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文精神是医德建设的治本之策

时间:2022-12-10 16:00:06 浏览量:

[摘 要] 医德医风是近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公众话题。面对医德医风逐步下滑的情况,我们有必要转换思路,研究如何加强对医务工作者人文精神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源头上搞好医德建设。

[关键词] 人文精神 医德医风 对策

医德医风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公众话题,肩负救死扶伤神圣职责的医疗部门成了行业不正之风的重灾区,这方面的问题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同时也得到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种种方法予以纠正,但收效甚微。以往在这个问题上也有不少研究,但多数是就医德谈医德,强调市场经济大潮对医德的影响,以及如何加强管理解决问题等等。而对深层次的原因,即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缺失的情况却很少提及。面对医德医风逐步下滑的情况,我们有必要转换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尤其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观出发,研究如何加强对医务工作者人文精神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使他们得到更多的有关从医所必需的人文知识、人文关怀方面的教育,这是从源头上搞好医德建设的治本之策。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普及,全社会对人文精神认识的不断提高,相信这个问题会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认同。

一、医德医风问题与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缺失的关系

1、当前医德医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医德操守下滑,医生收红包、拿回扣现象屡禁不止;(2)过度医疗,给病人做不必要的大检查、开大处方,以牟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3)因责任心不强而导致的医疗差错事故屡见不鲜;(4)居高临下,对病人态度冷淡、说话生硬、缺乏同情心的情况难以改善;(5)不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隐私权、选择权等问题比较严重。(6)不讲诚信原则,虚假账单屡有出现;(7)医院“见死不救”的现象不但没能得到遏制,反而在各地频频上演;(8)对出现的医疗事故推卸责任,搪塞病人与病人家属。

2、医德医风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这类现象的产生,不仅同管理滞后、法制疏漏相关,而且与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它是人类在认识、发展和完善自身的过程中形成的,并规范、指导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表现为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精神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追求善和美。体现为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尺度,努力去挖掘人自身的本质和人性的力量。二是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作用。

人文精神的主旨是对他人的生命、财产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尊重,是影响人们行为的道德基础,即人们在追求财富之时,要受到体现着人文精神的伦理道德观的支配和约束。诸如讲求诚信和职业道德、遵守契约、遵纪守法、公平竞争、知荣明耻等等。这是一种使经济和社会能够健康向上,充满生机的精神力量,是先进的科技、严格的法制都不能替代的社会精神财富。一个社会的文明状况是与这个社会的人文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文精神越普及,人的思想情操越高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越融洽。滥用公权,损人利己,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等社会丑恶现象就会得到有效制止,社会和谐就能更深入更持久。相反,人文精神的缺失会导致道德失范,人际关系紧张,社会缺乏爱心,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必须看到,在当前我们的社会中,对这种精神财富的重视程度是很不够的。我们的教育,过多地强调成绩、能力、效率和竞争,而忽略了养成教育,以至于不少社会成员在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方面的知识十分贫乏。许多人“经世致用”的本事不错,专业知识也很好,但却缺乏对国家、社会、单位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缺乏对社会和他人的爱心,为人处世以利益为重,以出人头地为荣,缺乏道德的约束,缺乏奉献与牺牲的高尚情怀。人文精神的缺失反映在经济生活中,就会助长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有权不用过期作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不良思想和行为方式,只崇拜权势,蔑视法律和规则,甚至利用职务便利,破坏职业规则,去实现一己之利,使得许多行业面临职业道德的危机。为人诟病的医德就是其中突出的例子。

