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的概述与展望

时间:2022-12-25 11:30:04 浏览量:

【摘要】企业两权分离产生委托一代理关系,信息不对称导致代理成本问题,激励一约束机制应运而生。本文通过介绍股权激励的产生背景,比较货币薪酬的优缺点,最后归纳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不足,进一步作出展望。

【关键词】代理成本 股权激励 货币薪酬 企业绩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己成普遍现象,由此产生委托一代理关系。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作为委托人的企业所有者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而管理者则希望得到更多的薪酬和闲暇时间,加上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就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代理人的管理者就可能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作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为了减少由此产生的代理成本,企业所有者建立了一种激励一约束机制,其将企业的绩效与高管的薪酬紧密结合起来,寄希望于此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高管行为进行制约监督,更好的实现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该机制的施行有效的缓解了二者之间的矛盾,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可持续的环境。但随着“高管天价薪酬”与“企业业绩下滑”现象并存曝光时,人们难免会对激励约束机制的科学性产生质疑,仅依靠货币薪酬的制约能否解决问题?是否存在另外的激励因素可以共同作用?此时,股权激励应运而生,它与货币薪酬相比具有何种优越性?二者的结合是否能更好的缓解代理矛盾?它的运用是否也存在负面效应?这些疑问有待我们接下来一一探讨。

一、股权激励产生背景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与日益完善,股票期权在上市公司中所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因此在谈到高管薪酬激励时,不能不把股权激励考虑进来,与此同时股权激励的重要性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日益深入人心。在2005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卜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根据办法规定,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可自办法实施之日起,遵照该办法的要求实施股权激励,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及在2006年9月国资委及财政部联合颁布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标志着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结束了破冰之旅。股权激励机制的实行,让管理人员分享公司剩余索取权,使其预期收益与公司业绩紧密相连,在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形成“利益协同”效应,从而能有效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股权激励与货币薪酬的比较

高管薪酬按照激励模式可以分为货币薪酬与权益薪酬。货币薪酬指企业年报中公布的年薪,包括基本薪酬、绩效薪酬、社会保险和各项福利等;权益性薪酬即高管因持般而带来的收益,也称作股权激励。两种激励模式存在哪些异同之处呢?各自又发挥了哪些作用?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模式以货币薪酬较为普遍,主要因为货币薪酬激励更直观,更有吸引力,企业采用的绩效考核制与企业利润挂钩,能让高管在经营决策中更多的考虑企业的利益,发挥自身才能,也能更好的创造自己的收益。但由于绩效考核的标准一般在年初预定,这为企业利润目标设定了一个标杆的同时也埋下了一定隐患,高管很可能为了机械的达到利润指标而作出一些短期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不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比如放弃有投资价值的长期投资项目。若年薪制为固定值,不管企业利润高低,都可以获得固定的报酬,则很可能起不到监督制约的作用。

股权激励是企业为了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业绩股票、股票期权、虚拟股票、股票增值权以及限制性股票。其中股票期权最受上市公司青睐。股权激励主要通过附条件给予员工部分股东权益,使其具有主人翁意识,从而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稳定发展的长期目标。但该种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一股权激励相较于货币薪酬来说收益更高,风险也更大。这主要因为股权激励的效果受制于股市的变化,股价的高低直接影响高管的收益,但股价的变动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所以企业的业绩和股权激励的效果并非直接的对应关系,这会影响高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其二《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一股份支付》中规定股份支付交易应费用化。股权激励计入费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企业的利润指标,可能会导致企业面临退市的风险,这对股权激励的推行也会产生阻碍作用。其三我国税收制度要求股权激励对象行权时要交税,但行权时激励对象并没有获得实际的现金收入,且日后期权收益未定,这会给高管带来双重经济压力。以上不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股权激勵对高管的激励约束作用。

三、股权激励的效果及展望

通过研读多位研究学者关于股权激励运行效果的文献发现,大部分的研究都支持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的结论,如国外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个研究JESEN与MEGKLING提出的“利益汇聚假说”认为管理人员股权份额增加会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绩效。无独有偶,国内学者张晖明,陈志广也得到企业绩效与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和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的结论。吕长江、张海平通过研究股权激励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路径得出其间接实现了降低代理成本的结论。除了支持正向影响的研究,也不乏负向影响或者不存在相关关系的研究结论。那么存在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有学者研究过我国股权激励是激励与福利并存的机制,到底是激励起主导作用还是福利占据上风,这直接影响激励的效果。对于高管来说,当掌握的股权份额越大时,其在企业中的话语权越有力度,其也越有动机作出更利于自身的决策行为,利用职权之便为自己谋福利,这将直接损害企业利益,这也是当下虽大力推行股权激励机制却仍不能有效缓解代理冲突的症结之一。至于造成负向影响的其他因素还有待国内外学者作出进一步研究,以让股权激励机制更好的为企业所有者排忧解难,促进企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Jensen M,Meek ling W.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capital structure[J].Journal ofFinan-vial Economics,1976,(3).

[2]张晖明,陈志广.高级管理人员激励与企业绩效[J].世界经济文汇,2002,(4).

[3]吕长江,张海平.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J].管理世界,2011,(11).

推荐访问:展望 概述 股权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