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多年来太平天国北伐史研究的新进展

时间:2022-12-13 18:35:04 浏览量:

以林凤祥、李开芳为首,历时两年的北伐是太平天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太平天国史诸多领域研究逐渐趋冷相比,北伐史的研究一直保持了平稳发展的势头。自1983年太平天国北伐史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召开以来①,北伐史的研究不断扩展和深入,此后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达七十余篇,数量已经超过了以往论文的总和,其中不乏上乘之作,期盼已久的北伐史专著也已问世。本文拟就近十多年来北伐史研究取得的新进展作一简要评述。

自80年代以来,继《京城巡防处档案》、《道咸宦海见闻录》等有关资料整理出版后,由张守常搜集整理、社科院近代史所编辑的《太平军北伐资料选编》也由齐鲁书社出版。这些为北伐史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张守常著《太平天国北伐史》于1997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0章,19万字,是作者多年来对北伐史研究的阶段性总结。该书不仅填补了北伐史专著研究的空白,还在吸收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诸如北伐的战略决策、战略目标等重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接着,张守常又将自己发表的有关论文集结为《太平军北伐丛稿》出版。这些无疑是太平天国北伐史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果。

近十多年来发表的数十篇学术论文,集中地反映了北伐史研究的新进展。以往,北伐史研究多从战略决策得失、一般过程及其失败原因等宏观问题加以探讨,微观研究明显不足。近十多年来,许多研究者一改常态,或从微观入手,或作个案研究,对许多尚未被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弥补了许多空白,使北伐史研究得以不断向纵深发展。

北伐太平军的通讯联络问题,长期为学界所忽视。李惠民通过考察后认为,天京致北伐军的通信工作是失败的,天京方面的信件没有一封送抵北伐军手中,使北伐军完全脱离了天京的领导和控制。

他还考察了北伐军与北伐援军的通信问题。认为援军在临清举棋不定的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取得与北伐军的联系,并进一步探讨了通讯失误的原因。指出通信失误给北伐战争造成了严重影响②。北伐太平军攻打北京的战略目标虽未能实现,但是否有部分太平军进入北京,学界对此也极少关注。李惠民著文认为,北伐军进入北京的人数约有千人左右,并对其构成、进京方式、主要任务和行动以及清廷对进京太平军人员的搜捕和审讯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使北伐军在北京的活动情况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③。此外,论者还探讨了清政府对逾万名北伐军战俘的处置方式、原则,北伐后期太平军内部出现的大量逃跑现象以及北伐军所采取的态度和措施④。这些研究无疑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战争立体感的认识和对战争双方的全面了解。

对北伐太平军进攻和退却过程中的各个重要战役作个案研究,是太平天国北伐史研究的重要进展。以往论者曾就山西、直隶、山东等省区以地域范围论及北伐军(含援军)的战斗历程,但对于北伐军在各重要城镇的具体战守情况则罕见专文。直隶连镇和山东高唐州是北伐军坚守时间最长的两个城镇,黎仁凯详细论述了北伐军在直隶连镇的战斗,探讨了北伐军为什么选择连镇作为固守之地,并在此坚持了10个月,以及最终失败的原因。他还专文论述了北伐军据守山东高唐州9个多月的战斗,指出李开芳据守高唐并非盲目流窜,而是事先商定分兵牵制清军的决策;其在高唐据守期间“任窜不窜”,也是为了牵制清军,做到与林凤祥相互应援⑤。张守常利用亲身寻访所得口碑,结合档案材料,对极为惨烈的冯官屯之战做了详细论述。认为李开芳并非真降,其真正的意图是“伺机归队,再回到太平军中去”⑥。刘民山研究了北伐军在直隶深州和束城的战斗,对北伐军在高速行军中停留深州,以及自静海、独流南撤后选择束城作为第一站的原因提出了独到之见⑦。张一文、杨颍洲都以北伐军怀庆之战为研究对象,前者从军事角度探讨了北伐军的战法,将其归纳为五个方面,认为在怀庆战役中,“北伐军内则攻城,外则坚守,在战法上得到了全面施展”⑧。后者除详尽叙述了怀庆之战的过程外,还对北伐军攻城不克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分析⑨。此外,徐川一、邹身城、印兴娣、柏学聚等还论述了北伐军在皖北、河南,北伐援军在江苏徐州和山东临清的战斗等⑩。上述研究不仅使人们对北伐战争的认识更加全面和具体,还生动地展现出北伐太平军与清政府在战争中为自身的命运而采取的种种应对措施,对这些举措进行认真审视,不仅为太平天国军事史研究添砖加瓦,也为后世留下了难得的经验和教训。

