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产业风口处的挑战与机遇

时间:2022-12-30 16:50:05 浏览量:

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以及社会对健康服务业的广泛需求,医疗健康服务业迎来了发展与投资风口。

政策松绑 社会办医大有可为

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耿庆山看来,公立医院引进社会资本发展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政策逐渐“松绑”,社会办医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然而难点与痛点仍在。

“当下,庞大的社会资本试图进军医疗市场,虽然略有成绩,但依然游离于医疗市场之外。”他直指社会办医的发展窘境,“我们总觉得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特别是开展非营利性医疗服务时,社会资本投资者的主力倾向不好回避,其实再讲这个问题就是落伍,太落伍了。”

耿庆山举例谈到,餐饮业被推入市场前,群众也曾担忧私人制作食品的质量能否合格、服务是否周到、是否被坑蒙拐骗,随着三十多年的市场培育,现在的餐饮业展现出活力与生机。“无论是品质还是价格,对于医疗服务业来讲,整个行业的竞争环境还没有真正形成,依然还是一家独大的格局。”他强调,政府补偿、医保准入资格、人才培养、职称晋升、科研教学等环节普遍存在不公平竞争,民营医院的现实生存环境相对较差。

“很多人问,到底什么时候中国的社会资本办医,或者与公立医院合作能够得到社会、市场认可?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服务品质要胜过公立医院,这个是关键前提。”耿庆山还表示,虽然现在面临竞争机制不成熟的局面,但是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仍是必然趋势。“提高社会办医比重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对医疗资源配置发挥‘鲶鱼效应’和倒逼机制,不仅使卫生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而且能增加卫生资源总供给,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政府相关配套政策的陆续出台给社会办医逐步拓宽了发展空间,尤其是今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进一步放宽标准,明确表态“非禁即入”、拓宽融资渠道、促进资源流动和共享以及优化发展环境。

耿庆山看出一系列政策出台释放出的重大信号——政府正在为社会办医“拆墙松绑”。他提醒医院管理者,非营利性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合作,首先要做好资产评估,除有形资产评估外还包括医生品牌、学科品牌、医院品牌,“一定要寻求有权威的评估公司测算出相关份额占比”。

此外,耿庆山还着重谈到公私合营(PPP)模式,它是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十八届三中全会曾提出,通过PPP模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健康发展。今年7月,广东省出台《广东省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提出在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领域重点推广PPP模式、建立PPP项目储备库给予政策支持。

耿庆山表示:“广泛运用PPP模式、合理确定运作方式,这是文件精神,说明政府是支持的,而且愿意买服务、给政策。但是,进入项目储备库必须招投标、严格筛选合作对象,必须合理合法合规、公平竞争、保证合理收益、防范债务风险,政府会完善财政扶持措施、适当给予融资贴息。如何充分善用利好政策,值得管理者思考。”

探索新型服务模式三维架构

面对医疗健康产业蓝海,各路人马纷纷“摩拳擦掌”。

据悉,在国际上,医疗健康产业产值约为GDP的8%?10%,在美国约占GDP的17%,而中国仅为5%。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医疗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薛镭表示,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潜力巨大,当下传统服务模式所代表的运营模式已经过时,必须探究新技术、新环境下的创新服务模式。

“商业模式由三维结构组成,即客户价值,机构资源和能力,盈利方式。因此,医院在寻求创新服务模式时应当考虑如何实现客户价值、实现患者价值,在可能情况下扩大资源能力,并潜心思考能做哪些事情、能做好哪些事情、无法做好哪些事情以及如何将能力发挥到极致。”薛镭表示。

谈及医院是否需要盈利这一话题时,薛镭认为:“企业是要盈利的,公立医院也需要盈利,不盈利就难以持续下去,但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怎样盈利而不是越多越好,是要形成良性发展模式。”这意味着在围绕医院规划新型服务模式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延伸内容,例如在检查、药事、物业等环节探寻服务外包模式,在导医、医疗服务综合平台、康复事业、长期护理工作等方面探索医疗服务延伸,开展健康管理、健康服务等。

面对医疗健康产业的新机遇,薛镭给出一系列建议: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医养服务一体化机遇,也为建立个人养老资产的金融服务提供了发展机遇;在健康服务业方面,健康管理、健康产品发展大有可为;国际医疗旅游逐步兴起,“出”“入”为行业带来新的商业机遇;干细胞技术、基因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健康管理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引入,更是为行业带来日新月异的变革。更值得一提的是,质子治疗系统和医用食品的发展前景尤为广阔。

他算了一笔账:为满足国内肿瘤患者的治疗需求,约需要200台以上的质子治疗设备,单台设备的投资金额约为20亿元,以此推算需要4000亿元的资金投入,加上每年1000亿元的治疗费用以及1000亿元的延伸服务与产品,无疑构成了丰厚的市场。

当前,我国的保健品满天飞,真正的医用食品却远未形成市场规模,基本接近零概念。而在国外,尤其欧盟国家要求医用食品在整个药品时常中占据约10%,如果按照9%?10%的比例计算,到2020年,年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

在新形势下,医院管理者需要未雨绸缪,抓住大显身手的好时机。

健康产业初期的四大关键问题

“大健康终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赵淳表达了如是观点。

大健康是指直接或间接为人类健康提供相关产品、服务的各类社会经济组织的集合,是一个复合性产业群体。它至少包括四大基本产业:以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产销为主的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保障促进等为主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

近年,大健康产业需求日益增加。据统计,目前在全球股票市值中,大健康产业相关股票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特别在发达国家,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美国的医疗服务、医药生产、健康管理等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该比重也不止10% 。

“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将大健康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我国作为拥有13亿人口、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的大国,大健康产业极具发展前景。”据保守估计,2015年,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万亿?5万亿元;2020年,相应市场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

