

公共文化服务植根乡村和社区,以持续的、不间断的资金、人才、产品和服务,传承民族经典艺术,传播时代文化精品,培植优秀文化人才,最大限度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创造文化产品的积极性,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文化生态,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 公共图书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优势

2.1 阵地设备优势

公共图书馆本身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开展的是公益性文化服务,是读者从事治学、研究、著述、文化休闲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2 信息资源优势

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物质基础。公共图书馆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担负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职能。公共图书馆收藏的文献大都是普及型、应用型的读物,更适合基层群众的需要。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促进了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进程的加快。公共图书馆可将馆藏资源数字化,并通过网络把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先进的科学技术、辉煌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等传播到读者手中,方便人们接受和利用。读者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的网上咨询、信息导航、馆员服务、信息检索、视频点播等信息服务,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是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是图书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石。

2.3 服务人才优势

随着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公共图书馆拥有一批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为了实现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公共图书馆十分重视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建设,如通过通过长短期岗位培训、岗位轮换等办法着力提高馆员队伍的文化知识结构及服务水平。馆员角色由书刊管理员向“情报中介人”和“信息导航员”转变。经过专业训练和长期的实践积累,馆员对各类知识信息的获取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专业经验,这对图书馆扎实有效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人员保障,也为图书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2.4 服务技术优势

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已突破场地服务的藩篱,人们凭借现代技术来获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镜像技术等为图书馆开展多种多样的读者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也为图书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技术平台;大部分公共图书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都设立了自己的网站,这为图书馆传播先进文化和开展社会教育提供了技术保障。

3 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举措

3.1 建立完善的图书馆服务网络,扩大服务范围

公共图书馆一直以公共、公开、共享、自由、平等、公益等为精神理念,服务社会公众,而这种精神理念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构建。因为只有贴近百姓、数量众多、体系完备的公共图书馆,才能有效扩展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使社会公众轻松、方便地走进图书馆,享受图书馆为他们提供的文化、教育、休闲服务。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数量较少,结构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均衡,基层图书馆尤其薄弱,因此,图书馆要建立完善的图书馆服务网络,首先,要科学合理布局图书馆网点:既要考虑在城市— 中心— 富裕的地方布点,又要兼顾农村— 偏远— 贫困的地方,网点位置规划要体现公平、合理、实效的原则;其次,要建立知识文献体系。科学、平衡分布文献资源,减少因地域差距带来的资源分配不平衡而导致享受资源不公的现象;第三,要建立服务体系。提供均等服务—— 不论性别、工种、阶层、强势弱势群体,均要能享受图书馆服务;第四,要建立知识体系。合理配置文献资源,包括数字资源,不论区域、时间均能享用图书馆文献资源;第五,要整合已有各级、各类图书馆资源,提高已有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图书馆整体服务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泛布点传递信息。建立以省、市、县公共图书馆、乡镇街道图书馆(室)、社区村级图书室、农家书屋以及图书馆流动车为纵线,以企业、学校、医院、厂矿等其他系统图书馆(室)为横线的有形图书馆网络;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以现代通讯技术为手段,建立以互联网为依托覆盖城乡的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无形网络。依托有形和无形网络的构建,形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图书馆服务网络,将图书馆的知识资源和文化服务延伸到每个角落。

3.2 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

文化休闲功能是图书馆文化服务应该注意的一个方面。休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生活,是人们内在的、自觉的观念和方式。以往公共图书馆过于片面追求对研究型、教育型和拓知型读者的服务,而忽视了满足文化享受型读者的需求。文化休闲服务的特征是通俗、娱乐,内容既可以是简单的生活信息,如机构地址、邮政编码、列车时刻表、社区服务点等,也可以是复杂的统计数据、信息技术、前沿科学等;服务形式可以是在图书馆内或者网站上定时公布新片上映、社会展览、音乐演出等娱乐休闲的时间地点,也可以通过设立影音视听室等来满足公众需求。因此,图书馆应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努力开发馆藏资源,不断改善服务条件和设施,延伸服务领域,拓展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通过组织讲座、荐书、咨询、展览、征文等内容新颖的活动,为公众提供多元化服务,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认识图书馆,使公共图书馆成为公众流连不舍的文化圣殿,成为当地最具文化象征的标志性机构,更好地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服务。

3.3 加快重点文化工程建设,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网络;(2)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主要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工程网络体系,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公共图书馆要利用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契机,加快基层站点的建设步伐,为基层群众送去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当前,公共图书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一是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推进数字化文化服务的开展,免费向公众提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数字资源;二是要推进优秀文艺作品的传播,使基层群众能欣赏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3.4 开展公益性讲座活动,打造品牌文化活动

图书馆讲座是图书馆比较成功的读者活动形式之一,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图书馆的讲座活动蓬勃发展,成为图书馆业务拓展的一大亮点。如国家图书馆的“文津讲坛”、上海图书馆的“上图讲座”等,各馆讲座各具特色,成为一道有品位的文化大餐。但是,公共图书馆如何通过讲座活动的开展服务基层群众,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1)将图书馆“固定”的讲座服务变为“流动”的讲座服务。在农村人口比较集中的城镇,或在社区、机关事业单位设立不同内容的讲座点,突破场所固定的局限;(2)图书馆可以提供场地,以讲座、沙龙或者其他形式,邀请社会机构或者市民合作,丰富讲座内容,提高图书馆的场地利用率,扩大文化服务的范围,使图书馆成为文化交流的重镇。

3.5 与各类型文化机构联合,共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图书馆要加强与群艺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中心、文化站、文化广场、公园、剧院等公共文化机构的合作,共同组织文化活动,形成一张社会文化的服务大网。这样不但加强了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辐射范围,而且也提高了图书馆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公共图书馆要与乡镇、社区、企业、学校合作,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作用,科学利用馆藏资源,解决社区居民、企业职工、学校师生获取文献资源的困难。

参考文献

[1]毕九江.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实现居民文化权利[J].图书馆,2005(2):19~21.

[2]周和平.全面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J].人民论坛,2008(11):10~11.

[3]林怡.整合文化资源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129~131.

推荐访问:服务体系 构建 公共图书馆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