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洞明,纵深论述

时间:2023-01-15 09:30:04 浏览量:

高考作文,考查学生什么能力?一言以蔽之:洞明世事。“洞明”是我在教学中一直强调的写作的着力点。不管是“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 (2015年全国高考甲乙卷的作文题目),还是旧材料作文(2014以前的题型),唯有做到“洞明”,在写作中不断地进行自我思维的质疑反驳、推论分析,在所给材料的规定“世事”背景中(或者根据材料的所提炼的立意),不断的剖析问题本质,不断将问题任务向纵深思考,在“思考与批判”中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形成条理,有序表达出来。渐渐地在写作中养成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深入思考,揭示本质,举一反三,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在当前,学生写议论文普遍存在情况是议论“流不出多少思维量,更谈不上思维流量的质量。而要让流量与质量得到提高,就必须让论证走向深化。”[1]深化即为洞明,这就是在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我的一点收获。

《2016年考试大纲》考试内容中对作文考试的要求有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在发展等级中第一点就是要做到“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这是考查学生思辨能力的一个体现,“符合《实施意见》中对‘考查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要求,也是高考作文未来发展中研究的重要内容。”[2]独立思考是基本的能力要求,“深刻”则是要求思考首先要有既定的方向,其次要对所思考的任务或问题有纵深的理解,在走向纵深理解过程中深入本质,抓住“质”才能避免写作的空洞与肤浅,才能有更加深远广阔的提升。

在作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写出有思想的作品,是我们教写议论文的重中之重。思想的深刻性建立在质疑与批判的基础之上:既要明确所论的問题,集中在一个点上发力,又要树立追问意识,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眼前到长远,引导学生不断的追问,让学生在追问中展拓思路,在思想火花的摩擦中发现一处处胜景。通过追问捕捉思想流向,才能将论述的问题看得通透洞明。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构想的学说并不是教育,教育是用自己的办法让街上的人自己产生思考和思想。议论文写作亦然,“用自己的办法让街上的人自己产生思考和思想”,用问题引导出学生的思考和思想,将论述引向纵深,我们将能收获深刻。

纵深论述,洞明世事。需要认知过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这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写作过程中明确写作的任务或议题,围绕当前任务或议题,让学生由浅到深地发问,以探问或者反驳的方式来接近论题,远近高低正看侧看地将论题了解通透,然后进行筛选整理,挑选出有价值的可以深入挖掘的角度进行集中论述。在追问的过程中要注意,“前一个教学活动是后一个教学活动的基础,后一个教学活动是前一个教学活动的发展和深入”[3]在议论文教学写作中同样也可以做到: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发展和深入。“洞明”论题,既展思考的深度,又要关注逻辑的思维运转。以2016年福建省单科质检考作文题为例,题目选取三种传家宝:青花罐、勋章、祖训,要求考生在思考、权衡与选择中来阐释“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以我所教学的班级为例,选取其中青花罐这一传家宝来写的同学占多数。大部分同学的写作思路从发问“青花罐的价值”开始,然后分析“实物价值”、“欣赏价值”、“历史价值”等,最后再做适当的延伸拓展,这样的文章四平八稳,没有什么深刻性可言,在分析阐述的时候只是在一个层面上作文章,难以挖掘出深刻而又有创见的内涵。

如何才能写出思想有一定深度且又比较厚实丰满的文章?集中在当前要分析的问题上,在追问的过程中将写作的触角深入问题的本质。青花罐具有实物价值或历史悠久,有可能价格不菲;或有可能青花罐因其外在形状,具有非凡的鉴赏价值。这些是大多数学生所想到的,但这只是开始。青花罐除了有实物与鉴赏价值外,在家族的“传承”上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比如可以这样写:这是维系家族亲情,凝聚家人情愫的桥梁,这种凝聚有穿越时空之效,既有承前代先人心志之真实感,又有延续传递家族后代之厚重使命感;既是散落他乡之家人族人的文化“遗传密码”,又是彼此之间认祖归宗、向心凝聚的维系之物。这一层写完,我们还可以再深入的追问,在“长久”传递过程中,传家宝传承作用至关重要,它具体传递了什么东西?这样又可以再进一步的分析,如:传递的是一种根的记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就在于这一青花罐,它经历了上百以至上千年的历史,摆在面前的就是先祖曾经视为至宝的东西。青花罐带着我们追遡每一代人留在它身上的印记或每段留有精神价值的故事。这些记忆和故事,带领将我们家族向遥远的历史寻求传承它的意义;在探寻历史的同时,回忆之根向远古的家无限沿伸,历清明至宋达唐,每个记忆经过的时间节点或朝代,都会让青花罐更加的厚重。这种写有记忆之根的文化传承,更会让你明白你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未来在何方?你将不用迷茫,因为你的父辈祖辈的足迹是那样的真切而踏实,是那样的有迹可循,等等。课堂上我所举的这些追问及分析,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集中一点来论述,期以能够将问题一层一层向纵深化分析,能够在阐释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思辨能力。

