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织系统的大学办学特色形成机制及培育对策研究

时间:2023-01-04 08:15:04 浏览量: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和市场化趋势日益加强的形势下,研究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大学形成办学特色不仅仅是大学工具理性和生存及市场竞争的需要。更是其价值理性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基于大学组织系统特性的分析,提出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既是设计规划与自主演化相互耦合的结果,也是内外互动、战略分析与构建的结果,为此,应从政府、大学以及市场层面等多方面去培育大学特色。

关键词:组织系统;办学特色;和谐管理;培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1)06-0107-06

办学特色是有关“办什么样的学校”以及“怎样办学校”的问题,涉及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等教育核心问题。大学形成办学特色不仅仅是大学工具理性和生存及市场竞争的需要,更是其价值理性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和市场化趋势日益加强的形势下,研究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问题更具紧迫性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组织系统理论的视角来揭示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机理并提出大学特色的培育路径,旨在有效促进我国大学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不断增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一、组织系统:对大学的释读

(一)组织系统理论概述

当前,系统科学与组织理论的交叉融合趋势更加明显,系统科学不断把应用范围延伸到社会组织领域,组织理论也在由单一学科研究向跨学科研究转变,运用系统科学与组织理论对社会组织进行交叉研究成为学术界的最新研究热点。组织系统理论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及当代社会组织变革和实践中,由系统科学与现代组织学交叉衍生出的一套新的理论体系,具有体现自身学科特色的内容框架和方法论体系,具有方法的多样性、思维的独特性和理论的系统性。

组织系统理论以复杂人为基本假设,以复杂组织关系和复杂组织环境为逻辑起点,以组织系统思维为核心和研究主线,以组成社会组织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研究对象,把社会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的巨系统,强调人的主体性和社会组织的目的性,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的综合研究,深入揭示组织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演进规律。组织系统理论强调,组织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的要素按照一定的时间或空间结构或者功能关系而构建起来的,具有特定目标的有机整体。组织要素的分层化、复杂性、非线性等特征决定了组织系统具有层次性、结构性、复杂性等特点;同时,组织也是一个不断与外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组织系统和自组织过程,使得组织向着有序结构方向发展和演进,其中重要的是不确定性、突变和涌现。因此,组织又是一个过程性、演进性的体系,这意味着组织从无序、混沌到有序结构方向演化,或从低有序结构向高有序结构方向演化。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旧结构的瓦解,也有新结构的诞生,组织系统的这种有序状态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在变动中适应的结果。

(二)作为组织系统的大学特征分析

现代社会科学将各种社会组织分为三类:政府机构为第一部门,企业为第二部门,介于两者之间的非营利组织为第三部门。在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各种社会组织都面临着适应或转型的问题。这种适应或转型,往往导致这些社会组织的组织结构、经济结构、运行体制等发生变化,其组织屙陛也常常随之而变化。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始终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并为一定的社会环境所塑造,其需要通过努力竞争来获取稀缺的社会资源并在学校内部进行合理配置,从而得到发展。因此,不应单纯地将大学视为理性的知识组织,它还是需要适应环境的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组织,大学组织同样具备构成组织的基本成分与特性,如组织目标、组织要素(包括人员、制度、技术等)、组织结构(包括流程等)、组织功能、组织权力、组织文化等。除此之外,大学具有特殊的组织特征,比如大学组织的准营利性、利益相关性、复杂性以及模糊性与多样性。

大学系统是社会整体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与政治系统、经济系统、科技系统、文化系统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作为社会子系统的高等教育组织,大学系统有根本区别于其他子系统的特征。伯顿·克拉克在分析政治系统、经济系统、高等教育系统的特性时指出,经济系统是一个权力分散的、变化多端的以及模棱两可的混合体;政治系统是一张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的庞大而模糊的网;而高等教育系统的复杂程度却更加独特,更莫可名状,比政治系统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使高等教育系统曾经比较简单,它也不会回到以前的样子了。我们如今所看到的是一个盘根错节、异乎寻常的体系。”作为复杂性系统,大学系统具有开放性、松散性、矛盾性以及协同性。

