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形态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专题复习

时间:2023-01-07 15:00:05 浏览量:

[命题预测]

本专题包括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等内容。从考查内容上看,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高考重点内容。从考查形式上看,试题多以图表形式提供相关地理信息为背景材料进行考查,且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从考查能力上看,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读图能力、综合判断能力、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重点讲解]

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地表形态是地球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地表形态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又称地形或地貌,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地球表面特征。对于地表形态的概念,通常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其二是微观形态上理解的地貌,如河流地貌、风沙地貌等。

2 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挤压方向的水平运动常常造成巨大的褶皺山系,张裂方向的水平运动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3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风化作用为侵蚀作用提供了条件,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又为搬运、堆积提供了条件。所以外力作用这几种表现形式是紧密相连的,又是互为条件的,正是在它们长期缓慢的作用下,才形成了今天的地表形态。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不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4 岩石圈物质循环

地貌演化过程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都是在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发生的,都是以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相互转化为基础的,具有共同的发生条件和物质基础,是两个具有联系的自然地理过程。地球表面的物质循环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一个片段,地貌演化过程是从形态角度研究的地球表面物质循环过程。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一刻不停地进行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在一段时期内留在地表的痕迹而已。因此,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地壳的演化。

在做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试题时应牢记以下窍门:自岩浆始,至岩浆终,并且生成岩浆岩的只能是岩浆。

5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背斜与向斜的判别方法

从形态上看,一般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从岩层新老关系看,中心部分岩层老、两翼岩层新的是背斜,中心部分岩层新、两翼岩层老的是向斜。由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仅从形态上判断背斜和向斜是不准确的,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据。

(2)地质构造的实际应用

①背斜:良好的储油、储天然气构造;因其拱形结构,受力均匀,隧道、铁路等对地质要求较高的工程多选址背斜。②向斜:利于储藏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为水库坝址选择点。③断层:隧道、水库选址时,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6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如右图,河流上游多为高原、山地,聚落多呈带状分布在河漫滩平原、洪积扇和冲积扇上。下游为平原、河口三角洲,聚落多呈带状、团状分布。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对交通运输线路进行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但自然条件,尤其是地形仍起着重要作用。应尽可能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既能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又便于维修养护。

[针对性练习]

1 下列各组地貌,分布地区符合江河上游、海滨、沙漠地区排列顺序的是

( )

A.“U”形谷、陡崖或峰林、风蚀柱

B.“V”形谷、海蚀穴、沙丘

C.冲积平原、三角洲、风蚀蘑菇

D.峡湾、角峰、风蚀洼地

2.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质作用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察觉

B.地壳运动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表现形式

C.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

D.地质作用可引起地形变化,而地壳的内部结构与地质作用无关

3.图1是三大岩石关系示意图,图中数码①~⑥所代表的内容依次是( )

A.①喷出岩②岩浆③侵入岩④变质岩⑤岩浆岩⑥沉积岩

B.①岩浆②侵入岩③变质岩④沉积岩⑤沉积物⑥喷出岩

C.①喷出岩②沉积物③变质岩④沉积岩⑤岩浆⑥侵入岩

D.①喷出岩②侵入岩③变质岩④岩浆⑤沉积岩⑥沉积物

4.下列选项与图2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读图3“某地地貌景观及其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关于图中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

A.M、O、Q均为背斜山

B.M、O、Q均为向斜山

c.M、O、Q均为断块山

D.M为背斜山、O为向斜山、O为断块山

6.关于图中N、P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处地下可能含有金、银、铜等矿产

B.P处地下可能含有石油矿产

C.N处岩石抗侵蚀力弱,受外力侵蚀成谷

D.P处为断裂下陷形成的

7 图4中,形成该河谷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

A 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风化作用

C 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D.风化作用、冰川作用

8 图5中,E、F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出现在河流的( )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 读某区域图(图6),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判断依据是——。甲地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2)丁地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据图判断,该地吸引游人的自然景观可能是——。

(3)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建水库,以解决甲镇的缺水问题,应该建在何处比较合理?理由是什么?

(4)分析影响图中铁路选址的原则。

(5)简述影响该区域聚落形态呈带状分布的自然条件。

(6)图示甲、乙、丙三个聚落中,易发展成较大城市的是——,分析其区位优势。

参考答案:1.B 2.c 3.B 4.A 5.D 6.B 7.C 8.D

9.(1)背斜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外力侵蚀(溶蚀)作用

(2)喀斯特地貌(3)A处。水库宜建在口袋形洼地的狭窄出口处(如A处),这样水可以顺流至甲镇;在B处建水库可能淹没甲镇。(4)在山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在丘陵山区,铁路一般选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5)受山地、丘陵中的河流谷地影响,聚落易在谷地中沿河流呈带状分布。(6)甲

地形平坦开阔;河流交汇处,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

推荐访问:岩石圈 地表 形态 复习 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