当然对于青花罐这一传家宝更具价值,在向纵深论述的同时,也可以横向来对比论述,青花罐之与勋章、祖训的比较,你为什么会认为它更有价值,它比其它两者更有价值的地方在哪里?这里的“更有价值”不是厚此薄彼的否定,而是你钟情的这一传家宝,它独特的魅力是其它两者所欠缺的,或者说是其它两者未能引起你内心深处情感与认知的共鸣。这种横向的比较,能够让我们的说理更加的周到。它是要求同学们在审题时要踏踏实实字斟句酌审清题目要求,题目要求是除了主题的“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这一要求你阐释原因、深入分析的问题之外,还有“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的横向选择;在纵深论述分析时,权衡与选择要兼及。这种“权衡与选择”既能体现你的深层次思考,又能展现自己的微观关照和宏观视野——在细微之处入手,写出大差别——于细事中看出大道理,由表及里,由浅而深,由此及彼。在纵横向的阐述分析中,既能够将论题“洞明”于胸,了然安排论证过程的思路,又能向读者入情入理地阐述自己的看法,将自己的学识涵养以及阐述说服等沟通技巧展现出来。

在平常作文训练中,除有针对性的加强阅读外,可引导学生用当下体现正确价值观的“接地气”的热点话题来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明确清晰表达观点的热情,拓展学生讨论分析问题的思路。平常可以针对某一个具体的情境或主题,让学生明确表态,提出观点,设置问题,构建清晰的论证逻辑。如平常作文练习中的材料:“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蜷伏于墙角。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我们可以卑微如尘,不可扭曲如蛆虫。 -----曼德拉”。学生立意相对比较集中----可卑微如塵,不可扭曲如蛆虫。拟定立意后,行文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多数以事例或者名言警句来论证,形成“名人堂”、“名言集”的场面,这样的写作确实能见学生的对平常所积累的材料的运用能力,也具有先声夺人的气势;但这只是旁征博引的印证观点,是在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是在归类事例,是在浅层化无序化的罗列事实而已,并非使人“洞明”的说理论证。学生缺乏的就是透过这对二元命题来提出更有价值的论证思路——跳出“是什么”这样的思维局限,去寻找可论议辨析的着力点,然后再结合典型的事例和名言来论证。如,可以引导学生集中思考这对命题:“可卑微如尘,不可扭曲如蛆虫的理由是什么?”、 “看似空洞说教式的卑微如尘和不可扭曲如蛆虫,在现实个人生活中和社会发展中能传递什么样的正能量?”、“沉沦卑微,与蛆虫为伍,侵害流失的将是什么?那些宏大的梦想、伟大的复兴还会继续存念心间并践行吗?”等等。然后根据个人的实际写作情况来整理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构建起写作的逻辑思路,展现自己的思考分析,再融入平常的积累,这样用力一个点上,双拳出击,才能够把主题辨明,把文章写得立体化,展现各自的深入思考的能力。

世事洞明,纵深论述,横向兼顾,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时的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事例或主题让学生学会抽丝剥茧,层层探问,正反结合,在集中思考投石探问的过程中期以有柳暗花明之效;二则能够将学生的写作的逻辑论证的思路给建构起来,写文章要有前后内在逻辑推进,缺少逻辑思路,层次不清晰,较难展现思考向纵深的方向推进。

参考文献

[1]丁升华.反驳,让论证走向深入.语文月刊.2016.7

[2]张开.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语文学习.7-8

[3]薛颖颖. 让思想开花的教学魅力.语文教学通讯.2016.4A

推荐访问:纵深 论述 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