二、基于组织系统的大学办学特色形成机制分析

把大学作为一个特殊性组织来考察与研究,并从系统的角度来分析大学这个特殊性组织,是研究大学办学特色的逻辑起点。通过分析大学组织的构成要素与组织特性,发现和总结大学的一般运行规律,既是为界定大学办学特色的相关概念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又是分析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环境的基本维度和思想,更是分析大学办学特色形成过程的基础。

从组织系统角度分析,大学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围绕组织的使命、目标和任务在运行、发展和变革过程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长期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持久稳定的、独特的发展方式;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机理就是指大学组织系统在运行与发展的过程中,影响大学特色形成的各要索、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机理。

(一)和谐耦合: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微观机制

在大学发展的各个时期及各种情境下,需要明确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性的阶段发展主题,比如,大学从计划经济时期发展到市场经济时期、从精英化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阶段,大学的发展格局已发生重大变革,每所大学需要提出各自不同的核心任务。但是,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社会职能,却是每所大学共同的使命与愿景。为实现大学的使命、愿景及各自的战略目标,每所大学也势必需在其组织发展进程中的某个阶段(特定的国内外环境及特定的大学战略意图)中将“形成办学特色”作为其发展主题。

当“形成办学特色”成为一个大学组织的发展主题时,大学组织就应该考虑如何构建及运用相应的机制与手段以保障该主题的有效实现。这个发展主题实现的过程也就是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过程。

根据和谐管理理论处理复杂管理问题的基本方式,在辨识出发展主题以后,紧接着就应该进行策略性思考、程序与步骤思考、文化与人际关系思考以及系统性思考,将和谐主题经由“设计优化的控制机制”、“能动致变的演化机制”以及二者丰富的互动与耦合过程来实现。其中,和谐管理理论中的“谐则”机制在此体现为一种“设计优化的控制机制”,“和则”机制体现为一种“能动致变的演化机制”。“和谐耦合”体

现为这两种机制之间的有机耦合。其中,“设计优化的控制机制”对应的是大学设计规划职能的优化与完善,目的是用“人之计划”的思路来规划与建设大学的办学特色,即所谓的“人造的大学特色”;“能动致变的演化机制”对应的是环境诱导下大学组织系统的自主演化,以期通过“人之行动”的结果使大学办学特色得以形成,即所谓的“增长的大学特色”;两种机制的系统性互动则对应大学的设计规划职能与环境诱导下大学组织系统自主演化的有机整合,这种互动与整合促成完整意义上大学办学特色的最终形成(如图1所示)。

1.设计优化:大学办学特色形成过程的控制机制

在大学组织系统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规律性及经验性较强的要素及关系。或者说,存在若干确定性程度较高、可察可控的组织要素及组织关系,这就为大学领导层对大学组织系统中的要素及关系进行明确的规划与设计提供了必要性与可行性。大学设计规划职能的优化与完善即通过运用“设计优化的控制机制”来完成两方面的内容,以形成预期的大学办学特色:其一,在“建构与制定”的层面上,实现大学组织结构进一步完善化以及各种大学制度条例的进一步合理化;其二,在“实施与保障”的层面上,促进保障大学组织结构合理运行和大学制度条例有效实施的大学管理机制进一步科学化。“设计优化的控制机制”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力图依赖大学领导层的理性设计和特殊权力来实现对“大学人”基本行为过程与行为路径的规范与制约。

系统地分析,大学组织结构、大学制度条例和大学管理机制是环环相扣、彼此推进的关系:大学组织结构的不匹配、欠完备将会导致大学制度条例的不规范、不合理,大学制度条例的规范与合理程度则直接制约了更高层次的大学管理机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反之,处于较高层次的大学管理机制的健全与否,又直接决定了大学组织结构能否合理运行以及大学制度条例能否被有效执行。只有当大学的组织结构、大学制度条例与大学管理机制三者实现有机整合,所谓的“人造的大学特色”才得以形成(如图2所示)。

