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演进

时间:2022-12-31 09:10:04 浏览量:

摘 要:中国共产党文化观演进的历程,彰显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显现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特点。从中可以得到的经验启示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文化观继承与创新的思想前提;落实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是文化观继承与创新的关键环节;正确把握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是文化观继承与创新的主要原则。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文化观;演进历程

一.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社会化大生产“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此时,连同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或早或迟、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成为世界的一部分。整个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在这场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走向融合,成为一个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整体。一国的发展必然受到他国影响,在封闭、孤立状态下发展本国文化已不可能。对中国近代文化来说,由于西方国家强制性的文化输出与冲击,被迫进行文化发展状态的转变。中国近代文化的转型过程是长期、曲折和复杂的。无数仁人志士为之不懈奋斗,但都未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这个重担历史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文化观即对文化问题的观点、认识和态度,它是文化理论的最核心部分。建党97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与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具体来,主要是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五代领导人的文化观。

二.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演进逻辑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跨度为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期间国际、国内环境异常复杂,是人类发展史上变动较为剧烈的阶段,大致经历了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袁世凯复辟帝制、张勋复辟、俄国十月革命、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不同文化主张竞相交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民主革命担起了探索适合中国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富强的历史任务。所以,只有能够很好承担起这一历史任务的文化,才能称之为中国现代的先进文化。

(一).新民主主文化观: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新民民主文化展开了初步探索与建构。

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毛泽东同志是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第一人。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也就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至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的明确提出,使 1938年的六届六中全会成了中共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自觉地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抗战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觉性,为新民主义文化体系的建构提供了理论指導。

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关系的角度来定位文化,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工人、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认识到:只有深入工农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求,才能使先进的文化理念在群众中扎根、成长并传播开来。这一阶段,一些共产党人自觉运用唯物史观论述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由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出发,早期共产党人初步提出正确对待中西文化的观点,将先进文化与大众实际相结合,可以称得上是对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初步探索。

在国共第二次合作达成协议后,中国共产党紧接着面临一个挑战,即: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怎样保持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的独立性。鉴于此,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文厘清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涵:“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段论述明确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民族性,首先是指这种文化是主张民族解放和独立的,其次是指要批判地接受外来文化,再次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时,一定要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和民族特点,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首先是指这种文化是为大众平民所享有的,其次是指文化作品一定要贴近群众,为群众所喜爱。

1942 年 5 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文学艺术是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是整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此外,毛泽东认为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是人民生活,人民生活“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因此,毛泽东主张文艺工作者应该到群众中去,到生活中观察体验,然后再创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文艺的内容和形式等重要问题。为整个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文艺理论。1945 年 4 月 24 日的《论联合政府》提出要把“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作为这一时期的文化纲领,这表明新民主主义文化体系至此完全确立。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双百”方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他对“双百”方针作了进一步阐述,主张“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双百”方针为我们正确处理艺术、科学中的是非问题提供了正确的解决方法和指导原则,有利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二)邓小平在拨乱反正中恢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真谛

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同时党内出现了带有文化一元化发展倾向的“两个凡是”方针,即单纯以毛泽东个人观点作为判断任何是非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纠正“两个凡是”,才能彻底纠正党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错误认识和做法。1977 年 4 月 10 日,邓小平在给华国锋、叶剑英和中共中央的信中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自 1978 年 5 月起,中共党内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初战告捷。这场思想解放运动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是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政治革命。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最终否定了“两个凡是”,打破了旧的框框和戒律,在思想路线方面使中共回到“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上来。这场大讨论表明了中共敢于面对失败、纠正错误的勇气和创造美好未来的决心。至此,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始进入一元指导的多元化发展新时代。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我们也迎来了文化建设的春天。邓小平立足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当前最大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文化思想和战略。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坚持文化建设与实践相结合,思考如何使文化建设更好的服务和推动物质文明建设,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并要求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邓小平认为,一方面,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起基础性的决定作用,“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只要我们的生产力发展,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搞上去”。另一方面,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它能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导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处理好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可以说这一理论也是对马克思主義学说史的新贡献。

