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手术室护理人员健康的因素与防护

时间:2022-12-12 17:15:03 浏览量:

【摘要】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各种诊疗技术的推广,医务工作者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之中。而手术室护理人员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性质,发生各种职业暴露的风险更大,如不加以有效防范,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分析危害发生的原因,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护措施,免遭危害因素的侵害尤为重要。

【关键词】 手术室; 危害因素; 防护措施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5.041



手术室是医院的最重要的科室之一,无论在业务上,还是在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上都有着它的特殊性,加上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高发,艾滋病感染范围的扩大,结核菌的复燃等,因此,手术室工作人员应加强自我防护,以免遭危害因素的侵害。现对本院近几年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将采取的具体措施报告如下。

1 工作环境方面的危害及防护

手术室中常常存在低浓度挥发性化学消毒剂,这些物质可影响在手术室长期工作的人员身体健康。

1.1 危害因素及常见的侵入途径 手术室环境中化学消毒剂使用广泛,常见的有甲醛、碘、乙醇、含氯消毒剂等,主要通过呼吸道吸收和皮肤吸收,对人体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长期接触甚至可诱发细胞突变,导致癌症、胎儿畸形等。

1.2 配制使用中的安全防护 (1)提倡物理消毒灭菌法,减少化学消毒剂的使用。(2)淘汰甲醛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消毒剂。手术室安装空气净化的层流设备,封装不可高压的物品送供应室环氧乙烷灭菌。尽可能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减少化学性侵害,如器械清洗机,内镜、软镜及各种导管清洗消毒机,避免因人工清洗溅入眼内和锋利器械损伤手的事故隐患。(3)消毒剂集中保存管理,放置于阴凉通风处,易挥发消毒剂密封保存。(4)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各种化学消毒剂的性能和功效及操作规范。严格掌握其使用的有效浓度和剂量,使其用量既达到消毒目的,又不造成更多的危害和浪费。

2 特殊的手术室护理操作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

2.1 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频繁地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术中清理出的脓、血、肿瘤等,极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在术中应用的缝针、手术刀、剪又容易在紧急操作中刺破洗手护土的手部皮肤,这样就更增加了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机会,通过职业暴露感染的血源性疾病病毒最主要的有三种,即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发生刺伤和切割伤是导致这类感染的最主要的原因,也可通过黏膜或破损皮肤接触引起感染,但通过针刺伤和切割伤感染的危险高于黏膜接触,研究表明,医务人员在针刺伤或损伤后接触受污染的血液,感染乙肝的危险性为2%~4%,感染丙肝为0.3%~0.9%,感染艾滋病为0.2%~0.5%。

2.2 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防护 护理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多由于意外接触有传染性的血液所致,而此类疾病目前大多仍无有效治疗药物,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感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树立全面预防观念。对所有患者采取标准预防,即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如戴手套。(2)正确使用隔离技术。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在护理操作讨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时,应戴手套、穿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医务人员的手部皮肤发生缺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3)防止意外受伤的策略。完整的皮肤是防止微生物入侵的天然屏障,所以,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要特别注意皮肤的保护。洗手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精神高度集中地投入到工作中,妥善保管好手术中应用的锐利器械,同时还要给予充足的光线,尽量避免手术刀、剪、缝针、针头等刺破手部皮肤;术后将使用过的锐利器械直接放入防渗漏的利器盒,禁止将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刀片等税器。(4)职业暴露后要及时正确地进行处理。如有意外损伤,应立即停止配合手术,并在伤口旁端挤捏,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按压,受伤部位伤口冲洗后,再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HBV暴露后应尽早检测抗体,并根据免疫状况及抗体水平采取相应措施,如肌注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等。HCV职业暴露的感染危险性虽低于HBV,但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及防治药物,感染后半数形成慢性肝炎,应于暴露后3~4周进行抗体检测,6~9个月复查以确定有无感染,为尽早治疗提供依据。HIV职业暴露后,在受伤后1 h报告疾控中心。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HIV职业暴露后尽早进行,最好在4 h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 h,即使超过24 h,也应当实施预防用药。如暴露源被证实为阴性,则可终止预防用药。(5)建立健康档案,采取必要的免疫预防措施。对手术室工作人员每年进行体格检查,进行免疫预防,并定期检测抗体水平,确保抗体对血源性致病因子有免疫力,如接种乙肝疫苗等。

3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防护

手术室护理人员可在术中诊疗时暴露在电离辐射的环境中,如X线摄片、造影检查。

3.1 电离辐射的危害 过量的电离辐射可导致放射性疾病,包括全身放射性疾病、局部放射性疾病,如急、慢性放射性皮炎、辐射性白内障和放射性辐射所致远期损伤如白血病等。

3.2 防护 (1)屏蔽防护。术中拍片过程中,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医务人员暂时回避,如不能回避,则须穿防护铅衣。(2)距离防护。受辐射强度与距离辐射源距离平方成正比,因此,无关人员应尽量远离辐射源。(3)时间防护。合理安排暴露于放射源的护理工作人员,避免部分人在短时间内接受多次辐射。(4)正确消除污染。工作场所通风过滤。

4 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危害及防护

手术室护士因长期受高强度的工作负荷,极易产生较多心理方面的不良影响和后果,如焦虑、神经衰弱、抑郁等,应注意加强防护。首先要加强学习,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还要学习交流沟通技巧,避免减少冲突事件的发生。第二要做好心理调整,克服个性弱点,努力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自我放松,如听轻音乐,多参加娱乐活动等;第三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劳逸结合,合理设计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5 其他因素导致的危害及防护

手术室工作经常需要加班加点,生活没规律,可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进而影响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引起内分泌紊乱,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疾病。不能规律进食又常可导致胃炎、胃十二指肠肠溃疡的发生;在手术配合中站立时间长,下肢血液回流不畅,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据调查几乎80%的手术室工作人员有下肢静脉曲张,因此,长期从事手术室工作人员要注意操作中的节力原则,在不影响手术配合的情况下改站立操作为坐位操作,经常改变站立时的姿势,休息时抬高下肢,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还要特别注意营养,重视休息,加强身体锻炼,以增强体魄。

(收稿日期:2011-11-21)

(本文编辑:连胜利)

推荐访问:手术室 危害 防护 因素 护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