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问题和当代社会的第四危机

时间:2023-01-01 12:40:04 浏览量:

一、列强争霸、鹿死谁手?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人才,每一个创业的统帅都渴慕人才。但是人才问题的意义在不同时代却大不相同。要认识当代科学人才问题的严重性,就不仅要考察科学史,而且要考察政策史。

古代中国是一个封闭自给的农业社会。科学人才的作用是有限的。近代的欧洲是一个农牧混介经济,对外贸易是经济生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西欧的君主最看重的是商船队,至于人的能动性比封建时代是发挥了,但科学人才的问题并没有受到特别的重视。工业革命以后,欧洲、美国和日本都先后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工业技术的变革得力于科学的研究,技术的掌握要求教育的训练。科学和教育开始成为决定因力的重要因素。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日本开始把输入人才、输入技术视为和输入资金、输入设备同等重要的大事.近些年米,美、苏各国大大认识到了选拔尖子、器重个别杰出科学人才的意义。谁要有强大的工业,谁就要有强大的科学。谁要有强大的科学,谁就要有先进的教育,这已为大家所承认。然而,科学技术的急剧扩张不仪带米了经济的繁荣,而且带米了社会的危机,使人们开始对科学人才问题有了截然不同的认识。二、信息爆炸和人才危机

资本主义此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的相对路后造成的重大社会问题,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尖锐地爍发出来。生态破坏、人口问题、能源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常常称之为当代社会的三大危机。实际上还有个第四危机一人才危机。

人才危機肖先是科学本身迅猛发展的结果。据统计,美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与教育活动有关,肖接从有物质生产的人员比例下降到不足百分之四十。特别在计算机出现以后,新的技术革命不仅改变了生产和生活面貌,而且深刻地影响到科研本身。信息量以指数增长,几乎达到了动员全部人力也难以有效处理的程度。西方把它叫作“信息煤炸”。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研究的大型化综合化,使朴学现划和预测的重要性日益上升,而科学技术成果鉴别和判断的困难也日益加剧。

十九世纪,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开尔芬预见刭经典物理学的“三朵乌云”,德国阜越的数学家希尔伯特则总结了二十三个未解决的著名难题。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他俩最初的预测,但到今天我们还是不得不钦佩他们惊人的远见和洞察力。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在才能上或许更加伟大的一些科学家,在预盲的成功率上却得到了惨重的失败。例如,卢瑟福和爱因斯坦在裂变发现的前夕都根本不愿考虑利用原子能的可能性,尽管恰恰是他们自己的工作为此奠定了最重要的若石。当代卓越的理论物理学家数以百计,但是没有一个人再能保持象牛顿、爱因斯坦那样持久的名声,而月几乎没有一个承大理论不是国际合作的产物,也没有一个科学家再象本世纪初的开尔芬和希尔伯特那样全面地预言今后可能的突破。在白己领域卓有声望的科学家尚不能有把握地断言科学发展的趋势,要不熟悉科学的行政部门米正确地决策就更闲难了。科学作为一个整体进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个人努力所能达到的速度。社会需要成批地、不断地产生杰出人才,才能保持整个科学组织的健金利活力。这就使科技政策上升到决定未来国力的至关雨要的地位。就是说,明确决策的基础,单单放在个别杰出人物的肩,上是远远不够的了,应该建立在科学技术整体的水平之,t。

(二)科研投资和科研机构的急剧膨胀,使朴研效率的提高、科技人员的更新成为日益严重的问

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科学研究只是小范围的活动,居用夫妇是自己动手,卢瑟福手下只有几十个人。而现在一台大加速器需要一、二千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才能运转,夭空实验室计划涉及到一百二十个国家。科学研究具有如此巨大的协作规模,组织问题就成了关键环节。美国许多科学家惊呼科学职业化、军事化,有使科学组织失去活力和独立性的危险,力主改革科技体制。西欧一些国家规定,必须由研究所外聃请科学家来担任所长,限制各科学团体负责人的任期等等,都悬科研体制改革上的一些重大努力,同时还产生了系统工程和管理科学。

(三)科技文献和知识总量的飞跃,对科技教育和人才选拔带来了尖锐的挑战。

科研周期不断缩短,育人周期却不断延长。发电机的发明到应用大约经过了六十年,漱光的应用贝用了二年。而从小学到取得博士学位需要十八年到二十四年,再延长下去,势必把最宝贵的时间都耗费在学习知识上,错过了创遭力最旺盛的时期,遗成科技队伍年龄结构的老化。更重要的是,自动化的进晨造成了重大的社会问题,一方面大量熟练工人被自动机所取代加入失业大军;另一方面,对尖端科学人才的需求远远超过了教育所能提供的限度.老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再也维持不下去了。。

绦上所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大批人才的急需,不合理的社会体制造成大批人才的夭折、浪费,两者之间造成了尖锐的矛盾。在资本主义世界,这个矛盾达到了危机的程度。

