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病人在中医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时间:2022-11-06 18:15:27 浏览量:

【摘 要】标准化病人引入我国已经多年,许多院校及医院都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本文主要对近几年来关于标准化病人在中医教学和临床中的应用加以概括,以期从中获得标准化病人今后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的开展研究。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中医教学;应用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又称模拟病人或病人指导者,是指经过系统培训的非医学相关工作的正常人,标准化病人能发挥扮演病人、充当评估者和教学指导者三种功能。

自1993年我国将标准化病人引入医学教育工作以来,已经有很多学校和医院将标准化病人应用到教学实践之中,在报道出来的院校中不乏名校名院,比如华西医科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等。在中医院校之中,也逐步开展了相关工作,比如:湖南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院校都有关于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方面的研究报道。这些研究大概可以从教学、考核及人文培养三大方面加以归类。

1标准化病人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标准化病人开始进入教学领域以来,得到全球众多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研究,国内关于标准化病人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与思考也有很多。在中、西医的临床学科及护理的各学科的教学中,都已有将标准化病人引入教学的报道,有些已经细化到具体病证,也有医技类专业引入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标准化病人对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推动作用初显。冯梅、程洁、邵锦霞等的教学实践研究结果都显示,应用标准化病人开展临床各学科的教学,实验组的学生从课堂氛围、学习的积极性、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论和实操考核成绩等方面相较对照组的学生都有显著提高和改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一些技能性很强的知识点的学习上,比如问诊能力、检体诊断等方面,应用标准化病人教学的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尤为满意,成绩方面提高的更加突出。

利用标准化病人开展临床教学时,每组学生的人数越少,教学效果越好,一般以3-5人为佳,最多不超过10人。因为,一组学生越少,越利于标准化病人和专业教师随时反馈指导学生,既可以增加每位学生与标准化病人的接触时间,也有利于标准化病人保持情绪状态的稳定,提供高质量且重复恒定的表演,以保证教学效果。

但是标准化病人的应用也有局限,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及知识点都适合使用标准化病人教学,一位标准化病人也不适合模拟所有系统的疾病。究其原因,一是标准化病人的培训难度较大、培养出的数量有限、使用的稳定性不足;二是标准化病人的精力有限,长期、连续的重复表演容易引发标准化病人的疲乏,失去稳定的信息提供状态及评价能力。

2标准化病人在技能测试中的应用现状

标准化病人既是病人又是评估者和指导者,既可以用来评估医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相关的技能,也可以用来指导学生改进不足,并对学生本次考核中的表现加以评价。在对学生的考核方法里,标准化病人的评价与传统的笔试相比客观性要高一些并且能全面考评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而不是仅限于理论知识。

客观结构式临床技能考试(OSCE)是目前国内主流的临床技能测试的方法,可以客观的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将OSCE与标准化病人结合起来,由标准化病人提供统一稳定的考评病例及标准化评分,将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且稳定的考评体系,对学生临床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好处。

3标准化病人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应用现状

在现今医患关系高度紧张的医疗环境中,年轻医生与患者之间能否更好地沟通显得尤为重要。现行的医学教育体系中,对人文精神和沟通能力方面没有有效、公正的量化指标的评价体系,使学生在长期专业学习后,对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的培养缺乏认识。在教学中引入标准化病人,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人文的重要性,并提前训练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有效地减少未来可能出现的医患纠纷。将标准化病人引入考核体系,形成以标准化病人为核心的OSCE,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和人际沟通技巧。

4标准化病人的研究趋势

标准化病人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深度也不断增加,并且已经涉足到更多的医学、医技类专业。标准化病人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临床技能、临床意识、临床应变能力等,但标准化病人毕竟是正常人,只能将真正患者的一些症状表演出来,体征方面则无法表演,比如中医四诊里的舌像、脉像等,这些部分必须通过其它途径告诉学生,而且真正患者的心情,作为正常人的标准化病人是无法完全理解、表演到位的。所以,标准化病人并不是真正的患者,并不能完全代替临床见习和实习,在学生真正进入临床工作之前,还是要接触一下真正的患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客观评价标准化病人的作用,不能一味地依靠标准化病人教学。

在标准化病人的来源和选择方面,不同的院校也有不同的意见。在报道出来的研究中,医学类专业教师、医学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充当标准化病人的情况较多,真正使用非医学专业的健康人来充当标准化病人的比例较低。但是,就标准化病人的应用初衷来讲,没有医学背景的人,更能站在真正患者的立场上思考和表演,不易受到专业思路的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培养更多的非医学专业的健康人来充当标准化病人。

在标准化病人的培训方面,国内也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方案,各个院校有各自的特色,有些方案只适用于本校,无法推广应用,这也是需要继续研究的方面。

在未来,标准化病人队伍的培养将是影响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教学中推广的关键,拥有一大批稳定的、高质量的标准化病人将对医学教育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BouletJR,MckinleyDW,WhelanGP,etal.Quality assurance methods for performance 2 based assessments[J].Adv Health SciEduc Theory Pract,2003,8(1):27-47.

[2]冯梅,王晓戎,储成志,等.标准化病人在中医临床课程教学和技能考核中的应用.宜春学院学报,2013.35(3):157-159.

[3]程洁,穆艳云,金宏柱,等.“标准化病人”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评价分析.江苏中医药,2012.44(8):63-64.

[4]邵锦霞,晁晶,刘颖,等.教师扮演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问诊教学中的应用.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3):75-76.

[5]吴丽萍,吴凡,陈晓勤,等.从教师视角再审视标准化病人的教学作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4):9-10.

[6]韩素静,苏励,顾耘.模拟诊疗结合标准经病人在中医内科购买中的应用初探.教育教学论坛,2014.(36):151-152.

[7]刘密,常小荣,杨茜芸,等.标准化病人及OSCE考试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北京中医药,2012.31(12):949-950.

[8]段宝华,梅文翰,陆斌杰,等.标准化病人评价医学生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的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97-98.

注:本文系河南省卫生教育改革项目,项目编号:Wjlxl13093。

推荐访问:标准化 临床 病人 中医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