太平天国北伐史研究的又一新进展表现在研究视野的日益扩展,他们从更广阔的视角去认识制约战争的多重因素及太平军北伐所产生的影响。一些论者锐意开拓、不囿成见,探讨了以往尚未研究或较少涉及的论题,并提出了颇有新意的观点。北伐军与北方群众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军队的生存发展,黎仁凯考察了北伐太平军与直隶群众的关系,对于过去为多数学者讳莫如深的北伐军的“裹胁”民人问题作了详尽剖析,指出文献中的所谓“裹胁”,大概有自愿参加、出钱雇佣、从清军中倒戈或解放过来和强迫从军服役等四种方式,并对此作出评论11。池子华、崔岷进一步专文论证了北伐军确实存在着强掳百姓从军的问题,并对“裹胁”的原因及其严重危害进行了分析12。兴办地主团练是清政府为全力扼杀太平军而采用的重要对策,而团练又大多由乡民组成,该如何看待北伐军与团练的关系,李达三、方尔庄根据地方志中的大量相关记载,详细考察了直隶地主团练对北伐军的钳制和纠缠,认为北伐军实际上是败在了分布广泛而实力强大的地主团练之手13。黎仁凯认为,北伐军对团练有一个认识过程,北伐军进入直隶之初,对团练反动性认识不足,对其多采取回避态度而尽量避免与之作战。沧州之战后,严酷的现实才使北伐军对团练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开始完全持敌对态度14。对于北伐太平军给北京带来的影响,学界有不同意见,过去不少人根据一些记载认为北伐军的进逼使北京城内的商民和官员极大恐慌,咸丰帝甚至准备出逃热河。朱金甫、秦国经则利用第一手的档案材料,指出北京城内的混乱被人为地夸大,咸丰帝从未发布过让各省督抚将解京钱粮改解热河的谕令,其不仅没有逃离京城的计划,反而是准备与太平军决一死战的15。太平天国北伐军进军途中是否开展了宣传活动?以往有些论者认为太平天国在北伐途中缺乏进行宣传活动。李惠民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和对一些重要事实的考察,指出太平军在沿途张贴布告、发布宣传品的情况虽不多见,但确为事实。关于第二次北伐援军的夭折,多数论者常以《贼情汇纂·秦日纲传》中的记载,认为其畏缩不前,拒不接受杨秀清之令。周衍发指出,此说并不符合实际情况,真正的原因是当时太平军因战线太长,兵力单薄,已无力北援,太平天国派第二次北伐援军是错误的,其夭折不可避免16。上述论题的探索,大大地丰富了北伐史研究的内容,使北伐史的研究从单纯军事走向社会。

对史实进行考证是近十多年来太平天国北伐史研究中的又一特色。首先,在进军路线方面,以前,研究者根据胜保来自传闻的上奏和郭廷以编《太平天国史事日志》的记载,一致认为北伐太平军曾经到达保定南60里的张登,张守常、黎仁凯等分别著文,利用现有文献及地方志等资料,详细考察了北伐军的进军路线,通过考证,以充分史实证明北伐太平军并未到达张登,并进一步指出了之所以讹传的原因18,从而纠正了以往的错误。其次,许多研究者对北伐军各个时期或各个战役的兵力进行了考证,这似乎成为太平天国北伐史研究的一个热点。以往,由于有关资料对太平天国北伐军的军数、人数记载不一,多说并存,又缺乏考证,往往出现意见歧异。近十多年以来,一些研究者通过详细缜密的考证,使不少疑点得以初步澄清。刘民山从三种不同的史料记载中考证了北伐军在天津屯扎时的人数为三万余至四万人;李惠民对多种史料的记载进行辨析,认为李开芳出奔高唐州时所带兵力应以其本人的供词所说的六百三十多人为最可信19。张守常则对北伐军的军数和不同阶段的兵力做了全面的考察。凭借深厚的考证功底,加之合情合理的推测,对北伐军从浦口出发到渡过黄河,从绕行山西到深入直隶,直至最后退却坚守冯官屯的人数都作出了具有说服力的解答。据他对太平天国北伐军军数的七种说法进行考证辨析,认为北伐军只有九军之说是正确的。该军出师北伐时有二万余人,渡过黄河进攻怀庆时大约有三万人左右,深入直隶驻扎静海、独流时约有四万人。他还详细考证了北伐援军的军数与人数20。关于太平天国北伐军各个时期的兵力数的考证文章尚有多篇,不一一列出,尽管研究者还存有不同的意见,但通过讨论,大多数都已取得了共识。