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道德品质。它受整个社会道德思想体系的制约和规定,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职业特点。医德调节着医疗实践和医学科学活动中人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医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它主要依靠社会的舆论、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实现。1988年12月15日卫生部发布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规定,医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如下:(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2)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上述道德规范,非常高尚,也非常全面,可惜在现实生活中,从业者的行为与这些规范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面对存在的医德医风问题,不少研究者总是把它与市场经济联系起来,在论述原因时总是强调市场经济的影响,把医院看作纯粹的经营实体,似乎搞市场经济就一定会导致道德沦陷,而没有看到有很多问题,如因责任心不强而导致医疗差错事故,对病人的痛苦缺乏同情心,态度冷漠,不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隐私权、选择权等,与市场经济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在论述对策时则多是在加强管理控制上着手,而对更基础的工作,即在医务界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却少有论及。我认为把医德问题完全归咎于金钱诱惑的观点是片面的,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我国医疗行业的顽症,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却不存在呢?其实市场经济才是真正的法制经济,诚信经济,人们的行为除了受到健全的法律制度的约束外,还受到来自内心的伦理道德的约束,是被植根于心中的仁爱、良心、责任、信义等美好情操所驱使的。我认为,医德医风的深层次问题,就是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目前我们的医学教育缺乏责任、态度、价值、方法、情感等人文内涵,导致医务工作者对医学以外的社会伦理、文化素养、职业精神等做人要务缺乏应有的知识和重视。而医学是与生命打交道的职业,恰恰对人文精神的要求比其他行业更为突出,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精神越丰富,境界越高,医德建设就越有成效。卫生部发布的医德规范,提到了爱心,尊重,文明,守法,协作,进取等等,就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体现了医务人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如果缺乏上述美好情操,医德医风肯定会出问题。可见,医德建设,人文精神是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医德建设就会失去源头活水,内涵不深,内容空泛,也难以落到实处。要搞好医德建设,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治“本”之策。

二、将人文精神培养与医德建设结合起来的措施

第一,要帮助医务人员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医学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医护人员更懂得尊重、爱护生命,要有“救死扶伤”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职业道德。在这方面,我们有宝贵的历史遗产值得继承。中国古代医德,十分强调施药扶危,留下了“苍生大医”、“大医精诚”、“医乃仁术”、“一心赴救”等脍炙人口,千古流芳的名言,要求医生成为仁爱之士,“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凡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传统医德,十分注重医生的责任与态度,提出应处处从病人出发,一丝不苟,对病人认真负责,“凡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把病人的痛苦看作自己的痛苦,观察病情,努力做到“丝毫无失”。古代医德还很好地把握了义利关系,要求医生要“心存仁义”,把救治病人看作“医家分内事也”。并指出“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凸显了医生“仁爱救人”,“博施济众”,不重钱财的道德情操。

古代西方医学也强调治病救人,《希波克拉底誓言》指出:“严禁对病人的一切毒害和妄为”,“胸怀纯洁和圣洁以度日和操业”,“维护病人的利益,戒绝随心所欲的行为和贿赂”,唯一目的就是为病家谋幸福。

上述观念,散发着人性的光辉,直至今天,仍然是医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医务人员有组织、有计划地施以系统的医德影响,培养医务人员高尚的医德品质,树立社会主义医德新风,全心全意地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

在医患关系上,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视病人如亲人,竭尽全力救治病人,为病人解除病痛,不能将病人拒之门外,对突发疾病的患者要先行救治再考虑经济利益;要树立“病人至上”的观念,推己及人,处处为患者着想,比如,慎开大处方,不搞过度医疗,廉价药能达到效果就不开高价药,能回家治疗就不让患者住院,一个疗程即可康复绝不拖到两个疗程;要尽力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在言语、行为和举止上,讲究文明礼貌,做到态度和蔼、耐心细致,尽量使用敬语,不得呵斥嘲讽病人;要平等待人,对待病员一视同仁,尊重病人人格,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隐私权、选择权,自觉限制医生对患者的干涉权,改变医生在医疗工作中“居高临下”、“唯我独尊”的一言堂作风,建立平等的医患关系;要坚持廉洁行医的原则,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牟取不正当利益。

在医务人员与社会的关系上,要加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遵守职业道德,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医疗技术;要热心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积极为公众提供卫生保健知识服务。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人命关天,正因为生命无价,所以医德是最能体现人性品德的,这也使它成为各种社会道德中最崇高最核心的部分。由于医德处于人类精神的最深处,即使是法律法规也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所以,要坚守医德,没有救死扶伤的天使情怀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帮助医护人员更新观念,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换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并相应掌握与此有关的人文社科知识。

很多人包括医务界人士,都认为医学是自然科学,因为医学里面有许多物理的化学的细胞组织的知识。其实,医学本质上是社会科学,现代医学由于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介入,已经成为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高层次科学文化现象。人是劳动的产物,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有思想有语言,是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的活生生的人。劳动在创造人的同时,也创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而形成了人类社会。因为人是社会的人,所以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就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影响我们的精神和情绪,并成为疾病的诱因之一。我国古代这方面的成语和故事就有很多,如“杯弓蛇影”,“杜丽娘伤春亡身”等。所以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六淫外感”和“七情内伤”有关,指出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心理活动异常在疾病发生中的综合作用,是有道理的。

