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班主任专业精神的途径

时间:2022-11-28 14:11:06 浏览量:

班主任是负有特殊职责的教师,其工作涉及班务管理、活动组织、学生行为规范、整合教育资源、协调科任教师等方方面面,工作的重要程度和复杂程度都要高于普通教师,从这一角度看,班主任应具备比普通教师更高的专业精神和更复杂的专业能力。班主任专业化的过程,本质上是班主任个体成长的历程,是不断接受专业知识和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这其中也包括专业精神的发展。专业精神被视为班主任专业化的关键所在。

一、专业精神的沿革及涵义

“专业精神”概念的确立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17世纪末教师专门培训机构产生,但这时学校学徒制或经验型的教师培训实际上是职业训练而非专业教育。18世纪中期以后由于义务教育普及对于教师教育的需求增强以及教育专门知识的增加,真正的教师专业化才告开始。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后,世界发生了剧烈的变革,这些变化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实现教师专业化日益成为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而在教师专业化过程中,从最初一般性的德行要求到具有道德法典意义的专业伦理规范教育,从重视知识、技能教育的技术性培养逐步过渡到专业精神与专业知能的兼顾,显示出教师的职业道德向专业精神的转变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发展线索。班主任专业化作为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领域,与过去的一般性职业道德要求相比较最主要的特点是:强调从专业特点出发讨论伦理规范的建立。充分考虑了专业工作和专业发展的特点与实际,而不再是一般道德在教育行业里的简单演绎与应用。之所以出现这种从一般性的职业道德向专业精神的转变,主要原因有三:

1 职业道德用语对于教育工作的专业特性反映不够

一些条目只要将主题词替换一下就可以马上变成其他职业的规范。如“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等,可以被其他行业轻而易举地改造为“依法执x”、“廉洁从x”等等。而“专业性”实质上是指某一行业行为主体及其行为的“不可替代性”。如果仍用这样词语去界定班主任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规范将继续停滞在一般性行业道德的非专业水乎上。因此,随时代发展由抽象、模糊、未分化的职业道德必然走向具体、明确的专业精神。

2 班主任专业精神取代一般意义上的行业道德规范

在班主任专业构成中有其相对独立的意义,能进一步规范和保护专业利益和权利,使班主任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班主任专业化的过程,也是专业精神不断完善的过程,专业精神的完善又能促使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始终产生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由一般性的“职业道德”向专业特征更为明显的“专业精神”的方向转移实际上是经验型班主任向专业型班主任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时代特色和班主任的专业特性。

3 专业精神的内涵及实施范围广

现在常用“专业精神”来代替一般职业道德用语如“敬业”等词,是因为专业精神的内涵及实施范围较为广泛,除含有“专一务实”的意义外,还包括:对专业性质及现况的认识;专业兴趣与责任心的培养与提高;专业知能的研究;在职进修的实施与奖励;工作环境与人际关系的改善等。凡是能影响个人工作努力及成效的,都与从业人员专业精神的高低有关,可见“专业精神”较“敬业”等词含义更为具体,范围也更加宽泛。

二、专业精神的基本内容

传统意义上班主任最主要的社会属性是“道德属性”,现代社会班主任作为一种“专业”性的社会职业,已经超越了道德角色的要求,超越了知识占有优势的特征,专业化的班主任作为一类“专业”的职业,具有明确的职业要求,更有自己的专业精神。专业精神强弱体现一个专业成熟程度的社会心理和伦理标准,是制度要求的内化。比如救死扶伤是医生的专业精神,不做假账是会计的专业精神,依据事实是律师的专业精神,这与技术水平没有直接关系。

班主任的专业精神应当包含专业态度、专业道德(伦理)和专业知能三个方面。专业态度是指对班主任工作的思想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班主任所具有的教育观、学生观等;专业道德是班主任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专业知能中的班主任专业知识是指班主任工作设计、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活动的开展和形成有效的班级教育合力的能力。而班主任专业技能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组织、教育中运用有关知识经验得心应手地完成复杂的决策和操作任务的能力。可以说专业态度是班主任专业精神的驱力。专业道德是班主任专业精神的准则,专业知能是班主任专业精神的基础,这三个方面在班主任专业精神的构成中是缺一不可的。

1 班主任的专业态度:体现在对自己专业的忠诚

专业忠诚是专业性职业共同的特征,班主任的专业忠诚表现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表现为对国家社会和人民未来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

班主任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作为一个班主任最基本的条件。近年来,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任何一项社会工作其社会地位与社会责任始终是相统一的。在社会地位上升的同时,班主任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在逐渐加大,这必然要求班主任以一种更强的道德责任、更高的综合素养去迎接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同时班主任的工作是一种个体性很强的隐蔽性劳动,教育的成效总是隐蔽的和滞后的,班主任的工作总是难以计量、难以显性化的,班主任的工作更多的是一种“良心活”,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难以奉献大量的隐性劳动,就难以达到教育的预期成效。