1978年,在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双百”方针被正式写入宪法,从此具有了法律效力。邓小平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双百”方针,指出,“`双百"方针的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它是“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方针”。并确立了新时期文化工作的“二为”方向,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市景山学校题词,写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是提出了新时期文化发展的战略方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并为我们正确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提供了方向指导。邓小平“三个面向”理论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中国文化领域的完美运用。

(三)江泽民开拓了先进文化立党治国的新方向,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内经济发展迅速,正从温饱向小康迈进。但由于国际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影响,国内又因为经济转型产生了新的文化需求。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符合当时国情的许多举措。主要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等论断。

1991 年 7月,在庆祝建党七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江泽民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战略目标。他认为:在意识形态方面,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元主导,不能搞多元化思想的指导。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必须吸收本国优秀

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不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只有立足本国,依靠人民,做到“三个面向”,才能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共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江泽民完整地阐发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基本纲领。这一纲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有机整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作了全新概括,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2000年,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既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又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规定性和内在要求。江泽民认为,中国共产党要真正做到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在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他认为中国共产党要真正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还必须坚持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四)胡锦涛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向全面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科学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全面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发展任务的基础上,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的新思维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走向全面繁荣。

2003 年,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多项举措,概括为,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建成一批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要形成党委领导、兴业自律的文化管理体制。文化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2006 年 10 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2007年 10 月在中共十七大上,胡锦涛又提出,要发挥和谐文化的引领作用,推动和谐社会发展。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审时度势,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和谐文化建设中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以及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原则,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义制度在精神、价值层面的根本追求。胡锦涛的这些思想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本质要求。

(五)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形成了以建设文化强国为特色的文化观。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在发展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整,文化上高度自觉的政党,习近平文化观汲取、继承和发展了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关于文化建设思想的精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纵观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理想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在习近平文化观中,包括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重视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等,从这几方面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已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1.习近平文化观: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同志 2013 年 3 月 1 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 周年庆祝大会暨 2013 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在国家命运多舛、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正是由于中华民族刚健自强的精神,凝聚了民族的向心力,哺育了中华民族的自立精神。在改革时期,以不断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谱写新时期的乐章,充分展示了伟大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当今,我们面临着许多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且亟待解决的突出难题,比如“拜金主义”与“物质主义”恶性膨胀,区域间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社会诚信体系不尽完善,伦理道德观念受到挑战,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等。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当

今人类的科学与智慧,更需要运用各种文明的历史智慧与力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智慧为解决这些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有益启示。

2.习近平文化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我国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在文化思想领域也出现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多元化的价值判断及利益追求。文化思想领域的多元与复杂,需要有一个精神旗帜需要有一个思想引领,需要有一个文化导向,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理论体系的完善以及文化传统的传承都有重要的意义。

3.习近平文化观:弘扬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敢于面对各种挑战的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各重大会议演讲论述中习近平一再提到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把握习近平文化观,我们要学习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就要研究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形成这样的伟大精神,是毛泽东等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贯穿于习近平文化观始终。

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以来,就是一个有底蕴、有思想的政党,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中共建党以来体现出的精神发展与延续。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有“两弹一星” 精神,在新时期又有了好的发展和延伸,便是载人航天精神。习近平理智分析当前形势,提出 “丝绸之路经济区”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丰富发展的精神世界。

4.习近平文化观:重视文化自信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个科学总结既符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又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发展的动力。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文化自信”,这也是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后的第四个自信,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文化自信的讲话,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文化自信观。他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基本思想,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坚持的坚定信念。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他再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这些重要论述,不仅表明了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选择,而且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自信。坚持高度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势和秘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設极其显著的特征和最强大的内在动力。

三.中国共产党文化观演进的内在逻辑

中国共产党文化观演进的特点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一脉相承,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思维范式。中共对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的探索都体现了这一点。文化建设的方针和导向都建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上,从中国实际出发,全面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双百”方针。中共历届中央领导核心都重视文化发展,将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建设的原则上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创造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在处理中西方文化的关系上秉承扬弃的态度,弘扬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国外先进文化。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从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中国先进文化永葆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结合中国国情,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且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文化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演进历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交融程度加快,加之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利益呈现多元化的格局。这种情况下,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为文化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

马春玉,女,民族:汉族,籍贯:河南省驻马店市人,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演进 浅析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