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高职院校主体、企业主动的农民工培训联动运行机制研究

时间:2022-12-30 17:30:04 浏览量:

摘 要:政府、高职院校、企业是我国农民工培训体系中的三个相关体;三方的科学定位和建立有效联动的运行机制,是培训目标的关键。本文通过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培训实例,对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三方作用作了探讨,提出了政府主导、高职院校主体、企业主动的农民工培训联动运行机制。

关键词:农民工培训;三方联动;运行机制

0前言

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宝贵财富。我国现有近2.3亿农民工,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农民工培训是一项长期存在的社会事业,任重道远。《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中也指出:“職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农民脱贫致富,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帮助他们在城镇稳定就业。”当前,要将农民工培训置身于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的循环中,实现人人能有所学、学致用、尽其能的目标,必须建立农民工培训的长效运行机制。如何发挥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的优势和作用,保证农民工培训的高效运行,确保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要三者联动,构建“政府主导、高职院校主体、企业主动”的农民工培训联动运行机制。

1农民工培训的重要意义与培训现状

1.1农民工培训的重要意义

农民工培训,是指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加强农民工培训是新时期党在农村的民心工程、阳光工程,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农民增收的一件大事,历来受到党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推进农民工培训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职业教育是面向全民的教育,是涉及人人的教育。农民工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之一,高职院校承担了为地方经济培养人才的重要社会功能,加强农民工培训是职业技术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加强了农民工培训,才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1.2当前农民工培训现状

农民工培训工作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组织效果欠佳。从主管部门来看,有人社、农业、教育、扶贫、科技等部门;从具体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来看,有高职院校、培训机构、职业学校、企业等。但各部门和培训机构之间条块分割,缺乏必要的统一、协调和衔接,没有充分整合资源优势,使培训不能很好的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有效的结合,培训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利用。培训的管理体制不顺,培训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高,与培训目标有较大差距。

农民工培训针对性不够强,培训质量不高。这主要是各类培训机构认识不到位,没有发挥培训的主体作用;教学和培训设备不能满足培训实际,存在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脱节的现象;教学模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训的教学方法难以吸引农民工参与;农民工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学习效果达不到要求;培训科目设置比较单调,培训科目较少,与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不完全适应,无法满足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农民工培训具有教育对象分散且流动性较大、层次不齐、教育时间不定、约束力不强等特点,这位保证农民工教育质量增加了难度。

农民工就业企业对培训的支持力度不够,影响了培训效果。为了解决经济问题,大部分农民工到各类企业参加工作,发现自己的技能不足,迫切需要进行各类培训,但所就业的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怕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怕农民工学好技术后辞职,对农民工培训支持力度较小,影响了农民工培训的积极性。

农民工培训的资源和经费不足。社会各部门投入不能满足培训需要,造成培训设备简陋单一、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少,参训学员综合素质提升不到位,影响各方的培训性。

综上所述,农民工培训存在问题核心就是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三方未建立起联动的培训机制,造成培训效果达不到要求。

2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承担农民工培训实践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职院校,积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融入区域城镇化建设,积极开展农民工培养,以拓展服务空间,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学院紧扣乐山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需求,依托学院办学优势与优质资源,有效整合多方资源,创建多元合作服务平台,拓宽服务领域,近三年年来开展农民工各类培训与服务累计10000人次以上,先后对农民工完成车工、钳工、中式烹饪师、调酒师、育婴师、养老护理员、单晶片加工工等职业技能鉴定4670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政府领导和支持下,搭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民工培训服务平台。

在政府领导和支持下,紧扣乐山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需求,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创新“政、行、企、院(所)、校”多元合作办学机制为动力,依托学院重点专业在人才和设备上的优势,建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西部旅游专门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乐山市对外劳务输出服务平台、乐山硅材料产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等国家、省、市、院级社会服务基地14个,技术研发中心7个。依托这些服务平台,学院积极为区域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新农村建设等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由于工作出色,2013年11月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职工培训示范点”。

2.2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主体作用,建设完备的培训体系。

学院面向乐山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实现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有效对接,建设完备的培训体系,服务新能源、物联网、现代旅游、医药卫生等产业发展。护理、应用电子技术、旅游管理、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等重点建设专业定位明确,契合地方二三产业发展需求,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农民工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市场需求,职业指向性强,为新能源、高新技术、医药卫生和现代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3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动作用,建立起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培训育人机制。

学院构建了学院理事会——专业群分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合作项目组四级校企合作平台,按市场运行规律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校企合作:在合作共建专业和合作共建科研机构上实现重大突破;在合作共建实习基地方面进一步拓展,已与170家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有8个专业按深度合作模式建设。学院与中兴通讯公司合作共建的“中兴通讯电信学院”快速发展,牵头组建的“乐山硅材料职教集团”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推向深入。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多元合作、深度融合、共同发展”的校企深度合作,深入农民工培训的各个环节,有利于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开展,也为企业提供了急需的农民工技能人才。

3构建“政府主导、高职院校主体、企业主动”的农民工培训联动运行机制。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农民工培训的实践充分说明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在培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应建立“政府主导、高职院校主体、企业主动”联动运行机制,以推进农民工培训工作持續健康发展。

