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在台湾任职的四川籍官员

时间:2023-01-14 19:00:03 浏览量: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的领土。四川与台湾两省的往来关系,据考证,应从清代开始。

清代,台湾一地有大小官员一千五百多人,其中四川籍文职官员有三十二人(武职不计,人数甚少)。浙江籍人最多,福建、广东籍人次之。

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开始,台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台湾(当时又称安平)县、凤山县、诸罗县,隶属福建省台湾厦门道。康熙二十三年设有台湾台厦兵备道,兼提督学政,驻府治。康熙六十年(1721年)去兵备,设巡察台湾侍御史,汉、满族各一人,驻台湾府治理,执政一年期满替换。雍正四年(1726年)去学政。雍正五年(1727年)开始,以汉族御史兼督学政。雍正六年(1728年),改为分巡台湾道,专统治台湾和澎湖。雍正八年(1730年),奉旨新旧制度兼用,从此,可留任一年或二年。乾隆十七年(1752年)规定,学政归兼,三年巡视一次,事竣即回,不必留驻台湾。乾隆三十年(1765年),奉命从此不定时间随时派往台湾。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以后,停止派遣,直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加兵备衔。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以后,加按察使衔,命闽浙总督、福建巡抚、水陆提督,每年轮流一人前往台湾巡视。

清代在台湾任职的四川籍人有:

熊琴,安县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举人,雍正四年(1726年)任凤山县知县。

倪象恺,字赞衡,号方山,威远县人(一说是荣县人,实因康熙六年威远划归荣县)。康熙四十四年举人,雍正三年(1725年),任福建罗源县知县,待百姓如亲人,受到百姓拥戴。雍正七年(1729年)倪象恺调台湾,奉旨往台湾府任守制。他到台后,治理严厉,以诚对百姓,以抚对番民;减轻各种税收,又设学校,使番社子弟得学文化受教育。雍正九年(1731年),倪象恺升台湾道,总理台湾,至乾隆八年(1743年),积劳成疮,告假四川威远,一年后去世,年61岁。他任内曾题石额于考棚:“大畏民志”,至今尚存,被视为珍宝。又修大目穆庄旧埤,便民水利。庄民勒碑怀念:“公念切民依,心怀拯溺”。

周于任,字纯哉,号仙山,又号龙溪,潼川府安岳县文峰(现为永丰)乡人。12岁中秀才,数年苦读,兼攻文武。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中举人。雍正七年(1729年)选授永春县,调任将乐县。雍正十一年(1733年)八月升澎湖通判,并编著《澎湖志略》一册。雍正十三年八月,两年俸满,仍保留协办。乾隆元年(1736年)六月,因病卸事回原籍。任内勤政爱民,澎水建祠纪念。著有《别澎湖》十六韵诗一首:“行年将六十,三仕到澎阳。海国东南峤,星经牛女乡。天悬青共远,水接碧同长。飓发疑雷吼,沙飞似雾茫。有时奔万甲,无计卧双樯。风景虽多别,民情却甚良。勤耕薯作饭,俭用布为裳。麦稻还须籴,豆麻尚可粮。黍黄村火密,草绿讼庭荒。柴户何尝闭,蒲鞭不用扬。官闲惟啸月,民乐可烹羊。窃绿亦云久,留民敢谓芳。光阴飞石火,花甲变星霜。将别还延伫,思归欲束装。群黎虽祖饯,一苇早轻航。暂息鹭洲地,追怀赋短章。”

严瑞龙,字凌云,阆中人。康熙五十七年进士,以吏科掌印给事中,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巡视台湾,清公勤慎,整饬官方,洞察民隐,疏减番丁社饷。对番民剿抚并用,威惠兼至。留任一年,主岁科一试。寻擢湖南按察使。

冯绍立。宜宾人,乾隆二年、三年(1737年、1738年)署台湾县(亦称安平县)知县。

何衙,广元人,康熙五十九年举人。乾隆九年(1744)任诸罗知县。

刘镇远,华阳人,乾隆十一年(1746年)任凤山县典史。

张企文,合川县人,乾隆二十年(1755年)任台鹿港巡检。

王锡缙,威远人,乾隆二十年(1755年)任淡水(在台湾北部)同知。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兼台湾彰化知县,同年七月卸任。

金壁荧,遂宁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任淡水八里坌巡检,旋卸职,翌年再任。

孟邵。中江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署巡台御史。

倪庆,华阳人,举人出身。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任彰化知县。

马腾远,成都县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任彰化典史。

雷轮,井研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官给事中,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任巡台御史。

罗伦,安岳人。监生出身,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八月署台湾县令。

糜奇瑜,秀山人。嘉庆十七年(1812年)署分巡台湾兵备道。

李慎修(彝),威远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进士,曾任晋江、沙县、清流知县,乡试同考官等。道光三年(1823年)二月一日,任安平知县。后升噶玛兰(今宜兰)通判,署淡水同知。

黄维绂,江北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署南投县丞。

杨成林,华阳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任台湾县典史。

黄开基,号自堂,永川人。举人出身,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署台湾淡水同知。咸丰初年(1851年)升任台湾府知府。在闽台做官16年,政声甚佳,因病辞官回原籍。

冉正品,广元人。道光三年(1823年)署罗东巡检。咸丰三年(1853年)署澎湖通判。

夏庆之,广安人。咸丰四年(1854年)署台湾大甲巡检。

马庆钊,成都县人。咸丰九年(1859年)署凤山知县。

黄体元,永川人。咸丰六年(1856年)署噶玛兰通判。

章觐文,宜宾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举人。同治元年(1862年)任安平(台湾)县知县。同治三年(1864年)署澎湖海防通判。同治五年(1866年)四月,任噶玛兰通判。

刘榛,铜梁人。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署艋胛县丞。

李国召,蓬溪人。同治八年(1869年)署台湾竹堑巡检。

向焘,中江人。同治十二年(1873年)署台湾淡水同知。

曹国桢,新都人。同治十二年(1873年)署台湾竹堑巡检。

张星锷,峨眉人。光绪十一年(1885年)任凤山知县。

林志贤,华阳人。光绪十三年(1887年)任下淡水县丞。

包容,西昌人。光绪十四年(1888年)任台湾县知县。

从历史回到现实中,目前在台湾军政官员中仍有不少川籍人士。愿大家共同为促进海峡两岸人民团结,为子孙后代开拓两岸福祉,共建伟大祖国,实现和平统一而共同努力。

推荐访问:清代 任职 官员 在台湾 四川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