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现公众健康权益公平性的路径

时间:2022-12-29 10:20:03 浏览量:

理论上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各项卫生方面的权利,以增进身体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但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公众在健康权益面前,这种公平性却与现实存在一定差距。

健康权益基本概念

健康权益是指公民受法律保护的与人体生命健康有关的权利和利益。

但是,公民的健康权益并非单纯是指医疗卫生服务的权益,还包括环境、大气、水、固体物质、噪声等,这些都能直接关系到人体生命健康的权益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体生命健康权益也在得到提升,因此在如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权益、职业病防治权益、食品卫生权益等方面,公民也可以享有受法律保护的健康权利和利益。

健康权益的公平性

健康权益的公平性指每个公民在受法律保护的与人体生命健康有关的权利和利益方面是公平的。“健康是基本人权”,具体来说就是每个公民不管他的年龄、性别、种族、地域、地位有什么差别,都应该有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应该有享受基本自然资源如阳光、大气、水等环境资源的权利,这个权利是无条件的,不应该有任何差别。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二是基本医疗服务。基本自然资源,如阳光、大气、水。由于经济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展,过度消耗环境,一方面向环境中排放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另一方面环境也会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导致环境问题。

国际间医疗卫生发展不公平现象。发达国家的医疗卫生发展水平高于中国,中国公民普遍没有条件享受同发达国家同一水平的卫生服务。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倾倒洋垃圾就是一种不公平现象,如废塑料、废纸、旧衣服、旧电脑等。我国沿海城市一直遭受到这些洋垃圾的入侵,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一艘满载17万吨洋垃圾的到来使得联滘村“一夜成名”。地区间医疗卫生发展也存在不公平。国内不同地区之间医疗卫生发展不公平。地方政府财政好、对卫生重视、投入较多,则当地的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地方财政不好、对卫生部重视、投入较少,则当地的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相对低。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低,则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相对较低。

公共卫生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项目经费支出、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等都影响着基本卫生服务的水平。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医疗服务中的医疗设施、医护人员的数量、业务技能水平、个人素养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不均衡。环境污染情况与经济发展有关。经济发达的地方,往往环境污染严重,外伤、职业病、慢性病、肿瘤等多发。经济落后的地方,环境污染较小,但往往经济欠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较低,营养不良、意外伤害等多发。

公平性如何改变

国家要重视医疗卫生科学技术发展,提升技术水平,努力让中国公民与发达国家公民享有同等医疗卫生服务。

环境与人的健康权益关系密切,没有了环境人类无法生存。这些环境资源的保护问题需要靠全世界一起参与,共同努力,去应对。

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基础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增加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力度,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化,加大公共卫生项目的考核、监督力度。做到免费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合理是指根据公众家庭收入与可支配收入、疾病严重程度等综合考虑,适当向弱者倾斜,以最高的性价比达到治病救命的最终目标。均衡各地区、层级的医疗卫生资源,提升基层业务人员医疗技术能力和水平,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院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之间要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即分工明确、功能互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有效做到防治结合。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只有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作者单位:昆山市健康促进中心)

推荐访问:公平性 浅谈 路径 公众 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