3.1“政校企”三方联动的关系分析

“政府、学校、企业”是高职农民工培训运行体系中的三个相关体,三方的科学定位和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是实现农民工目标的关键。三者的角色定位是:政府主导,高职院校主体,企业主动。所谓“联动”,就是三方在农民工培训中,有效整合资源,行动协调一致,产生“1+1+1>3”的效应,各取所需,各尽所能,共同促进农民工培训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在我国,政府主导农民工培训方向、层次、结构和类型,通过政策和制度保障,合理调配各方利益,调动各方积极性。高职院校作为农民工培训的主体,应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政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强化培训的服务性和开放性,使培养的农民工人才符合用人单位岗位要求,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农民工人才的使用方,企业应主动在制定规范、实施行业标准等方面加强与高职院校的互动,指导参与人才培养,加强与高职院校在物质、人员和信息上的共享共用。

3.2“构建“政府主导、高职院校主体、企业主动”的农民工培训联动运行机制

3.2.1政策联动:加强顶层制度建设。

完善的顶层制度设计是保障农民工培训的首要条件,要尽快构建由政府主的校企合作政策与管理机制,明确政府、学校、企业的职责和义务。政府应对现有的政策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构建一套具体详尽的、操作性强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明确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学员的责权利,制定相应的奖励与惩罚机制,实现政、校、企联动,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长久深入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以立法或部门条例等形式,明确培训的地位,规定各参与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对农民工培训的相关机构建设,经费来源和运作等做出规定,形成约束利益相关者行为、规范其相互关系。加大农民工培训的财政支持力度积极,引入第三方进行培训绩效考核和管理,确保培训资金用到实处,保证培训效果。要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创新使用方法和监管机制,构建农民工就业和跟踪管理制度。完善利益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退出机制,对考核不合格的学校企业实行退出机制。学院和企业要根据实际建立相配套的制度。

3.2.2管理部门联动:建立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机构和职能部门,成立统一的农民工培训主管机构全权负责培训工作。

成立统一的农民工培训主管机构统一负责培训工作,克服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低效培训模式。此机构主要职能位为:搭建培训平台,发布权威信息,制定育人标准,共享社会资源,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评价监督机制,规范合作行为,保障合作会员的利益。高职院校和企业也要建立相应的培训部门专门负责农民工培训工作。

3.2.3信息联动: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保证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

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一方面实现政校企合作各部门间的信息往来与沟通;另一方面理顺机构间的各种关系,使得指令、计划或决策变化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指导农民工培训工作,增强工作的效率。政校企合作联动机制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信息的流动,通过统一的信息系统可以清晰的了解在农民工培训中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学员四方的需求,使得政、校企合作三方在信息透明的状况下合作,进一步减小系统内部的管理熵。

3.2.4资源联动:完善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它是“政、校、企三方联动”的基础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政府、学院和企业三元参与主体的各种资源实现交汇融合和优化整合,并流向能产生最大创新价值的结点。可以共享的创新资源包括政策、知识、技术、信息、资金、科研设施、科研场所、人才需求信息等。如共享校企品牌、共享校企实训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共享师资资源等。

3.2.5管理联动:强化培训全过程的共同管理,确保农民工培训质量。

三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应突出实践教学,由“专业基本技能平台”+“专业方向技能模块”+“企业岗位订单模块”组成;三方共同开发课程(教材),突出对职业岗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职业道德标准要求,保证课程(教材)的实用与科学;三方共同进行师资整合,学校选拔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熟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务,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人员来学校开展专业讲座或承担部分专业课、实训课教学任务;三方共同管理农民工学员,实现管理“企业化”,对学员采用“准员工制”的形式进行管理,使学员逐步向员工转变,增强学员对企业及岗位的适应能力;三方共同管理教学过程,共同制定、修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教学、毕业实习、成绩评定等环节的质量标准,明确培养目标,在专业课教学中融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知识,强化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教学管理;三方共同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方法的掌握情况,对农民工要加大技能考核力度,切实让农民工掌握技能,为就业打下基础;三方共同促进学生就业,三方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并实施教学计划的定向培养教育模式,形成了一种委托培养关系,学校按订单培养“预录”学生,企业保证录用“预录”的合格学生,用其所学,因而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3.2.6会议联动:构建高效的合作共赢的对话、协调、反馈机制。

建立政府、高职院校、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三方联席会议,分析培训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让三方各负其职责,共同努力,加强协调,把农民工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培训各个环节有督促、有落实、有检查,切实保证培训效果。

4结论

农民工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农民工培训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培训实践中,充分发挥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三方的联合优势、联合效应和规模效应,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对高职院校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实践证明,只要认真研究农民工培训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构建“政府主导、高职院校主体、企业主动”的农民工培训联动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的作用,就能把农民工培训工作做好,实现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农民工的共赢,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松梅.高职院校开展农民工培训的定位与对策.开放导报[J],2011.11.

[2]张永林.高职院校开展农民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析——以常州高职园区为例.前沿[J],2013.10

[3]曾阅林.李 健.罗诗文.高职院校参与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路径研究——以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为例.成人教育[J],2013.05

[4]顾月琴.高职院校参与新城镇建设的农民工培训机制探讨.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J],2012.12.

[5]巴世光、古光甫.高职院校开展农民工转移培训的研究与实践——以天津职业大学为例.西部大开发[J],2010.01.

基金项目: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2014年专项研究课题“农民工培训的“政、校、企”联动运行机制研究——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农民工培训为例”(立项编号GZY14B13,负责人:赵勇)。

作者简介:

赵勇(1971-),男,汉,四川青神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推荐访问:农民工 联动 运行机制 主导 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