2.能动致变:大学办学特色形成过程的演化机制

“设计优化的控制机制”运作的结果是带来预期的大学办学特色,这种特色是在严格意义下的“人造的大学特色”。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组织环境越来越表现出“快变”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同时,由于大学领导者认识的有限理性、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大学组织系统中其他成员的复杂性、快变性以及难以预测性,大学组织并非像一部设计优良的机器那样,只要按照预先设计的规则运作就可以将“投入”转化为预期的“产出”。因此。完整意义上的大学办学特色不应仅仅依赖于“人之计划”,而应同时注重“人之行动”的结果,亦即应注重大学组织系统的演化特性以及“大学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寻求“人造的大学特色”基础上对“增长的大学特色”的最大可能的获取。

“能动致变的演化机制”解决的就是环境诱导下管理系统如何进行自主演化的问题。针对“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这一发展主题,“能动致变的演化机制”致力于回答的是为获取“增长的大学特色”,大学组织系统的演化需要接受“大学人”怎样的干预,或者说大学组织系统需要在何种“环境”的诱导下进行自主演化。图3系统地列示了这些必备的“环境”及其内在关联,描述了由这些“环境”所刻画的环境诱导下大学组织的自主演化路径。

对大学组织系统所有成员具有熏陶作用的社会文化特别是大学文化,是大学组织系统演进的“大环境”,而对教师、学生和其他管理人员具有指导作用的个人信仰则是个体决策及个体行为的“小环境”。除了这两类基本环境外,诱导大学组织系统自主演化的环境还包括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激励、竞争、道德、公平、监督和法治等其他的必备环境,而这些环境发挥作用的基础则是大学组织系统所有成员之间的利益相关。只有利益相关,才能促使他们相互信任并产生合作,从而推动大学组织系统的特色发展。图3中的方框所表示的是对形成“增长的大学特色”发挥根本作用的四种基础环境,三个椭圆所表示的则是促进大学组织系统由处于一种基础环境中过渡到处于另一种基础环境中的具有过渡性、推动性作用的辅助环境。

3.和谐耦合:大学办学特色形成过程的双规则机制

对大学组织结构、大学制度条例和大学管理机制的设计与优化带来的是预期的“人造的大学特色”,大学组织系统在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激励与竞争、道德与公平以及监督与法治等环境和氛围下将自动衍生出演化的“增长的大学特色”。完整意义上的大学办学特色是“人造的大学特色”与“增长的大学特色”两者的整合。但是,大学组织系统的有机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实现上述两种特色的形成机制(以下简称“两种机制”)在运作时并不能仅仅是简单的叠加,而应该是围绕发展主题的有机整合。在和谐管理理论中,将上述“有机整合”称为“设计优化的控制机制”与“能动致变的演化机制”围绕和谐主题的互动耦合。

谐则机制(设计优化的控制机制)及和则机制(能动致变的演化机制)选择的恰当性(与特定阶段发展主题的匹配性)对于特定阶段主题的实现仅仅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阶段主题及大学整体发展战略的实现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两种机制的有机耦合一双规则机制。图4对两种机制的互动耦合及完整意义上的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进行了描述。

(二)内外互动: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宏观机制

上文论述了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微观机制问题,提出了大学特色的形成是一个大学(主要是大学领导)设计优化和环境诱导下大学组织的系统自主演化相结合的过程,即“谐则机制”与“和则机制”耦合的过程。这有助于人们从微观上把握大学办学特色,在更大程度上能帮助人们从大学组织系统演化的角度来认识大学办学特色形成机制。

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办学主体,或者说作为高等教育市场的一个竞争主体,从发展与管理的角度来说,每一所大学怎样才能尽快形成办学特色,更需要一种宏观视野和战略眼光。从组织战略管理的角度,本文认为办学特色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科学合理地建构的过程,即办学特色是大学在外部分析与内部分析相结合、大学分类定位与战略规划相结合条件下的办学特色建设的过程。大学是一个复杂特殊的组织系统,任何一所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必须经过三个基础环节:

首先,大学的内外部分析。大学外部分析主要体现为宏观环境与中观环境的分析,其中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和文化环境;中观环境主要指大学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大学内部分析主要体现为对一所大学资源的分析。分析大学的内外部情况主要是力图从战略管理角度分析一所大学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这是学校准确定位的基础与前提。

其次,大学的分类定位。在社会大系统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每一所大学应根据学校的内外部环境分析结果做出正确定位,包括层次定位、类型定位、