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把人只看成个体生物,在病因学上,只看到一种病原生物引起一种传染病,一种细胞病变引起一种疾病,一种基因决定一种状态,只要求医务人员以物理学、化学分析的手段,来研究人体的运动和疾病的本质;在治疗上,则注重用药品或手术来解除肉体病痛,修复创伤器官。而对人的精神、心理对身体的影响则很少关注。生物医学模式发展至今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已能把人体解剖到分子水平,利用基因进行诊断与治疗,器官移植与克隆技术日臻成熟。但是,近年来疾病谱发生的变化,使人们看到,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情绪紧张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等社会环境心理因素,成为诱发疾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许多成功人士,也陷于检查不出毛病但又感到身体很不舒服的“亚健康”状态。而对这些问题,生物医学模式难掩捉襟见肘的窘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应运而生。它将医务人员对病人的生理治疗扩大到心理治疗。强调病人是身心合一的整体,疾病和精神有互动的关系,不能只单纯重视病人的疾病,还应考虑病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因素;不能只重视药物或手术的作用,还应注意病人心理疾病的诊治;不能单纯依赖医疗技术提高医疗质量,还要在照顾病人的过程中利用良好的沟通能力,尊重病人的意愿,以专业知识帮助病人做出最好的抉择,为病人争取最大的权益,符合公正及善行的原则等。为此,必须整合生物医学、医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来制定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的全面方案。

在这样的医学模式面前,我们的医务人员必须补充大量的人文社科知识以满足职业需要。例如,医学与哲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方法论指导,中国古代医学与古代哲学,联系非常紧密,有“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之说,像“阴阳五行”、“天人合一”、“辨证施治”等,既是哲学概念,也是医学术语。时至今日,由于致病因素的多样性,致病因子、药物与人体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临床表现的非典型性,在疾病的诊断认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糊性,增加了正确判断疾病的难度,此时运用哲学原理进行辩证思维就显得十分重要。针对同一疾病的不同症状,可以运用对立统一规律,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入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产生不同症状的原因。有的疾病会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这就需要运用现象与本质的原理去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排除假象的干扰,加深对疾病本质的认识。

此外,还有许多与医学相关问题的解决也要依靠社会科学的帮助,如环境污染滋生疾病、竞争激烈导致心理疾病、人口膨胀与计划生育、贫困饥饿与营养不良、吸毒嫖娼与性病传播,特别是艾滋病的全球蔓延等,这些都超出了医学自身的负载,必须求助于政府部门行政干预,专家学者的辅导帮助,法律和经济的制裁,道德伦理与新闻舆论的谴责,才能加以遏制和解决。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医学自身难以解决的,就是医学伦理问题。医学科学的发展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如不加选择和控制的话也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负面影响。如基因诊断技术可预测早期胎儿性别,但由此可能导致性比例失调。克隆技术如果运用于人类,将会给这个社会造成严重的道德、伦理混乱。因此,医学科学的发展既受人文社会科学的支持又受其制约。唯有这样,医学才能沿着健康方向发展。上面提到的各方面知识,都是当今医务人员应该具备和需要补充的,否则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难以推行。

第三,医德建设要靠长期的自我陶冶、自我锻炼,特别是现在许多医疗和科研问题都与社会伦理道德相联系,医护人员一定要掌握医学伦理道德的知识,以此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伦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问题的一门学问。医学和其他科学技术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本身就含有伦理因素,医学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都体现了伦理价值和道德追求。医学伦理学是医学及其相关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联系的纽带。如果说“人文精神”是医学伦理的基础;那么医学伦理学就是人文精神的极致发挥。医务人员的每一项医学活动,都处在医学伦理学的关注之下,其目的在于理性地分析和探讨医疗行为是否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医疗行为和医患关系。例如:堕胎、安乐死、干细胞研究、克隆人等,都必须接受医学伦理学的检验,否则就无法付诸实施。所以,凡从医者,必须学好医学伦理学知识,才能在医学科研与医疗实践中采取符合医学伦理学原则的正确举动。

