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综述

时间:2022-12-07 15:05:07 浏览量:

摘要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庞大群体,其在城市融入进程中受到阻碍也就意味着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受阻,因此,关注农民工群体的城市融入状况至关重要。从物质空间融入、行为空间融入以及情感空间融入3个方面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研究进展作以梳理,以及探究影响其城市融入的经济、社会、空间机理,以期对以后的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有所贡献。

关键词 农民工;城市融入;综述

中图分类号 C9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5-0005-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5.0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Migrant workers are a large group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impedimen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integration mean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urbanization strategy is hindered. Therefore, it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urban integ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his paper sorted out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igrant workers’ urban integr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material space integration, behavior space integration and emotional space integration, and explore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spatial mechanisms affecting the city’s integration, with a view to contribute the studi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Migrant workers;Urban integration;Review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011191)。

作者简介 孙亚军(1995—),男,安徽亳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地理。

*通信作者,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人口地理、产业地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19-05-15

早在1984年,长期研究苏南地区乡镇企业的中国社科院张雨林教授将这些企业的务工人员群体称为“农民工”,从此农民工的称法广为流传。我国的农民工对应着国外的“immigrant peasant”,即移民劳工,指的是在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大量农民劳动力,大规模离开家乡进入到城市的现象[1]。我国的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两重含义,广义上包括跨区进城的务工人员,也包括乡镇区域内的非农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指的就是离开家乡进城打工的群体[2]。2001年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春光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在2010年国务院给出官方定义,指的是80年代后的一批农民工群体,其主要特征是在外务工经商从事非农工作同时拥有农村户口,自此学术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逐渐增多。农民工城市融入也称农民工的市民化[3-4]、农民工的城市适应[5],反也有称为城市不融入、城市隔离等[6]。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定义在学术界也是各执一词,江立华[7]认为城市融入就是农民工的社会角色、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从而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社会,从而具有“城市性”。吕柯[8]认为城市融入就是“农民工”的市民化过程,指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借助于“农民工”已经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优势,使其在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和社会过程。符平[9]将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理解为乡土世界、城市世界、想象世界和实践世界的交互作用,他们通过实践性惯习的生产与再生产方式,来寻求一种界定并表达自身身份的社会适应性。梁波等[10]定义城市融入就是农民工在空间、身份和认同上的转换,认为空间上的转换也就意味着农民工在多重社会和生活空间上的转换,最重要的就是生产空间的转换,职业身份的转换时伴随着生产空间转换进行的,价值和认同的转换是建立在成功的空间和身份的转换基础之上的。

对于农民工是否应该城市融入也是有争议的,主要分支为二,其一是同化论,其二是多元文化论[11],同化论观点是外来人员要經历定居、适应和同化3个阶段,首先抛弃流出地的生活习惯学习适应流入地的生活方式,形成小的社区,逐渐进入当地中上层住宅区,进入主流社会的交流网络;多元文化论观点是个体和群体祖先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移民会将其文化带入流入地,并不断塑造当地的文化,构建新的多元的社会经济文化体系。一方面是鼓励支持外来人口的融入,而另一方的观点是有保留的融入,这就会产生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问题,有学者估算过接纳一位农民工并使之市民化的成本约为10万元,面对如此高的接受成本,一些城市也在考虑是否要接受鼓励农民工融入城市,即使当地政府并没有明确的规定[12]。王春光[13]将农民工的状态描述为“半城市化”,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仅仅被当做劳动者,多数被限制在次级劳动力市场从事非正规就业,并没有跟城市的经济、制度、文化有效的衔接,游离在城市的边缘。胡杰成[14]认为农民工想要快速融入城市是不可能的事情,至少需要两代人的更迭才能真正实现城市化,而农民工抛弃家乡选择进城,遇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游走在城市与农村的边界之间成为悬空的一代。因此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不容小觑。

推荐访问:农民工 综述 融入 城市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