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视阈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效应、机理与路径

时间:2022-11-13 09:00:17 浏览量: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产业融合理论主张模糊和消除产业边界,强化资源以及要素的全方位自由流动,借此做大产业“蛋糕”。本文首先基于产业融合理论,在定位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属性基础上,分析两者融合所产生的效应,并以此为基础,利用“三层次框架”全面分析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机理,继而提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现实路径与操作框架。

关键词:产业融合 效应 机理 路径

产业融合理论下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定位及效应

(一)产业融合理论内容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者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作用而最终融合出现新的产业模式。产业融合理论认为:产业融合包含了三个类型:产业渗透、产业交叉以及产业重组。产业渗透通常是指高科技企业向传统产业渗透,进而提升传统产业产品和服务估价值。产业交叉是指产业之间由于功能互补和和自然延伸而产生的融合。产业重组是系统产业内子产业的重组和资源重新配置与粘合。

(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定位

文化产业是以提供和生产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精神和文化需求为目标的产业。旅游产业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提供旅游产品和综合服务为特征的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从本质上看都属于第三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在功能上存在互补性特征,甚至有学者认为:“旅游产业本身就是文化产业”。因此两者之间可以进行延伸,例如旅游产业内,旅游产品文化价值可以通过自身延伸而得到市场认可,而文化产业可以将旅游产品与服务作为产业延伸的主要内容,因此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虽然属于系统产业内的产业融合,但是具备了产业渗透和产业交叉的共同特征。

(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效应

创新能力效应。即通过产业融合可以实现产品和服务创新、运行模式创新,从而推动产业横向与纵向综合发展。创新能力效应将直接提升两种产业内部结构、要素之间融合的效率和质量,例如通过积极推进旅游项目的文化创新,可以提高旅游产品品质与文化创意,更多的文化特色和突出文化要素,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会增强其内在吸引力,经久不衰。

竞争力效应。竞争力最主要的区别是异质化特征,而异质化特征需要异质化资源和要素作为基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最主要特点是将原本不具有竞争优势的旅游产品转变为具有竞争能力的产品,例如通过文化创意与设计,可以将旅游产品和服务异质化。近年来,我国出现的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世界遗产名胜游都是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结果。

消费效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可以实现消费性能力效应,即产生更多的文化旅游产品,产业的发展需要消费者的推动,而消费性能力的提升,无疑有助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共同更好地发展。

区域整合效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区域整合效应最为明显的是,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赋予旅游资源以特定文化特色,可以将具有这些共同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

产业融合理论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机理

文化与旅游是“孪生兄弟”,两者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文化是旅游资源的核心价值,旅游是文化的外在表现。旅游与文化通过叠加的蝴蝶效应,使之发展成为文化旅游产业。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三层次框架,可以说明两者融合的内在联系性。

(一)第一层次:对立与统一及价值链传递

我国文化与旅游产业是各自独立的,理论上看,虽然文化与旅游具有内在关联,但文化不能完全替代旅游,反之亦然。因此对立与统一是文化与旅游企业融合的基础,对立表明由于现实的产业管制和部门分割导致文化与旅游产业之间缺乏系统性整合,无法进行自然延伸与互补融合,从而融合的必要。统一是指文化与旅游具有内在的耦合性,具有融合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价值链传递是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另一基础。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内在的动因是通过赋予旅游产品新的文化符号或实以旅游资源作为文化抽象的具体载体来最终体现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富有价值的产品,因此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也是价值链传递的过程。例如旅游企业—旅游产品服务生产——市场推广——消费体验,构成一个简单的价值链,但是如果旅游产品和服务生产缺乏特有的文化符号和特色,就会影响到旅游产品与服务的附加值,进而影响到市场推广的成本和消费体验的效果。如果通过文化与旅游融合,为旅游产品与服务注入文化特色和文化符号,可以提升旅游产品的附加值,进而影响价值链条整体价值。

(二)第二层次:融合模式选择

融合模式是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第二个层次。文化与旅游融合可分为:自然延伸融合、互补与交叉式融合及嵌入与渗透式融合。

自然延伸融合是指文化与旅游产业是系统内第三产业的子产业,两者之间可以通过产品与服务、设计与开发、创意与创意等进行自然性的融合,自然延伸性的融合不会消除各自的独立性,而是基于两者之间共有的特性而进行的融合。例如我国四川成都地区的美食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就属于自身延伸融合的典型。

互补交叉式融合属于将文化与旅游之间通过互补进而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或模式的融合,互补式融合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进行商业开发或者有意识的创新才能实现,因为在产业集中和部门分割情况下,互补与交叉融合必须通过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整合才能实现。例如商业文化、创意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就属于互补交叉式融合,例如创意文化与旅游之间的融合可以将创意转化为具体的商品,挖掘创意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契合性,来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入融合。