班主任对学生的热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大教育家马柯连卡曾经说过:“当你对某个学生用尽了所有的办法,还不见效,感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其实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爱。”对学生的“无限关爱”表达的是班主任对全体学生(不是个别学生)的关心爱护,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主动、健康发展,这既包括了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又包括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应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由于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有力助手,班主任的工作关系到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的爱岗敬业有着更为深层的含义和更高的教育信念。教育信念集中表现在班主任对教育工作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班主任的事业心就是坚信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崇高的事业,班主任的责任感在于把培养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

2 班主任的道德规范:体现在对专业的认同与遵守

专业性职业通过“行规”实行管理,用自己的伦理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要求实现对从业人员的管理。班主任工作就是一项与社会道德密切相关的工作,作为“为人师表”的班主任,经常被当成是社会道德的化身,社会在给予班主任应有尊重的同时,对班主任工作的纯洁性、高尚性要求也明显高于社会其他职业。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就需要不断强化班主任职业的自我约束机制,建立规范的

班主任职业伦理和行为准则。班主任的专业精神表现为对这样的职业伦理与行为规范的接受和自觉遵守。

班主任的专业精神还表现在认同和尊重专业发展机制。具有持续追求职业成熟的要求。社会的专业性职业都有自己的专业发展机制,班主任作为一种专业性职业,就需要建立自己的专业鉴定体系,实施专业的考核与鉴定,形成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约束机制,促成专业精神的完善。

3 班主任的专业知能:体现为对专业永无止境的持续追求

这个职业要求对专业精益求精,不断追求专业的提升与发展。现代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教育方案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也没有适合各种情况的教育方案,要保证每位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没有精湛的教育教学技术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班主任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班主任的行为和情感主要是职业性的,班主任只有具备不断追求自身提高和专业发展的精神需要,才能通过自己的专业发展来增强专业的不可替代性。

班主任的专业知能是“专业精神”的内核,是植根于班主任专业功底以及对知识的运用、发现、表述和积淀。对专业才能的增长、积累和发展,对教育素养的培植、稳定和提升。专业知识的扩展是提升班主任专业精神的基础,班主任应做到一专多能,多才多艺,不仅能传道、授业、解惑,更会启迪、开发、创新。同时还应看到,社会在前进,科学在发展,班主任必须关注、掌握教育教学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而不仅仅是依靠经验、感觉、惯例开展工作,不能做“警察式”“家长式”“保姆式”的班主任。

三、提升班主任专业精神的具体途径

如何培养或提升班主任专业精神,这涉及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问题。培养专业精神是认识的问题,表现专业精神是行为的问题。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专业精神的完善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内化为班主任的职业意识,进而成为班主任的职业行为。具体来看,要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卓有成效地提升班主任专业精神。

1 从班主任主体意识出发,培养班主任专业精神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前进发展的进程,班主任这个职业也是一个长期实践、不断更新的过程。要想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强烈愿望,有实现自己理想的执着追求。班主任的主体意识是关键,也是建立专业精神的决定因素。在专业化素质转型的过程中,班主任首先应在观念上实现由一般性的职业道德向专业精神的转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热爱这个事业,真正爱岗敬业,才能实现自身专业素质的更新和提高,培养出专业精神。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班主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关爱的成长环境,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爱,做到“四有”,即:有对学生爱的情感,有对学生爱的行为,有对学生爱的能力,有对学生爱的艺术。

2 从学习培训入手,提高班主任专业精神

建立班主任培训制度,每年有计划地组织班主任岗前培训、班主任岗位培训和班主任提高培训,及时总结推广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学校要将班主任培训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班主任校本培训活动,促使班主任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对未担任过班主任和班主任工作能力、水平不足者,按规定进行及时培训,并在校内采取师徒结对、跟班学艺等办法,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班主任自身要加强学习和反思,不断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个人素养,具备研究能力,如要善于观察学生,掌握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和发展状况,认真研究学生心理成长规律,研究学生工作的重难点问题,努力创新和改进班主任工作方法等。

3 从建立激励机制着眼,强化班主任专业精神

专业精神的建设,既靠教育,也靠激励和约束。教育是基础,激励约束是手段。激励就是树立榜样、表彰先进,要大力表彰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为人师表的班主任,也要严格将班主任职业表现与班主任的奖惩、培训、聘任以及班主任职务晋升、工资晋升挂钩,对违反职业规范的班主任要严肃处理。同时充分发挥班主任职业考评和社会监督的作用。班主任的学期考评或年度考评,是对班主任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的综合检查,是激励督促班主任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履行职责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依据班主任考核测评标准,建立个人自评、班主任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组织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机制。我国目前需要逐渐建立与完善的相关制度有许多,如推行“班主任持证上岗”制度,教师只有具备相应学段班主任资格证书后才能担任班主任。又如班主任宣誓就职制度,这种形式具有强烈的暗示性,有利于震撼与净化参加者的心灵,强化参加者的角色认知,规范参加者的职业行为,促成参加者的从众行为。这是提高班主任专业精神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参考文献

[1]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李镇西,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

[3]谢玉玲,班主任应走“专业化”之路,班主任之友,2005(12).

[4]李瑾瑜,专业精神——教师的必备素质,中小学管理,1997(4).

(责任编辑 关燕云)

推荐访问:班主任 途径 提升 精神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