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与纤溶系统水平在产科DIC中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12-11 18:55:07 浏览量:

摘要 目的:探讨凝血与纤溶系统在产科DIC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00例健康孕妇(对照组)和抢救的31例DIC患者(DIC组)的凝血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DIC组产妇在产前状态时就有各种凝血时间延长,FIB降低,D-D升高;并随着DIC的发展产后检测各种凝血时间进一步延长,FIB降低,D-D升高,3P试验(+)。结论:对孕妇凝血功能及纤溶系统水平检测是DIC诊断的重要指标,结合DIC临床特点尽早做出诊断,及早处理,抢救母婴生命。

关键词 产科DIC 凝血及纤溶系统 早期诊断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和严重的获得性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其特点是体内凝血和抗凝机制失衡,导致弥漫性小血管内血栓形成和继发性纤溶亢进[1]。产科DIC疾病是指由于产科因素所引发的微循环内广泛性形成微血栓,造成血小板数量减少,消耗了凝血因子,发生继发性纤溶亢进,最后导致大量出血不止。其发生率在007%~014%[2],产妇的DIC发生多起病较急,发展迅猛,治疗十分棘手,目前被认为是产科病死率最高的并发症之一,母婴都存在死亡的危险[3,4]。早期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为抢救生命赢得时间,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文就DIC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在产科DI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做一探讨。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3年1月~2012年6月收治抢救的DIC患者31例,作为DIC组,年龄22~36岁,初产妇14例,经产妇17例,孕周35~42周。其中重度子痫前期11例,产后出血9例,羊水栓塞6例,胎盘早剥3例,前置胎盘2例。同时随机选取健康孕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1~34岁,初产妇69例,经产妇31例,孕周36~41周。

DIC诊断标准:采用1987年首届中华血液学会提出DIC诊断标准(修正案)[5]的实验室检查,有下列三项或以上异常者诊断为DIC:①血小板<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②纤维蛋白原<15g/L或进行性下降,或>40g/L;③3P试验阳性或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20mg/L;④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或动态变化或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或延长10秒以上;⑤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或纤溶酶原降低。

方法:对就诊的100名健康孕产妇的凝血与纤溶系统进行产前检测,同时对31例发生DIC的产妇的凝血及纤溶系统进行产前和产后的检测分析。

检测内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3P试验。

临床表现:以严重的阴道出血或手术创面出血、休克为主要临床表现。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所有的计量单位均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31例发生DIC产妇经过吸氧、成分输血、补液等积极抢救治疗,全部抢救成功,观察DIC组与对照组凝血与纤溶系统水平检测结果。见表1。

对照组健康孕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6例,产后出血量为2383±608ml;DIC组发生DIC患者9例的产后出血量为2777±51003ml,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t=136,P>005),但对照组孕产妇均未发生DIC。

讨 论

健康生理状态下,纤溶和抗纤溶、凝血和抗凝血处于动态平衡。孕妇在妊娠期间,由于其生理特性而导致体内激素水平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变化,尤其是在妊娠晚期,孕妇的血液呈生理性高凝状态[6],防止生产过程中出血过多,但也加速了血管内凝血。妊娠期凝血系统的变化,既有生理保护机制,又有诱发DIC的高危因素。

产科DIC发病急骤,病情复杂,必须强调早期诊断,才能赢得抢救时间,提高治愈率。用于诊断和评估DIC的检验需反映止血机能的变化和与潜在病变的重要特性。实验室检查是诊断DIC的必备条件[7],3P试验、FDP测定曾经是诊断DIC的常用实验室检查手段,但特异性不高。D-二聚体是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8],较PT、PLT、APTT等消耗异常出现的早,在DIC早期就有较高的阳性率。被视为DIC诊断的首选分子标志[9]。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产前状态凝血各项指标中,DIC组DIC患者较对照组健康孕产妇均缩短(P<005),表明DIC组处于异常高凝状态,且随着DIC的发展,产后状态DIC组各凝血时间进一步延长,FIB进一步降低,D-二聚体升高更多,3P试验(+),说明发生DIC后大量消耗了凝血因子,血液呈低凝状态,并继发了纤溶亢进;同时本研究结果证实了联合检测D-二聚体、APTT、FIB和TT是早期诊断DIC的重要实验室指标[10]。

另外本研究中,DIC组及对照组中均有产后出血病例,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C组产后出血患者继发了DIC,但对照组产后出血患者未发生DIC,提示产后出血量与DIC的发生并无直接相关关系,暂不能作为诊断DIC的指标。但本组研究中由于对照组产后出血患者未检测产后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不能排除是否已发生了DIC,可能因及时抢救处理阻断了DIC的发生步骤;或者与本研究病例太少有关,我们将在以后的研究中进行大样本的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检测孕产妇体内的血小板,TT,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3P试验等,可有效指导临床DIC的诊断和治疗;产后出血是DIC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因,对于产后出血患者应提高警惕,考虑到DIC可能,决不能等待检验结果再处理,应实验室检查与抢救同时进行,以免延误病情。

参考文献

1 林列坤,关广雄,李惠芳,等.D-二聚体定量检测及在DIC诊断中的作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3):548-549.

2 胡理明,林晓华,陈萍,等.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例诊断分析[J].诊断学,2007,6(2):157-158.

3 付钢锋.超小剂量肝素皮下注射治疗产科DIC20例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07,47(33):126-127.

4 雷春荣.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抢救(附18例报告)[J].咸宁医学院学报,2009,23(2):135-136.

5 第7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DIC诊断标准[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1,21(3):210-213.

6 王振义.栓与止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07-308.

7 颜存粮,彭黎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实验诊断的系统评价[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11):686-690.

8 刘荣梅,冯仰伯.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元水平变化观察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8):1198-1199.

9 张威,程大卫.动态检测SFMC P选择素和D-二聚体在DIC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苏州医学院学报,2001,21(3):281-284.

10 刘国勋,李杰,凌光鑫,等.血浆D-二聚体定量诊断DIC的临床评价[J].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1997,1(1):26-28.

推荐访问:产科 临床研究 凝血 水平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