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三则

时间:2022-11-30 20:55:06 浏览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意识来自于大脑吗?

□徐子庸

人脑由100多亿个脑细胞组成,每个脑细胞都有许多神经突触与其他脑细胞相连。这些脑细胞互相交织,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刚出生的婴儿由于没有受到过多的刺激,大脑中脑细胞彼此之间的连接强度都差不多。随着婴儿与外界的接触不断增加,外界的刺激也不断作用到婴儿身上。当婴儿的感官接受到刺激时,这些刺激就会转化为电化学信号,通过神经纤维传导到大脑,在大脑中沿着特定的神经通道传导,最后对外界刺激形成反应。

外界刺激使得大脑内某些脑细胞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而不经常受到刺激的神经通路则逐渐失去连接,由此大脑各个脑细胞之间就形成了这种特定的连接。这种连接使大脑看起来就像一个复杂的电路板,而连接感觉器官和肌肉的神经通道就相当于电路板的输入和输出装置。

因此,传统科学认为,意识存在于大脑生理反应中,依赖于大脑的营养供应;意识依赖于信息的刺激反应,而不能独立存在。人类的意识在其生理机制方面,其特性与其他动物相比,只有复杂程度的区别,而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表现为一种很普遍的生物电过程和生物化学过程。

然而,这样一个生物电过程和生物化学过程如何能产生主观能动性呢?如何能作出脱离外界刺激的决策呢?毕竟我们的意识有高度抽象和概括能力,我们经常超越外界刺激产生自我意识。

1978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神经生理学家埃克尔斯根据他多年的研究经验,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大脑的兴奋并不等于精神和意识。他认为人有一个独立于大脑的“自觉精神”,大脑只是它的物质工具而已。他说:“我们每个人在胚胎发育或幼小的某个时期,就具有非物质的思维和自我领悟能力,这种人的‘灵魂’使我们具备了人类的特征:意识、思考、爱、恨、怕等。”他推测,人的肉眼看不见的“自我”在物质大脑死亡后依然活着。

这就是说,意识是独立的精神世界,它只不过以大脑为物质载体罢了,它附着于我们大脑的100亿个脑细胞上,通过神经突触互相传递信息,控制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意识是超越空间限制的,我们不能以任何直接的方式看到它的存在,在脑手术中也找不到意识。

意识确实需要借助于大脑实现自己的功能,但它并不依赖于大脑,也不会随着大脑的死亡而消失。这就像一部小说可以印刷在纸张上,也可以以声音的形式存储在磁带里,或变成数字存到计算机里。不论形式如何变化,这部小说的本质始终没有变。即使我们把小说的载体销毁了,小说本身仍然留存于世。以此推论,当意识离开身体后,以另一种形式去到其他不为我们所知的系统中,继续活下去,这显然也是可能的。

[选自《大科技(百科新说)》2013年10月,有删改]

1.下列关于意识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传统科学认为,意识不能独立存在,它存在于大脑生理反应中,没有大脑,意识就无法存在。

B.意识能产生主观能动性,有高度抽象和概括能力,人类常常能超越外界刺激产生自我意识。

C.埃克尔斯认为,意识是独立的精神世界,它以大脑为物质载体,附着于大脑的100亿个脑细胞上。

D.埃克尔斯认为,意识完全可离开身体以另一种形式去到其他不为我们所知的系统中,继续活下去。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与动物的脑细胞都有许多神经突触与其他脑细胞相连,它们互相交织,形成了一个极为复杂的神经网络。

B.传统科学认为,动物的意识虽没有人类的复杂,但在生理机制方面与人相同,都表现为生物电过程和生物化学过程。

C.埃克尔斯认为,非物质思维和自我领悟能力这种“人”的“灵魂”,在人的胚胎发育或幼小的某个时期就已经产生了。

D.埃克尔斯认为,意识能超越空间,尽管我们不能以任何直接的方式看到它的存在,但它的确存在并控制着思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对外界刺激形成的反应源于感官接受刺激,刺激变为电化学信号,信号传到大脑,并在大脑中沿特定的神经通道传导。

B.大脑中各个脑细胞之间能形成一种特定的连接,这种连接与外界刺激有关,刺激强的脑细胞间连接会更紧密。

C.传统科学与埃克尔斯都认为意识与大脑有密切的联系,只是在意识是否来自大脑这个问题上有一定分歧。

D.按照埃克尔斯的意识独立,不会随着大脑死亡而消失的说法,灵魂也有可能在人死后存在于某个空间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诗可以怨(节选)

□钱钟书

没有人愿意饱尝愁苦的滋味——假如他能够避免;没有人不愿意做出美好的诗篇——即使他缺乏才情;没有人不愿意取巧省事——何况他并不损害旁人。既然“穷苦之言易好”,那末,要写好诗就要说“穷苦之言”。不幸的是,“憔悴之士”才会说“穷苦之言”;“妙诀”尽管说来容易,“销魂与断肠”的滋味并不好受,而且机会也其实难得。冯舒“尝诵孟襄阳诗‘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云:‘一生失意之诗,千古得意之句’”。做出好诗,得经历卑屈、乱离等愁事恨事,“失意”一辈子,换来“得意”诗一联,这代价可不算低,不是每个做诗的人所乐意付出的。于是长期存在一个情况:诗人企图不出代价或希望减价而能写出好诗。小伙子做诗“叹老”,大阔佬做诗“嗟穷”,好端端过着闲适日子的人做诗“伤春”“悲秋”……也就是刘勰早指出的:“心非郁陶……此为文而造情也。”诗人“不病而呻”,和孩子生“逃学病”,要人生“政治病”,同样是装病、假病。不病而呻包含一个希望:有那么便宜或侥幸的事,假病会产生真珠。假病能不能装来像真,假珠子能不能造得乱真,这也许要看个人的本领或艺术。