三、当代四大危机的共性与个性

生态,人口、能源、人才,当代世界的这四大,危机,都是科学技术发展不协调的产物。工业技术的急剧发展造成了环境污染,却没有注意相应发展净化环境的技术。医学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人口死亡串,却没有及时发展计划生育技术来降低生育率。机械化、自动化节约了人力使能量k消耗猛增,却没有研究好节省能谍和利用储量丰富能源的技术。知识总量的飞跃和科研队伍的膨胀导致信息爆炸的灾难,却没有研究新的教育和组织科学。过去,盲目的乐观主义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无限的,因此人的行为也可以不受限制。现在却发现了新的自然规律的制约。

实际上,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协调,并不都是某些科学技术落后的缘故,不少是由于政府科技政策的错误所引起。例如污染向题、人口问题,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是可以解决的,问题在于矛盾发生以后没有及早引起重视,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措施.认识以后,情况就不同了。七十年代以来,工业化国家的污染和人口问题就有了较大的进步。和生态、能源、人口危机相比较,人才危机有自己不同的特点。

(一)人才问题的研究涉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领域,在科学上更为复杂。生态,能源主要是沙及物质环境和资源,运用传统的自然科学基本上可以解决。人口的控制,因计划生育的技术已过关,也已经不是什么难题。唯有人才问题是研究人的思维活动本身,研究的困难特别大。

(二)人才问题的研究还远没有开展。人们对天体渍化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对生命起源和进化也有了基本的线索,但是对思维的起源和创造的机制基本上还没有了解。人才向题,既是自然科学问题,又是社会科学问题,解决它的科学基础十分獰弱。而人才危机的解决,将不仅引起社会面貌前所未有的剧变,而且也将引起科学本身的划时代的质变。

四、人才问题关系四个现代化的命运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丰富的人力资源,使我国解决科学人才问题具有资本主义国家不可比拟的条件.但也要看到,我国具有悠久封建传统,解决人才问题有其特殊的困难。

(一)设备可以直接由第三代取代第一代,人才培养却必须一代接一代。当前我国缺乏三、四十岁的骨干科技人员,青黄不接的尖锐矛盾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科学人才的培養。

(二)小生产方式和封建传统的巨大障碍。目前我国的科学和技术状况,可以说仪器设备是五十年代的,工作方式是手工作坊时代的,体制结构是小生产方式的。社会改革的任务比自然改造的任务远为艰巨。但是先进的体制必须婴先进的人才能实现,不迅速提高我国的科技文化水平,不发现、重用大批懂得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的人才,体制改革既无法推进,也难以巩固。

(三)巨大的人口就业问题造成的压力,和相对稀缺的科技人才远不能满足现代大工业生产需要的矛盾。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教育问题,随著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造成重大的社会问题,阻碍现代化的脚步。这一点必须有足够的重视。要完成新长征的宏伟目标,就必须使科学走在生产的前面,教育走在科学的前面。能否迅速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是四化能否实现的关键一环。对于人才问题进行广泛而周密的研究,是社会改革得以成功的前提。

五、树立全球观点,别再作茧自缚

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特征是社会问题的全球性。因此社会问题的解决也必须依靠国际的协作,人才、生态、人口、能源危机的解决,尤其如此。

我国解放后在科学、教育和经济上取得了很大成缵,这是必须首先肯定的,但是也走过许多弯路,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无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五十年代开始,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工业生产向自动化发展。中国却在一段时间里猛批大洋全,大搞小土群。六十年代以来,美国和欧洲大叫人才危机,推行教育改革,大力选拔尖了。中国却在大批成名成家。七十年代初当第三世界都巳认识到人口向题、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的紧迫性时,我们却矢口否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需要解决类似的问题。这种闭目塞听、妄自尊大的态度,让中国人民付出了沉重的化价。一九五八年以后,苏联改变策略,积极参加国际科学会议和国际科学组织,放手让苏联科学家进行个人接触,全面向美国、欧洲的科研机构渗透,大力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取得了重大的成功。近二十年米苏联威势的增长促动了西方世界,对我们也转为主要的威胁。而我们自己却由于当时的形势和各种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处于闭关的状态,一些问志中存在着“夜郎自大”的思想,特别是“四人帮”把学习和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当作“洋奴哲学"、“爬行主义”来批,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后果。从整个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来冒,虽然马克思和列宁出生在经济落后的德国和俄国,但曾到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去工作,一开始研究的就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然后据此指导本国的革命实践。他们都对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度重视。我国的周恩来同志也是走遍全球,深明世界,才能胸怀远大,高瞻远啊。我们的同志应多读一些现代史的活资料,多学习一些现代科技知识,虚心研究国外大工业生产的经济规律,从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二千年来,中国闭关自守的封建专制积弊如山,“作茧自缚”四个字是对我们民族悲剧的一个深刻写照。在二十世纪的新潮流中,这个茧是必破无疑的了。我们要现代化,首先就必须研究现代化本身的规律。不仅要研究我国当前面临的迫切的人才问题,也要研究工业化国家将要面临的人才危机,这样才能把握人才培养的长远方向和基本规律,把我们国家的事情办好。

我们必须研究世界和中国各种人才成长的规律,同时,更应该明确地把重点放在研究世界科学人才成长的规律上。历史使我们懂得了,不改革,不搞四个现代化,不足以教中国。要掌握科学,就必须立足我国,面向世界。这是我们的现代化必然成功的基点。

推荐访问:当代 危机 社会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