再次,关于北伐军主将的考证。北伐军的主帅林凤祥、李开芳的位次孰先孰后,历来存有争议。简又文在《太平天国全史》中认为李开芳高于林凤祥;罗尔纲《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朱锡锟北伐报告跋》则认为林是统帅、李是副统帅。近年来争论仍在继续。邹身城根据太平天国日后的封爵和《李秀成自述》中的排位,认为李开芳应位列林凤祥之前21。苏双碧则同意罗尔纲的意见,认为不应怀疑《京城巡防处档案》中北伐将士口供的可靠性,这些材料足以证明林凤祥是北伐军的主帅22。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者在论述北伐统帅时都持“林先李后”说。此外,陆仰渊对林凤祥籍贯的多种说法进行考证,得出了其系广西桂平县白沙圩附近人,在金田团营时参加太平天国的结论23。刘民山以充分的史料为凭,认为林凤祥的就义地点在北京,并指出了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对此问题述说之误24。类似之考辨仍有一些,不再罗列。总之,这些微观的实证方法的考证,大大推进了太平天国北伐史研究的深入开展。

综观近十多年来太平天国北伐战史的研究,应该说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并没有出现冷寂的感觉。但也应该看到,我们的研究主要还局限在北伐军本身方面,对北伐军途经之处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其与社会各阶层的互动关系还缺乏进一步的探索,有些问题还存在意见分歧,尚缺乏充分的论争。史料的发掘工作也有待于深入。我们坚信,只要学者们坚持发扬坐冷板凳的精神,勇于开拓探索,北伐史乃至太平天国史这块“熟地”仍旧可以不断精耕细作,定然可以收获丰硕之果。

①会后出版了论文集《太平天国北伐史论文集》,1986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②李惠民:《太平天国致北伐军通信刍探》;《论太平天国北伐军通讯失误的原因》;《太平天国北伐军与北援军的通信问题》。分见《河北师院学报》1988年第2期;《河北学刊》1990年第1期、1994年第4期。

③李惠民:《太平军在北京》。《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3期。

④李惠民:《关于太平天国北伐战役的战俘问题》,载《清史研究》1997年第4期;《关于北伐太平军内部的出逃问题》,载《河北学刊》1988年第5期。

⑤黎仁凯:《太平天国北伐军在连镇的战斗》,载《河北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北伐太平军据守高唐述论》,载《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2期。

⑥张守常:《太平天国北伐军在冯官屯》。《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⑦刘民山:《关于太平军北伐过程中的深州之战》,载《南开学报》1987年第2期;《论北伐太平军束城之战》,载《历史教学》1988年第5期。

⑧张一文:《从怀庆之战看太平军的战法》。《太平天国学刊》第3辑。

⑨杨颍洲:《太平军围攻怀庆之战》。《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4期。

10徐川一:《太平天国北伐军在皖北》,载《安徽史学》1989年第4期;邹身城:《太平军三度入中州》,载《中州今古》1986年第3期;印兴娣:《太平军在徐州》,载《徐州师院学报》1987年第4期;柏学聚:《太平天国北伐援军的临清战役》,载《历史教学》1990年第1期。

1114黎仁凯:《论北伐太平军与直隶群众的关系》。《太平天国学刊》第4辑,中华书局1987年版。

12池子华、崔岷:《北伐太平军“裹胁”问题述论》。《历史档案》2001年第3期。

13李达三、方尔庄:《直隶团练的钳制与太平天国北伐的失败》。《太平天国学刊》第3辑,中华书局1987年版。

15朱金甫、秦国经:《太平天国北伐时期清廷在北京弃守方面的决策》。《太平天国学刊》第2辑,中华书局1985年版。

16李惠民:《太平天国北伐军进行宣传活动问题考略》。

《河北师院学报》1990年第3期。

17周衍发:《析秦日纲第二次北伐援军夭折的原因》。

《安徽史学》1988年第3期。

18张守常:《太平军北伐进攻北京诸问题的有关史实》,黎仁凯、傅德元:《北伐太平军在直隶》,均见《太平天国北伐史论文集》。

19刘民山:《北征太平军在天津地区人数考辨》,载《天津师大学报》1985年第6期;李惠民:《李开芳出奔高唐州究竟带了多少兵马》,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20张守常:《太平军北伐军人数考》,载《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1期;《太平天国北伐军数考》,载《历史研究》1991年第6期;《太平天国北伐援军军数人数考》,载《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2期。

21邹身城:《李开芳、林凤祥位次先后问题述评》。《太平天国北伐史论文集》。

22苏双碧:《论北伐战争及其统帅林凤祥李开芳》。《太平天国学刊》第2辑,中华书局1985年版。

23陆仰渊:《关于林凤祥参加太平军的问题》。《江海学刊》1987年第3期。

24刘民山:《林凤祥就义地点考辨》。《南开学报》1990年第4期。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责任编辑:蔡世华·

推荐访问:太平天国 北伐 新进展 近十 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