目前来看,我国大健康的政策导向越来越清晰:2013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保、医疗、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一系列积极的政策信号促使不少企业或投身于大健康产业浪潮,或跃跃欲试。面对此种局面,赵淳提醒,我国大健康产业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目前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一是传统观念作祟,影响群众科学接受现代医疗保健产品和服务,过分依赖广告促销,市场理性意识有待强化。二是技术基础薄弱、个性化服务不足,较少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难以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三是低水平重复生产严重,产品开发力量薄弱,目前涉及中国健康产业的企业极少具备创新和服务能力,往往是仅停留在出售产品或概念层面,缺乏产业链、服务标准体系、专业培训体系和专业管理公司。四是行业亟待出台完善健康产业政策法规并监管到位。以完善社会组织建设,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制定和推行行规行约、技术标准、从业培训等,指导和规范产业发展,明确产业扶持政策以及财税、金融、土地、环保等配套支持。

虽然有诸多问题待解,赵淳依然看好行业发展。政策带来的利好将在未来几年凸显,构建科学的健康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布局同样迫在眉睫。如何提供符合社会消费发展趋势、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是拓展大健康板块、寻找新增长点亟待破解的问题。

最佳融资时期未必在风口处

站在健康产业投资风口,有机遇也有挑战。当投资人挥舞着支票时,你能否接受?何时接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丁香园网站创始人兼董事长李天天有话要说。

丁香园成立于2000年,初创时为一家互联网公司,主要为医生提供信息服务,为医生们搭建平台,促进临床工作的学习与分享。2015年,丁香园开始线下布局,先后在福州、杭州开设诊所。目前,它先后接受来自DCM、小米旗下顺为资本以及腾讯的三轮融资,并成功完成五起对外投资。

李天天给出的是融资三原则——降低投资者决策成本,提高投资者行业认知,强化投资者投资信心。“信息沟通、透明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同时要让投资者清楚了解商业模式,了解服务的内容、质量、特色。”他谈到,即便是赢得投资,还需要不断提高投资者对行业的认知。

“投资人的钱是最贵的”,这是行内共识。一旦公司盈利,是否可以自己赚钱自己花,不要依靠融资?李天天肯定地回答:要。“医疗行业管制太多、发展周期漫长,单凭一己之力发展速度太慢。”他还表示,相比债券融资,股权融资更为合适。在开启投融资窗口时未必要等到所谓风口,只要时机合适,应随时准备与投资者深入接触。

“如果投资者有医疗行业投资履历,不管是传统医院还是医药企业或新型互联网医疗,我在心里都会给他加分,证明他有实战经验。”李天天建议,寻觅投资人时一定要找对“懂行人”,相关经历可以增加共同语言,有助于加深认知、强化投资信心。

对于有些公司向财务顾问寻求融资帮助,李天天认为需慎重考虑。“丁香园三轮融资都没有求助财务顾问。”他介绍,进行收益核算时财务顾问会根据投资额度提取相应百分点,这意味着投资额度越高,他拿到的回报越高。然而,出价高的投资者未必是最合适的人选,往往需要从各方面条件综合考虑,不能单纯考量投资额度。

遇到适宜的投资者,接下来重要的一步就是谈判。李天天的经验是,看核心条款时需注意董事会席位、董事会决策流程、投票权、优先投票权、董事会组成比例等内容,尽可能不接受对等条款。“因为,接受对等条款不仅对自己的团队、对投资人都是一种伤害,同样可能伤害公司、医院的长远利益。”面对不合理条款,简单粗暴地拒绝并不是最佳选择。首先,你应当承认该项条款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让对方有一定被接受、被认可的愉悦感,而后再用一种委婉的语气告知对方该条款无法被接受的不合适之处。

“不管是融资,还是发展,最终还是要靠自身的真实业务表现、真实的品牌地位树立。”李天天表示,打铁还需自身硬,提升自身硬实力才是关键。

寻求海外合作 合拍最关键

面对中国健康产业的“大蛋糕”,不乏美国纽约长老会医院在内的颇多海外大鳄也纷纷抢滩,需求合作机会。

纽约长老会医院成立于1998年,属于非营利性学术型医学中心,为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与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的附属教学医院。目前,医院拥有床位2613张,医生4571名,员工21 747人;2014年,医院门急诊人次为1 977 370,住院126 820人次,在2015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医院排名中位列纽约地区第一位、全美第七位。

“我们来中国做什么?一是我们希望推广自身在这个领域的工作业绩,而且假如海外的机构或者海外投资者认为有价值的话,我们也希望分享在临床科研、教学、医疗机构方面的管理经验。”纽约长老会医院全球服务部中国区总监李舒坦承,凭借成熟的市场体制以及科学化管理模式,美国医院可以为国际合作伙伴提供临床、科研能力,管理经验与体系,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流程设计,还可以参加教学项目、培训,开展咨询服务、管理服务,提供或者承担国外患者的医疗服务,合作教育或者研究。

对于合作如何落地,李舒指出,美国的学术型医学中心会在各个环节进行落地布局:通过设立中国办事处、转诊办公室,开展贯穿医疗前后的服务;通过开设门诊、诊断中心、专科诊所、医院,直接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通过开设医疗管理公司、培训机构、医学院,开展医疗活动协助。

在她看来,医疗机构的海外合作不应该仅着眼于输出品牌,还应与国际合作伙伴一道,通过切实实践于自身品牌的关键价值、核心理念,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机构水准和品牌价值。截至目前,仍旧没有形成明确的成功合作模式,美国本土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中国,因此双方还需要共同尝试。而在这一过程中,选择价值、文化合拍的合作伙伴,建立相互信任关系尤为重要。

推荐访问:风口 机遇 挑战 医疗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