嵌入与渗透意味着更高级的融合,嵌入与渗透可以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无缝连接,从而达到真正的融合。嵌入意味着文化作为一种抽象形式可以以任何形式去影响旅游业产品的设计、开发及利用。同样嵌入也意味着旅游资源可以通过寻求新的、富有特色的文化符号为其注入活力与生命力,最终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产业:文化旅游产业。

(三)第三层次:融合阶段递进

融合阶段递进,反映了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力度,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阶段分为:共生阶段、交叉感染阶段、融为一体阶段。共生阶段与自然延伸融合相对应,在共生阶段文化与旅游企业仍然在各自产业内通过伸出触角,试探各自合作的空间。在交叉感染阶段则是文化与旅游产业在存在融合矛盾和冲突的情况下,在外部和内部力量的作用下,致力于共同发展模式的探索以及运行机制的构建。在融为一体阶段,是指两者通过共生阶段、交叉感染阶段的摸索与尝试,磨合与冲突,最终转化为利益共同体,实现在战略、层次以及内容上的高级协同。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路径

(一)加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重要保障,长期以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行业管制、法律政策制度框架内各自独立发展,大量行政垄断和部门分割现象导致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常常是“纸上谈兵”。过高的产业集中管制导致产业壁垒,导致系统产业内相互独立的产业融合边际成本递增,加强顶层设计是文化与旅游产业实现真正融合基础。

第一,政府应发挥战略领导作用。政府应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中发挥应有作用,充分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应通过积极的产权体制等改革,清除旅游与文化企业融合的羁绊,要充分放权给旅游与文化单位,在关键环节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引导功能,积极鼓励文化与旅游企业间的合作,为其发展提供便利的通道,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第二,构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机制。关键在于要通过积极改革和创新来打破传统产业分立而导致的多种管制,应建立产业融合信息与数据平台,通过加强信息沟通与协作,建立文化与旅游相关部门之间的相互支持与互动发展的格局,逐步打开旅游与文化融合的实际操作空间。

第三,以区域产业融合为主要实现形式。区域内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是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主要形式,因此要通过加强产业规划与整合,通过制定融合计划、方案和坚持互通有无的原则,在空间和功能上科学合理布局,共同谋划,突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效益与质量,打造文化与旅游复合型产品。

(二)做好载体融合以深化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力度

第一,加大技术融合力度。技术融合是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产业融合理论认为:产业融合的过程是资源与要素流动的过程,产业融合的目标是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质量,而技术正是实现一个目标的关键。在文化与旅游产融合的进程中,技术可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例如一个富有文化主题的旅游景区,其旅游产品和服务必须通过技术手段来提升品质,提高旅游业的现代化文明程度。因此技术已经成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良好介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二,加大产品融合力度。产品融合是将文化产品与旅游产品进行重新组合,实现深度融合。例如可以通过特色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来实现产品融合,或者通过文化纪念品博览会、创意设计大赛来加强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融合。注重文化与旅游产品共性和特色的开发,突出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将旅游产品通过文化符号和内涵的注入升级旅游体验。

第三,加大营销融合力度。营销融合是文化与旅游产业具有不同的营销方式、渠道与手段,在深入融合的过程中,应注重营销理念、手段与资源的整合,要构建多层次、具有高度协调性的营销模式。要打破地区、部门以及企业界限,构建营销共享与协调信息化平台,通过捆绑式营销、联合性营销、精确式营销实现文化与旅游产品深度融合。

(三)让市场在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中发挥关键作用

第一,用市场检验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效果与质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目标通过新产业的出现,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看新的文化旅游产品是否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加强充分发挥市场检验与反馈功能,有助于评价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力度与效果。

第二,用市场力量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进程。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可以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提供新的方向,市场包括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不同的旅游资源与文化符号之间可以根据国内、国际市场不同的需求,进行融合,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第三,发挥市场对社会资本的引导作用。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需要资金支持,无论是文化创意还是旅游产品开发,都需要资金支持,因此可以通过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市场对社会资本的引导作用,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进程中来,这样可以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提供更多融资渠道,奠定经济基础。

(四)建立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人才支撑体制

人才是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关键支撑,尤其是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进程中,需要更多具有综合性能力与素质的关键人才。因此一方面要完善人才管理机制,结合文化有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精良、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队伍,要对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给予充分的尊重,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与能动性,通过重视人才来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重视人才的梯队与分类体系建设。综合性人才是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支撑,但是也要重视人才的分类体系建设,分类体系建设有助于为不同内容、不同环节及不同模式下的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提供相应人才,从而促进融合目标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陆林.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产业融合[J].旅游学刊,2012(5)

2.陈柳钦.文化与旅游融合:产业提升的新模式[J].学习论坛,2013,27(9)

3.周志平.促进金融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N].金融时报,2014-1-6

推荐访问:融合 机理 文化产业 路径 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