区域定位和学科定位,找到学校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再次,大学的特色建设。在合理定位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将办学特色纳入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当中,并为特色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战略指导和组织保障;在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指导下.办学特色的建设主要包括确定办学特色的主要内容、阶段步骤、基本原则等。

三、基于特色形成机制的大学办学特色培育对策分析

(一)大学层面:科学合理定位,加强学科规划建设

办学定位就是在办学理念指导下的学校发展目标设计。确定办学定位的主要依据和基本原则有三点:一是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二是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办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必须符合学校自身的办学实际。基于这种认识,各高校在改革和发展中应坚持用新办学理念来引导思考学校定位,明确体现办学理念、符合自身实际、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办学服务方向和功能要求,做好学校的类型定位、层次与水平定位、服务面向定位以及人才培养定位。

“学科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能力”。同时,学科建设是“实现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和高水平的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基础;是从事高水平N-q=研究和产生创新成果的基地;是造就学术大师与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舞台;是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平台。”因此,要促成大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就必须实施有效的大学学科发展战略。

优势学科是大学发展过程中发挥标志性作用、学校赖以在国内外树立学术声望、处于一流水平的学科,其一般在学科梯队、科研基础和学科条件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尤其是在学科梯队方面具有优势。各高校要发展优势学科,就必须将各种学科资源向优势学科倾斜,特别是在教师、设备和基地等方面。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建设和经费倾斜来保障优秀师资的“请进来”与“走出去”;另一方面,要注重对优势学科基地建设的人力、物力和经费投入。特色学科是指一所大学与其他大学相比,有自身特点和亮点的学科,其具体体现在教师的主攻方向、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培养人才的专长等方面。各高校应结合学校传统优势及社会发展需求,一方面,对于原有的特色学科,要继续给予政策、师资和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培植出新的特色学科。

(二)政府层面:科学制定大学评价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具体而言,应认真落实高校分类指导的政策措施,制定科学的大学评价体系,鼓励不同类型的高校办出特色,营造适合不同类型高校发展的竞争环境。“为促进我国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有必要借鉴国外成功的大学评价指导体系,结合我国国情,研制出台符合中国国情、有助于激励大学特色形成的大学评价系统。同时应注意不可能建立一个统一的大学评估指标体系,政府应关注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建立多层次的评估体系”。同时“不能简单地确定一个统一的模式或统一的标准,应逐步建立一套动态的、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从而形成评价机构、高等学校、学院内部、教师与学生自主评价的体系,形成一套基本的教学设施、教学条件、教学重视程度、教学质量等为主的教育标准评价体系”。

因此,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在结合高校科学分类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建立多类型、分层次的单项评价体系,并抓好单项评估,如重点实验室评估、重点学科评估、重点专业评估、研究生院评估等等,从而使综合评估建立在更加科学、可靠的基础上。在加强社会舆论引导、树立全新观念的同时,应该竭力创造“学术并重、能力本位”的制度环境,特别是创造各种类型与层次的高校平等竞争的制度环境。政府要对学术型与非学术型高校、研究型大学与应用型高校一视同仁,即只要高校在其所属类型和层次上办出了特色和水平,就应该提供大体平等的资源配置和奖励政策。

(三)市场层面:引入产业运作机制与市场机制,增强大学经营观念

在大学适度引入产业运作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一方面能够及时调节高等教育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利用资本市场促进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形成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资源配置规划和大学办学机制,实现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裁判员”角色和高校的“运动员”角色;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大学之间的竞争,使大学成为高等教育市场的主体,形成大学自主办学、自我约束的良好机制,从而达到既规范政府管理行为又规范大学办学行为,并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结构与人才市场需求结构平衡的目的。

高等教育产业运作要求在大学日常运行中适度引入市场机制,增强大学的经营观念。我国大学办学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但教育资源的短缺与学校规模的扩大带来学校管理与运行成本的增加,因此,这里强调的“经营”主要是指大学作为一个办学主体应该具有成本观念、效率观念和效益观念。

参考文献:

[1]侯光明.组织系统科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席酉民,尚玉钒.和谐管理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大中.大学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和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2,(11):2.

[4]陈厚丰冲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227-232.

[5]李名梁.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推荐访问:培育 机制 办学特色 对策研究 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