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上半月)总目录

时间:2022-12-27 14:30:05 浏览量:

本期评论

一个“善”字见真情

——有感于李长春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摇李建伟(1.1)

提高地市党报的舆论监督能力?摇刘尽忠(2.1)

强化社会转型期的媒体责任 刘保全(3.1)

对“热点”问题要冷静处理 刘小林 车 英(4.1)

舆论监督要有力有度 高 歌(5.1)

提高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意识 王华林(6.1)

改革时政新闻中领导活动的报道刘俊祥(7.1)

发挥党报党台信息传播的主渠道作用

——传统媒体如何与网络媒体良性互动 王胜昔(8.1)

“三农”报道要通俗化 孙淑芹 韩维民(9.1)

谁为维护媒体的形象买单? 许 聪(10.1)

尊重规律 注重效果 刘洪臣(11.1)

机遇、挑战和出路

——在省新闻界破解“四难”研讨会上的讲话 刘少宇(12.1)

本期特稿

崇尚真实、坚持真理、热爱人民、淡泊名利

——学习范长江的品行与风范 郑保卫(1.4)

简谈“新闻的亲和力” 方 芳 童 兵(1.6)

找准报纸的“卖点”写新闻

——兼评“中国新闻奖”部分作品 刘保全(1.8)

发挥党报优势 引导网络民意 杭孝平(2.4)

谁在审判?谁能审判?

——对“舆论审判”之说的深思考 范以锦 袁端端(2.6)

念好“五字经” 力求新突破 常法武(4.4)

办好主题专栏 提升宣传效果

——关于河南日报新闻版面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王俊本(5.4)

在新的传播格局中学会“营销舆论”

——破解“新闻四难”思考札记 孟 磊(6.4)

党报主导式解读模式的继承与批判 陈洪友(6.6)

新闻与传播研究

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内容的信息倾向问题 和 曼 白树亮(1.11)

新闻评论如何坚守公共精神

——论克服“同质化”时评策略 李煜秋(1.12)

数字媒介发展与新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方忠平(1.14)

灾难性事件报道中的“堵”与“疏” 杜 芳(1.16)

农村政策传播效果优化问题探讨 王 平(1.18)

25~54岁受众媒介接触的群体特征与需求 王 静(1.20)

关于媒介逼视的新思考 岳 丹(2.8)

政府如何运用网络媒体调控群体性事件

朱小阳 陈 群 陈春敏(5.8)

新媒体传播中的文化构建 陈 军(5.10)

《保密法》二审草案与人民的知情权 陈力丹 王 权(5.11)

反思大众媒体的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王翼伟(5.13)

“新媒体事件”与传媒公共性 赵桂华(5.14)

浅谈新闻报道的价值观导向

——以《人民日报(海外版)》汶川地震报道为例

黄卫星 吴 丹(5.16)

论传媒产品的特性 石 磊(5.18)

论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 杨彦红 赵 媛(5.19)

英美证据性语言研究的新闻诱因分析

——解读《法律语言学导论:证据性语言研究》 冯占省(5.20)

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郭 颖(5.23)

简论我国政府网站新闻信息的传播 范春艳(5.24)

央视改版对深化党报改革的意义 蔡 莉(5.26)

新闻采访权滥用的现实表现 孙海平(5.27)

我们怎样与传媒艺术“对话”?摇 黄卫星(6.8)

政府应对网络舆论的问题及策略 关文波(6.10)

论自然灾害事件的信息发布策略 郭子辉 刘晓岚 刘 伟(6.12)

言语行为理论下的网络新闻语言解读 林 纲(6.13)

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传播定位 傅 娟(6.15)

论新闻传播与国家秘密 吴 妍 刘 冰(7.4)

近十年河南媒介形象塑造反思 魏少华(7.6)

不失规矩 不落窠臼

——试论新闻报道和言论的“度” 米丽娟(7.8)

大众传媒对女性身体的非客观解读 刘卿钦(7.10)

“三善”与媒介自由裁量权 刘行芳 刘修兵(8.4)

借助网络构建舆论监督新机制 孙士生(8.6)

论手机报的舆论引导策略 陈 燕(8.8)

“人肉搜索”与网络传播的责任 王先荣(8.10)

清除滋生假新闻的土壤 钟克勋(8.12)

传播活动的人性指向 邹?摇 雁(8.14)

网络问责对我国政治民主化的推进 宋 露(8.15)

“全民偷菜”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 秦永超(8.17)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网络舆论生态环境 李 勇 彭 鹏(11.4)

网络舆论失控现象的分析与应对 张朝阳(11.6)

对房地产“后拐点论”广泛传播的思考 闻洪涛(11.8)

重大事件中媒体的责任与效能研究 黄琳城(11.10)

动物的饕餮

——论现代社会人性解放与媒体作为 刘 杨(11.12)

舆论监督中知识精英与新闻媒体的关系 薛迎宾 乔洁琼(11.14)

电视传播生态与生态传播 冯菊香 冯广圣(11.16)

对传媒体制的思考 邢秀珍(11.18)

美国媒体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和文化斗争 ?摇周 浩(11.19)

报业集团企业文化的定义及要素 陈长松(12.58)

媒体介入决策博弈的效果、原因与影响 刘 枫(12.60)

农村文化传播生态研究 李 锐 彭光芒(12.62)

论大众传播的受众价值观 王世进(12.64)

新闻娱乐化概念辨析 张 莉(12.66)

传媒观察

新媒介生态下传媒与公共事件的关系

——以杭州保时捷卡宴撞人等新闻事件为例 姚必鲜 王绍曦(1.22)

电视媒体更正制度探析 窦志伟 孙建礼(1.24)

信息时代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及应对策略 杨红星(1.25)

论市场化背景下电视法制节目的道德失范 吴卫华(1.27)

一场媒体的盛宴

——世界媒体峰会与中国媒体的开放、透明和公开 陆 平(1.30)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业的变革与发展 邓 青 牛 静(1.31)

传统媒体应慎对“网友曝”?摇 王 昊(1.32)

真实·人性·社会责任

——当前媒体灾难性报道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王 骏(1.34)

常识在时评中的用途与滥用

——以《南方都市报》时评版为例 李喜镟 陈英程(1.35)

对我国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思考?摇 徐建太 杨 欣(2.10)

社会不公的媒介呈现及问题分析

——以杭州飙车案为例 王 婷(2.11)

浅析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脉络 陈 扬(2.13)

论新闻媒体危机公关的缺失 谭 舒(2.14)

传统媒体如何实现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引导 介明菊(3.4)

网络言论自由亟待引导与规制 王娟娟(3.6)

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介融合走向 张乔吉(3.8)

游走于广告和新闻之间

——广告的新闻化现象分析 蔡文艺(3.10)

生活圈媒体的现状、困境及隐忧 王 艺(3.11)

3G手机——大众传媒与人际传媒的混血儿 李英挺(3.13)

制作者权益与节目创新

——美韩中三国电视内容生产机制的比较研究 王珊珊(3.14)

类型化电台:中国广播研究新热点

——国内类型化电台研究文献综述 许 玲 何 椿 吴 艳(3.15)

简论报媒的预测性报道 王佳琦 张晓伟(3.17)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比较两家报纸《食品安全法》颁布前后的报道内容 李 彧(3.18)

国际新闻真实性问题面临新挑战 张 妮(3.20)

电视栏目剧的发展现状与现实策略 周潇潇(3.22)

广东报业的报网互动 林如鹏 颜 英(3.24)

推荐访问:年度 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