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交互式授课”教学模式的学业评价模式

时间:2022-11-30 18:15:07 浏览量:

【摘要】学业评价不应该只是关注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更需要努力发现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潜能,并帮助其发展;不应该只是给学生排名,而应该尽力发挥评价的教育和促进功能。作者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例,论述了“师生交互式授课”教学模式中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业评价体系,探索了该学业评价模式在工科院校进行生物化学教学的经验与总结。

【关键词】师生交互式授课;生物化学;学业评价

学业评价是指以教育教学目标为导向,通过收集学生的学业信息,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处理,对学生的学业变化进行评价和价值判断的过程。目前高校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如评价方式单一、评价主体单一、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略过程性评价等。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全新的“师生交互式授课”教学模式,让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转变为“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讲老师听,师生交互式授课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体现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同时师生互教互学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此新型的教育模式下,如何通过通过建立一个动态评价体系,将其各阶段、各方面成绩及时记录,使教师能以此了解学生知、行、情、意各方面的即时状况与长期发展走向,获得准确教学反馈信息,便于因材施教和调整教改举措;还能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使学生认识自己智能的优劣,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弥补自己的劣势,发展自己的优势。因此,该学业评价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还能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作者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例,论述了“师生交互式授课”教学模式中的学业评价方式,探索了该模式在工科院校进行生物化学教学的经验与总结。

1.现行高校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存在的弊端

1.1受应试教育惯性思维的影响,目前高校流行的学业评价被期末考试成绩取代,学生学业完全以分数高低来评价,同时考试分数也几乎是学生评奖评优的唯一依据,导致学生对“高分”强烈追求、对“名次”过分关注。最终,以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更是学生评奖评优的唯一依据。

1.2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多元化。通常采用期末考试或者是期中加期末考试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业,且往往是采用闭卷的形式,十分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程度,忽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察。因此,考试作为唯一的学业评价手段显得过于单一化。

1.3评价主体单一,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当前大学生学业评价的主体往往是教师,学生仅作为评价客体被动地参与评价过程,学生的自主和能动意识受到很大限制,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从大学生的一天时间分配看,仅有5~6小时参与教师课堂授课,其他时间是在和非教师人群接触,这些时间通过合理的引导和利用,产生的学习价值有可能比课堂价值要高,若仅以教师作为对学生学业的唯一评价主体则过于单一。

1.4侧重终结性评价,忽略过程性评价。当前的学业评价体系基本上是“一考定终身”,强化了一次性考试的作用,容易造成学生忽视平日学习过程,重视考前两周的突击学习,学生中流传“平时使劲玩考前拼命学”的口号,极大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鉴于以上对应试教育环境下学业评价的种种弊端,作者尝试构建一种新的多元化的学业评价体系。

2 构建多元化生物化学学业评价体系

在考核方式上,突破以前单一的考核评价模式,采用综合评价,即平时成绩(50%)+期末(50%),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注重对学生学习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1 在学习之初建立兴趣学习小组,创建专题作业

教师首先要在开学第一节课上,即绪论部分,简明扼要的介绍每一章节的知识轮廓,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并以此辨认出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按照兴趣不同进行分组,组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给自己的学习小组起名,如“降魔组”、“爱因斯坦组”等,以“就近相邻”为原则,要求相同小组学生坐在同一排,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将自己小组的名称放在相对醒目的位置,便于教师点名和计算平时成绩。并对人数相差悬殊的小组成员进行调整,最终每组的人数相差不能太大,据此因材施教,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

利用创建专题作业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来改善形成性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自行命定专题作业,也可由相关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讨论后进行自行选定。选定了学习专题,小组同学就要搜索相关资料,制作ppt,在经小组同学讨论后基本无误后,就完成情况咨询教师。经过教师和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之后,应根据讨论后的建议,完善和修正ppt。经过数次这样的讨论和修正后,交由善于演讲的同学在班上为大家作报告。学习小组的同学,应准备大量资料应对其他同学的质疑和询问。听报告的同学,应集中精力听报告,并将问题记录后准备在报告结束后进行提问和讨论。这些表现均在平时成绩中得到体现。

它的诸多优势显而易见,既可以激励学生设计问题、复习并修改已经完成的作业,鼓励了同学之间的合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全力以赴,充分作出自己的贡献,发现自己擅长的领域并发挥自己的作用,也能够让学生产生一种深入的参与意识,进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实践操作的动机。由此,学生一方面可以展示出他们是否真正深刻地理解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自身日后在社会中的工作奠定基础。

在构建发展性学业评价观时,我们可将专题作业形式的研究性学习全面融入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中,建立全新的评价模式与蓝图。

2.2 平时成绩的构成(占总分的50%)

注:平时按百分制计分,期末时按50%换算。

其中,考勤占20%,平时作业成绩为20%,平时课堂综合表现成绩为60%。

2.2.1 通过平均法计算考勤成绩。

2.2.2 平时作业成绩评定方法如下表所示。

作业完成情况

得分

优良

100分(作业满分)

良好

80分

一般

60分

较差者

酌情扣分

未按时完成

最高得分不超过70分

不交作业

0分

最后通过平均法来计算平时作业成绩。

2.2.3平时课堂综合表现成绩按小组整体学风情况给予基础分数。

学风等级

等级说明

(所有同学)基础分

A等

出勤率95%以上,无迟到早退现象。绝大多数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做笔记,课堂纪律好,课堂气氛活跃。

90

B等

出勤率90%以上,无迟到早退现象。大多数同学认真听讲,积极做笔记,课堂纪律良好。

85

C等

出勤率85%以上,个别迟到早退现象。大多数同学认真听讲,积极做笔记,课堂纪律良好。

80

D等

出勤率80%以上,个别迟到早退现象。大多数同学认真听讲,课堂纪律良好。

75

E等

出勤率75%以上,少数(5个以内)迟到早退现象。多数同学认真听讲,课堂纪律良好

70

(下转第6页)

(上接第5页)

备注:如果小组学风未达到E等,基础分按个人出勤率换算出勤率100%+70,出勤率90%以上+65,出勤率80%以上+60,出勤率70%以上+50,出勤率70%以下的同学没有基础分

2.2.4平时成绩加分减分参照标准

加分标准:在课堂作报告一次,+10分;在课堂上提出有意义的问题,+10分;能够回答同学问题的,+10分;能够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补充有关知识的,+10分;根据所学知识,提出创造性的科研课题设想,+10分;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或者解释生产生活实际的,+10分;学生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提出宝贵的教学改进建议,+10分;其余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讲课的种种表现,视情况加分,满分为止。

减分标准:上课不带教材和有关资料,-10分;上课睡觉、玩手机,-10分;上课讲话,干扰课堂秩序,-10分;上课不报告自行出去接打电话、去洗手间,-10分;或者其他不利于课堂教学的行为,依据其性质进行不同程度的扣分,扣完为止。

2.3期末考试成绩

该成绩按卷面进行评分,然后将所得成绩按总成绩的50%进行评分。

本教学模式大胆突破“试卷+作业+考勤”的常规考核模式,改为综合评价机制。详见以上规则。

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有特殊天赋的学生进行“特赦免考”,让其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其感兴趣的领域做出更多的创新和贡献。这对年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种极大地保护和鼓励,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编号为2012171),课题名称为“师生交互式授课”教学模式在化学类课程教学中的创新改革与实践研究。

推荐访问:授课 教学模式 师生 学业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