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索

时间:2022-10-30 21:26:31 浏览量:

【摘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和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理念;营造和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和谐 科学发展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b)-0025-02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高校作为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掌握先进文化的特殊领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命线,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结合自身多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和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理念;营造和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1 树立和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理念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这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前提。只有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感染力、吸收力、说服力实效性。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人获得和谐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课堂。首先,高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把促进学生成长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的现代化,高校要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动力主体、权益主体、发展主体,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高水平的服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总体能力的增强。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成才成长为中心,不断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积极推进主体性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的中心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换,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欣赏学生、鼓励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营造和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

努力营造和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包括和谐校园的文化熏陶,和谐课堂的氛围激励,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学校、家庭、社会相一致的育人环境,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提供有力保障。

2.1 创建和谐校园

优良的校园育人环境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和谐校园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很重要的熏陶作用,优良的学风、教风、校风能够对学生产生持久的启迪和感化作用,在校内形成积极健康向上和谐的舆论氛围,引领价值取向,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和格调。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和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开展暑期社会调查和“三下乡”活动, 使学生在深入基层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中增长见识和才干。

2.2 创建和谐课堂

和谐的课堂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保证。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来营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关怀学生的需要,关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怀学生的个性发展等;要设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双向互动沟通,使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和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对于不同的观点,师生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教师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2.3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首先,高校要牢固树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人人有责的思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政工干部的任务,辅导员、兼职班主任、专任教师等都是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的重要成员,全校师生员工都要做好育人工作。在全校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浓厚氛围。高校要不断改善育人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在软环境方面,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管理环境,师德环境和艺术环境;在硬环境方面,从育人的角度来思考其对学生的性格、品德、习性、行为产生教化改良的作用。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奉献精神,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加强学习,掌握马列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增加信息量,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授课魅力。各专业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开发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的各个方面。

2.4 学校、家庭、社会相一致的育人氛围

学校和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共同确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的育人理念。学校与家庭教育和谐互动。寻求学校与家庭在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方法和谐统一的支撑点,以及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建立家校联系的长效机制,切实发挥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并使之与学校教育和谐统一起来,以发挥教育合力作用。学校与社会建立互动和谐机制。学校要着力化解社会对学校教育效果抵消的状况,实现学校内部教育管理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增强学校与社会的互动,最大限度地在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中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使学校教育的思想、内容等与社会和谐统一起来。

3 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包括灵活互动的教学方式、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及第二课堂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管理评价科学化等教学体系,这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也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3.1 灵活互动的教学方式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把课上活,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采用专题式讲授、双向交流、团队备课、轮换授课、课堂提问、讨论、辩论、演讲、案例分析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寓教于理、寓教于趣、寓教于情、寓教于例。多用通俗易懂的语 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2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联系学生的思想和当今国内外形势,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实质性的效果。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当今时代实际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需要有机地统一起来,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成长规律及变化趋势,从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和迫切需要理解和解答的思想政治问题入手;要有的放矢,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占用现实材料去进行循循善诱的据理说明,讲好重点、讲透难点;要始终站在当代社会的前沿,以中国的现实问题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正视大学生对社会事物,尤其是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被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积极加强正面引导。

3.3 加强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环节

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组成部分。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使大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与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新的领悟,有利于知与行的统一。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的的重要补充.高校要紧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关内容,组织广大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活动。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建立各种理论学习社团、“双学小组”,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党团和社团组织等,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空间,为大学生健康成才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舞台和空间,增强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功能。

3.4 教学手段现代化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包罗按课程体系研制的课件、 影音资料、图片资料、测试系统和题库、参考文献、教学案例、理论前沿、热点难点问题解析等内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转变为集文字、数据、 图表、声音、画面和颜色为一体的生动视觉形象, 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感染力。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开放的学习环境,建立教学互动网站,把课堂延伸到网上,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加灵活、有效和充满吸引力。

3.5 教学评价科学化

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机制,正确评价高校、教师和学生的相关业绩。

首先,上级主管部门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作为对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作为评价和衡量学校及领导班子工作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党的建设、教育教学以及领导班子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学校要健全校级领导体制,设立由主管领导负责、各德育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的德育工作委员会,具体规划和组织实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工作。其次,教学管理部门应研究和制订能全面客观反映思想政治课教学水平的评价指标,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授课形式、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等指标和能体现教师教学风格、教学改革创新等的指标,评价方式应采取教学管理部门考核、学生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再次,要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科学的学生成绩考核评价机制,实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学生习题作业、案例讨论、案例分析报告、调查报告、学习心得、观后感等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查,以及学生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考核和评价,考查要广泛听取班主任、辅导员、实训基地指导教师、学生干部和民意测验的意见,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工作态度、责任心、使命感、竞争意识、行为道德规范等都作为考核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永章,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年第1期.

[2] 刘小新,大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3] 刘河元大课堂背景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分析.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

[4] 孙若梅.关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教学研究,2008年第1期.

[5] 冯仰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析.平原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6] 朱吉平.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课堂—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滨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推荐访问:政治理论 和谐社会 实效性 课教学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