当然,做诗者也在哄自己。我只想举三个例。第一例是一位诗人批评另一位名诗人。张耒取笑秦观说:“世之文章多出于穷人,故后之为文者喜为穷人之辞。秦子无忧而为忧者之辞,殆出于此耶?”第二例是一位名诗人的自白。辛弃疾《丑奴儿》词承认:“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上半阕说“不病而呻”“不愤而作”;下半阕说出了人生和写作里另一种情况,缄默——不论是说不出来,还是不说出来——往往意味和暗示着极厉害的“病”痛,极深切的悲“愤”。第三例是一个姓名不见经传的作家的故事。有个李廷彦,写了一首百韵排律,呈给他的上司请教,上司读到里面一联:“舍弟江南殁,家兄塞北亡!”非常感动,深表同情说:“不意君家凶祸重并如此!”李廷彦忙恭恭敬敬回答:“实无此事,但图属对亲切耳。”这事传开了,成为笑柄,有人还续了两句:“只求诗对好,不怕两重丧。”显然,姓李的人根据“穷苦之言易好”的原理写诗,而且懂得诗要写得具体有形象,心情该在实际事物里体现。

(选自《钱钟书作品集》)

1.文中“一生失意之诗,千古得意之句”是冯舒对孟浩然诗句的评价,谈谈你对这个评价的理解。

答:

2.联系选文内容,说说“诗可以怨”所包含的意思。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读书与境遇

□罗建军

读书的境遇是指人读书时所处的环境、境况和遭遇。人们总活在特定的境遇之中,境遇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也会有所区别。读书作为人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常常会与境遇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境遇中的人读同一本书,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科学地认识人所处的读书境遇,是读书人不容回避的问题。

顺境中读书,可贵的是状态。人在此时此刻的心境,既有敞开心胸迎接阳光的明媚,也有那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愉悦,身心轻松,兴趣大增,容易打开视野,积极汲取新的知识。正如罗曼·罗兰所言:“当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看世界,世界也会用他宽容的怀抱接纳你。”关键是确立时机意识,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确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高远目标,广采博纳,深思精进。同时还应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保持清醒的头脑,沉下心来读书,这可以帮助一个人消除骄气,清醒认识自己,理性看待世界。

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机遇。逆境人人都会遇到,一些人在逆境中消沉,另一些人却以逆境为机遇,砥砺磨炼,最终逆境反倒助之“鱼化为龙”。逆境中读书,因为外界的压力,也因为内心的苦闷,常常会获得不一般的感受,甚至得到对人生世理豁然开朗的认识。爱默生曾认为:“艰难时刻具有科学价值,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是决不会错过这种机会的。”很多伟大的发明与发现,恰是当事者于现实中走投无路、转而沉湎于书本与思考时突然发现的。在我国历史上,在人生逆境中坚持读书学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比如:屈原被放逐而作《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长征时中国革命处于逆境时期,每天面临敌人的围追堵截,但毛泽东仍坚持在马背上读书学习,并写下不少流传后世的名篇佳作。逆境中读书可以帮助人赶走心里积压的阴霾,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境。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这个社会一起变得躁动不安。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恰恰书籍具有这种功能。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与喧嚣,追求智慧的充实;能帮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或厚重或轻盈的书中世界;也能帮助我们守住崇高的灵魂与人格,不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所左右,永远保持学习的兴趣。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无论客观世界如何发展变化,人的因素始终具有决定性。只要我们始终坚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信念,处顺境而不自满,处逆境而不气馁,处闹境而不浮躁,时刻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信仰,就一定能不断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振奋精神,保持一颗年轻上进的心。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12月3日)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确立时机意识,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确立高远的目标,广采博纳,深思精进,就能在顺境中读好书。

B.若能在逆境中不消沉,并以逆境为机遇,砥砺磨炼,最终逆境就不会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而是迈向成功大门的垫脚石。

C.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心容易变得浮躁,而读书能帮助我们静下心来,守住崇高的灵魂与人格。

D.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人的态度都至关重要,驾驭环境的是强者,为境遇左右的是庸人。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总活在境遇中,要从境遇中获得真知以有益身心,科学地认识人所处的读书境遇,是读书人难以回避的问题。

B.人在顺境中心情愉悦,有利于汲取新知识,所以应该目标高远戒惰气,谦虚谨慎除骄气,以便理性地看待自己与世界。

C.屈原等人成就伟业和他们在逆境中读书以赶走心里积压的阴霾,正确看待挫折与困难,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不无关系。

D.要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振奋精神,保持一颗年轻上进的心,就得时刻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信仰。

推荐访问:论述 文本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