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社会事业发展形势及下半年政策建议

时间:2022-12-30 15:55:04 浏览量:

一、上半年社会事业发展主要情况

今年以来,各级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要求,加大民生工作和社会管理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推进社会事业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社会事业各领域加快发展。

(一)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全面启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十大改革任务稳步推进,启动425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民办教育、民族教育、职业教育、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文件和“十二五”教育事业规划、各专题规划等正抓紧制定。保障教育经费增长的政策力度明显加大,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财政性教育经费渠道进一步拓宽,预计2011年教育投入水平将有明显增长。各级教育办学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试点、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等教育惠民工程的中央预算内投资陆续下达,高等教育“211工程”、“985工程”进展顺利。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步伐明显加快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2.7亿,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超过80%的统筹地区开展了门诊统筹,超过90%的统筹地区实现了三项基本医保统筹区域内费用即时结算结报。基本药物制度覆盖面稳步扩大、新机制逐步建立,全国已有90%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在基层的销售价格较制度实施前平均下降约24 %,基层机构门急诊和住院均次费用同比平均下降约7.38%、7.94%,诊疗人次同比平均上升约7.58%。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全科医生制度启动建立,医改启动以来中央支持建设的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有超过半数完工并投入使用,70%以上的地区拥有了达标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扩大到10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开展,城乡居民规范化建档人数达到6.2亿,超过5000万名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得到了规范化管理,已下达的123.5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300多个省、地、县精神卫生防治机构建设和1.5万多个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探索逐步深入、便民惠民措施全面推广,参与改革的公立医院总数超过2000个,17个国家级试点城市中已有16个出台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全国164个县(市)先行启动了县级医院综合改革;97%的三级医院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190个县(市、区)开展医师多点执业试点。

(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稳步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广播电视村村通、地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城市数字影院建设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的“十二五”时期专项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抓紧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成效显著,已有近600家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由近200个转制院团整合组建的50余家演艺企业迅速成长为演艺领域的龙头企业,非时政类报刊社转企改制工作开始启动。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截至5月底,全国广播电视实际创收收入为818.98亿元,同比增长21.1%;全国生产故事影片255部,新增影院近300家,新增银幕近1000块,到6月底,全国城市电影票房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12%,全国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年度放映计划有望超额完成;深圳文博会、义乌文博会、国际动漫节等成交活跃。

(四)旅游经济继续较快发展

国内、入境、出境三大旅游市场延续“两高一平”格局,预计旅游总收入将突破1万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同期增长18%。国内旅游较快增长,预计国内旅游人数约13.3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约9200亿元,同比增长13%和22%;入境旅游平稳发展,预计入境旅游人数约6600万人次,入境过夜旅游人数约275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约22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出境旅游快速增长,预计出境旅游人数约3200万人次,同比增长19%;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约55亿美元。监测信息显示,第一、二季度旅游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24.68、132. 79,处于“较为景气”水平。

(五)人口民政事业稳步发展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总体稳定,人口素质不断改善,城镇化程度日益加深,流动人口比重大幅增加。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不断完善,符合规定的“半边户”农村居民一方纳入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免费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制度进一步落实,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扩大到202个县(市、区)。社会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截至5月底,共有城市低保2295.8万人、农村低保5226.9万人,1—5月份全国共支出城市低保资金239.8亿元、农村低保资金214.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7.1%、48.2%。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发展,全国已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起机构集中供养孤儿每人每月1000元、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600元的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社会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基层管理和服务平台发挥积极作用。

二、当前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公共服务供求矛盾依然突出

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需进一步巩固,一些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现象有所反弹,需要引起重视;技工来源紧张、用工不足仍然是部分企业生产困难的原因之一,迫切要求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础设施硬件条件不断改善,但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检验检测等医技水平不高、急救服务能力不强等“短板”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需要加快。

(二)社会领域改革任务繁重

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进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机制建设滞后于基本药物制度覆盖面扩大,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还需探索行之有效、可供推广的操作思路,多元化医疗服务供给格局尚未形成。教育体制改革工作任务多,亟待抓紧推进实施。文化体制改革也有待进一步深化。

(三)社会矛盾多发,社会管理亟待加强

随着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如何促进城市中不同社会群体间融合显得日益紧迫;由于诚心缺失、道德失范引发的社会问题明显增多,“染色馒头”、“瘦肉精”、“毒粉丝”、“塑化剂”、“药厂污染”等突发事件引起社会对食品安全、环境卫生问题普遍关注;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660万人,再创新高,就业压力持续加大;对各类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素不容忽视,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

三、政策建议

围绕年初确定的中心任务,针对今年以来社会发展形势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下半年要在重点规划、重大改革、重要研究上加大力度,深化推进,完善措施,取得实效。

(一)加快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按时完成《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2011—2015年)》的编制报送工作,抓紧研究编制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广电、新闻出版、人口计生、民政、残疾人、体育等领域的专项建设规划。二是加快完成社会事业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年度计划下达任务,督促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强化项目实施管理,确保工程建筑质量。三是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各领域的制度体系和设施能力的整体建设,完善和创新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方式,鼓励和吸引民间投资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提供,促进社会事业公共资源优化配置和共建共享,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效益。

(二)加大社会领域重大改革力度

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增强社会事业发展动力和活力,着眼总体设计和长远规划,加强推进改革的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推动形成政策合力和工作合力。一是推动落实今年的医药卫生体制重点改革任务。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步伐,在9月底前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加强公立医院改革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统筹推进和落实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等重点改革,研究编制“十二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二是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切实抓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落实,突出重点,认真做好重大政策、制度的顶层设计、论证和试点工作;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积极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渠道;研究制定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继续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推进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快研究制定“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深化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三是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编制实施;深入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基本完成中央已经确定的改革重点任务;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保留事业单位性质的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要把牢正确导向,强化社会责任,坚持“三贴近”原则,深化内部机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三)加快推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项工作

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领域,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并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转化为全社会的群体意识和自觉行动。大力建设共同理想,密切关注社会思想变化,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加强面向群众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建设,创造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深入挖掘重大节日、纪念日思想内涵,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红色旅游。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推进“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培养诚信观念,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

(四)大力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一是创新社会管理各项机制。以半年和年度社会发展形势分析、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等既有机制为基础,加强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和监测评价。二是健全以社区为核心的基层社会管理平台。抓紧编制“十二五”农村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规划,落实具体建设任务。三是围绕健全社会管理源头治理体系、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等社会管理领域重大课题推进专题研究。四是着力提升社会政策制定和实施能力,切实完善教育、卫生、文化、民政等领域的社会政策体系。

(五)完善社会服务领域产业发展环境

一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大投入,推动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税收、投融资、市场准入等产业促进政策。二是不断提升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研究建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围绕建党90周年大力推进红色旅游,加强重点国际客源市场促销开发力度,有效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三是积极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加快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全面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推荐访问:事业发展 下半年 上半年 形势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