例如在医学研究中,有一个“知情同意”原则,是指有行为能力的受试者在充分知晓与医学科学研究有关的信息并充分理解这些信息后,在没有任何外力胁迫或诱导下,自由自愿地做出参与或不参与研究的权利。在这里首先要强调的是病人的知情权和决定权。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些临床医生对医学伦理学知识的贫乏,过于看重研究本身,急于得到研究成果,从而造成了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忽略。本来,在使用受试者之前,医生必须将有关研究的信息告诉受试者,这些信息包括:研究的内容;受试者的义务、责任和权益;研究的安全性以及风险;补偿和赔偿;医疗监护或救护的设施和措施以及保密等。让受试者能够对信息有一个充分了解,并在自愿的前提下做出决定。但在临床研究中,有的研究者为了研究的顺利开展,不履行告知义务,有的在进行药物临床试验时,夸大试验药物的疗效,有的为了节省经费,不顾受试者的健康和生命的权益,减少对受试者健康监护的项目,有的在出了问题时推诿搪塞。这些都是有悖于医学伦理的。

还有,器官移植是现代临床医学科学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器官移植本身因为有重大的科学利益,因此对从事该手术的医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同时,能否开展器官移植手术也是医院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因此也成为医院领导者优先发展的一个项目。对病人来说,器官移植手术是一面双刃剑,花费巨资进行的手术,成功了可以治好他的严重疾病或延长生命,但失败了则会落得人财两空。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器官移植的规章制度,缺乏这方面的制约措施,使器官移植呈现出无序发展的态势,一些医疗机构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盲目进行器官移植手术,造成了争抢供体器官和病人的混乱状况,有些医院和医生,为了得到移植用的器官,甚至采用了违法的手段。有些医生缺乏伦理观念,让病人在一知半解的情形下,盲目接受手术,术后却因为缺乏维持费用,而陷入骑虎难下的境地。

上述情况的出现固然与从业者的功利心有关,一定程度上也与他们不懂“规矩”是分不开的。目前我们的医务人员没有或者很少接受过医学伦理的学习和训练,不懂或不能够从医学伦理的角度思考和处理有关医疗和科研中的伦理问题。因此加强医学伦理知识的培训,使从业者知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让他们能够自觉执行符合伦理原则的规范要求,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医德建设既要自我教育也要借助外界约束,采取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的办法,培养医生真善美的情怀。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变化都要靠内因和外因两个因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医德医风修养也是如此,在这里,内因就是内心陶冶,即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完善。通过个人的自觉行动,加强学习,改造思想,提升道德修养和思想情操。这是变化的根据,没有这方面的努力,要进行医德医风修养就是一句空话。在肯定内因的同时,也要看到外因的作用,虽然决定的因素是自我,但并不是只有自我就可以修养成功的,还必须通过外界的约束来帮助我们选择正确的行为。就是对个人或集体的医疗行为做出是否符合医德以及医德水平高低的判断。医德评价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社会舆论力量,它会对医务人员的职业行为发生积极影响。医德评价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医疗质量、便民措施、合理收费、患者权益的维护情况,检查是否存在索要红包、开单提成以及药品回收状况等。由于医患是一对矛盾关系,医德医风的最终评判权是广大患者,所以要特别重视来自患者的监督。目前许多医院已实行了多项公开制度,如上岗人员必须佩戴附有本人照片、姓名或编号、科室、职称或职务等内容的胸卡;公开张贴医务人员的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公开主要检查、治疗、手术、住院的收费项目及标准;公开常用药品价格和自费药品品种;对出院病人出具其费用结算凭证等。这些做法尊重了患者的知情权,有利于患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对违反医德的行为起到警示遏止的作用。患者对医务人员医德的评价,要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在医务人员的评优、评先、聘任、升职中占有相当的权重。促使医务人员时刻注意自己的医德表现。

外界约束还包括各级卫生行政机关,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等,他们可以在听取患者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对医德行为给出指导性的意见,以奖励先进,批评落后,弘扬正气,惩治腐败。对一些屡禁不止的问题,要做出硬性规定,成为制度,用制度管人才会更有效。只要能做到内心陶冶与外界约束双管齐下,内外兼修,医德医风的提高是可以预期的。○

责任编辑 晏蔚青

推荐访问:医德 治本 之策 人文精神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