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传统思维的特征探讨

时间:2023-01-04 18:05:03 浏览量:

摘 要:文章论述了中国传统思维的四类典型特征,以探讨传统思维中的具身认知思想,寄希望通过论述。一方面能将传统思维中的积极成分继承下去,另一方面也能为认知科学的发展提供中国式养分。

关键词:传统思维;具身认知;认知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 145(2010)05-0184-02

中国的传统思维是具有中华名族特色的思维形式,将中国的传统思维特点作一个提炼,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以下四类较为典型的思维形式,它们分别是思维的整体性、辩证性、直觉性和类比性。在将这四类思维形式作出阐述的同时,笔者也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核心观点出发,来分析这四类思维特点,将二者作一横向对比,以期将中国传统思维中那些正确、积极、合理的思维形式辨析出来,在弘扬中国传统思维积极面的同时。也能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发展提供中国式养分。

一、传统思维的整体性

传统思维的整体性特征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将天、地、人、社会看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彼此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和社会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关系。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要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受限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更进一步,认识的主体也包融在认识的客体之中,认识的主体状态会对认识的对象产生明显的影响。两者相互作用,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

传统思维的整体性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体现主要存在于“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上下一体”等思想中,把人与天地万物看作是一个整体系统,认为天地系统的秩序结构,就是人的行为道德规范,人的思想、行为与天地秩序相合,并追寻最终实现“天、地、人”宇宙大系统的和谐统一。整体性思维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取得的成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传统思维的辩证性

思维的辩证性是指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及其变化。用对立的观点看事物,在看到事物对立性的同时,更看到其中的统一性,看到其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事物的这种动态的变化,正反应了认识上的动态过程,在这种动态过程中,人类的认识在不断反复中向前发展、在对立中寻求和谐统一。

立足第二代认知科学看待传统思维的这种辩证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与动力系统理论有关的东西。而传统的辩证思维,似乎早就看到了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这种力量的对比,所以提出了“万物负阴而抱阳”、“万物相生相克”等思想,这种展现在事物发展变化上的张力,正是认知张力的体现——事物经过阴阳消长而发展变化,认知也通过张力的改变而向着更高级的认知状态发展。当然,传统的辩证思维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思维,它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已经进入到现代辩证思维阶段。但是对比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动力系统理论,在细微之处,仍然有难以操作化的特点,因为第二代认知科学有“势阱”来形象的刻画其发展变化,但是传统思维没有。

三、传统思维的直觉性

思维的直觉性是指在思维的过程中,不依靠逻辑推理或概念分析,从直观经验中达到对事物本质或整体的认识。它似乎有这样的要求,即将认知主体与认识对象进行主观性融合,以主观精神把握对象的本质或整体。思维的直觉性在对事物整体的认识过程中,无需进行逻辑思考,而在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的时刻,以近乎一种瞬间“顿悟”的形式,在大量的思维内容中,抓住核心本质的东西。当然,这种“顿悟”获得的结果可能很明晰,也可能很模糊,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不管是对整体的把握还是对本质的认识都是缺少逻辑论证的,当要回索它们的渊源时,就会发现很难甚至基本找不到明晰的线索。

从第二代认知科学看传统思维的这种直觉性,其中有两点值得一提。其一是认知科学的情境性特点中的环境表征。在上面我们提到针对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内部表征,第二代认知科学提出了环境表征的概念,以解释一些思维和行为的无意识现象,外部环境表征可以帮助我们节省一部分认知加工的资源,从而直接获得需经思维加工后才能获得的结果。对比传统思维的直觉性,直觉思维的成果来源于直接的感性经验,这类直接的感性经验之所以能对事物达到整体或者本质的认识,或许这类整体或本质本来就蕴藏在外部表征之中。针对思维和行为的无意识,第二代认知科学还提出了语法加工的无意识,这类存在于人类头脑中的无意识自动加工的现象,与思维的直觉性相比,我们在感性层面很容易体验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但若要探析它们的深层次原因,可能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其二,从认知科学的动力系统论来理解思维的直觉性,有一点值得一提的就是,当从直觉上把握到事物的本质或整体时经历的类似“顿悟”的体验过程,这就像认知系统经历了一次能量的跃迁,在吸引子积蓄了足够的能量后,认识发生了一次全新的转变,或者得到了长足的提升。在这里就可以看出认知动力系统的优点了,它不仅能解释有意识的认知转变过程。还能解释无意识的认知转变过程,更能在一种可操作的水平告诉我们,认知为什么会不断发展变化。

四、传统思维的类比性

思维的类比性是指根据某些事物的内部属性存在相似之处。而推导出这些事物在其它方面也可能存在相似的推理方法。这种思维特征在认识世界时反应出的现象,一方面表达了事物间普遍联系的特点,比如古人很早就发现天地万物、人事习俗之间存在某些特殊的联系,尤其是在某些相似的事物之间这种联系更为明显;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事物之间有互相区别的特征,不同的事物根据其本质特征的不同,可以划归到不同的类别,以便于对事物的分类整理。类比思维在传统文化中比较突出的反应如文学中的修辞法一比喻和通感。

五、结语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国传统思维的四点突出特征都或多少都蕴含有具身认知的思想,这是传统思维中比较积极先进的成分,需要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传统思维朴素而朦胧的特点,在思维对象和概念方面缺乏明确的界定,从而很难对思维内容进行具体操作,这一特点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是很不利的。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传统思维中丰富的思维结晶,还有比认知科学走的更远的灵感体验和创新成果,这些思想精华若能与认知科学相结合,必然能引导人类的认知研究走的更深更远。

推荐访问:中国传统 探讨 特征 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