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疫苗 安全接种

时间:2022-12-12 18:00:04 浏览量:

198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全国计划免疫协调领导小组,并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今年4月25是第21个预防接种宣传日。

什么是预防接种

小儿时期,由于身体发育很不完善,防御机能也较脆弱,易受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侵袭,引起各种传染病。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用人工方法将细菌、病毒减低毒性,制成菌苗、疫苗及类毒素等生物制品,通过注射、口服等方法接种到人体,使之产生抵抗某种传染病的能力,以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达到免疫的目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有几种方式

预防接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没有染病之前,给孩子接种和内服灭活菌苗和疫苗,使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如同战士平时“实战演习练兵”一样,再受到同种的细菌或病毒侵袭时,机体就有能力歼灭这些入侵之“敌”。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百日咳菌苗等就属于这一类。这种预防接种,医学上叫做“人工自动免疫”。通常,免疫在接种后1~4周出现,免疫抗体保持数日至数年,故须反复接种;另一种是在已接触传染病的孩子尚未发病时,给其注射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抗毒素以及成人血清等,即直接将抗体——“援兵”输入体内,增加消灭入侵的致病微生物的有生力量,从而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这种方法叫“人工被动免疫”,特点是注射后立即生效,但维持时间短,通常2~3周即消退。只适用于紧急预防或治疗。

预防接种的疫苗有哪些

目前我国最常用的疫苗有:

①基础免疫用疫苗。卡介苗,预防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疫苗(简称脊灰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百白破三联疫苗,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麻疹疫苗,可以预防麻疹。

②乙脑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③乙肝疫苗。用以预防乙型肝炎。

④狂犬疫苗。用于狂犬病的预防。

⑤出血热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⑥肺炎疫苗。用于预防肺炎球菌性疾病如肺炎等。

⑦流脑疫苗。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⑧甲肝疫苗。用于预防甲型肝炎。

⑨腮腺炎疫苗。用于预防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腮腺炎,即“痄腮”。

⑩流感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

预防接种后需要多久

才能产生免疫力

预防接种后人体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产生免疫力。这段时间在医学上称为诱导期。诱导期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生物制品的种类、接种次数、接种途径以及身体的健康状况等。一般来说,初次接种的诱导期长,约3~4周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其免疫力相对来说较弱,维持时间短;而再次接种的诱导期较短,只要1周左右就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其免疫力强,维持时间也长。所以,在预防某些有明显季节性的传染病时,最好在该病的流行季节前一个多月完成预防接种,以有效地防止发病。

孕妇能否作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既然能起到预防某些传染病的作用,那么,怀孕以后,孕妇是否也能与普遍人一样打预防针呢?

对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能"或“不能"来回答,而是应该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例如,被疯狗咬伤以后,孕妇就必须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否则的话,生存的希望是极少的。因为狂犬病的病死率几乎是100%。

由于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是威胁新生儿生命的一大因素,所以,孕妇应接种破伤风类毒素以预防婴儿染上破伤风。在怀孕的第4个月注射第一针,剂量为0.5毫升,6星期后再注射0.5毫升。

从事有高度感染乙型肝炎危险的工作人员(例如在肝炎病房工作的人员),一般应在怀孕前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孕妇的丈夫或家庭其他成员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e抗原阳性者,也应注射乙肝疫苗。如果孕妇本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尤其伴e抗原阳性,那么,孕妇注射乙肝疫苗会收效不显,应在分娩后按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及时给孩子注射乙肝疫苗,以保护孩子免遭乙肝病毒的侵袭。

对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注射流感疫苗,可防止流感引起早产,也可降低流感造成的畸胎率。

但不是所有的预防针孕妇都能打的,如水痘、风疹、麻疹、腮腺炎、卡介苗、乙脑和流脑等病毒性减毒性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百日咳疫苗,孕妇都应忌用。曾有过流产史的孕妇,也不宜接受任何防疫接种。所以,对于预防接种,孕妇既不要讳疾忌“种”,也不要来者不拒,应该向产科医生和防疫医生介绍自己怀孕、以往及目前的健康情况和过敏史等,由医生来斟酌究竟是该接种还是不该接种。这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

儿童接种疫苗后该怎样护理

一个儿童出生以后,要进行很多次疫苗接种。接种疫苗后的儿童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个别小儿接种疫苗后,在24小时内会出现体温升高,这时要给小儿多喝白开水,促进体内代谢产物排泄和降低体温。千万不能用抗菌素类药物。假如有高烧或其他异常反应,要及时到医院检查诊治。

②儿童注射疫苗后,要避免剧烈活动,且要注意身体保暖,防止着凉引起发烧、感冒或其他一些病症。

③儿童接种疫苗后若需洗澡,要注意保护注射部位,防止磨破、擦伤,避免造成继发性感染。脱穿衣服动作要轻柔。

④预防脊髓灰质炎的减毒活疫苗,可用凉开水溶解成糊服下或直接吞服,但服后一小时内应避免过热饮食或喝热水,以保证减毒活疫苗发挥最佳免疫效果。

⑤接种卡介疫苗后,2~3周内局部会逐渐出现红肿、脓疮、以致溃疡。这时要注意保持溃疡周围皮肤清洁卫生,让小儿穿干净且松软的衣服,禁止抓挠,必要时可用纱布包扎。3~4周后便可结痂,最后形成小疤痂,假如反应严重,形成脓肿,不能切开口排脓,否则切口会难以愈合。

预防接种有哪些禁忌证

为了使小孩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少传染病的发生,要对孩子进行各种预防接种,但预防接种并非对所有的儿童都适宜,若有下列情况应禁忌或暂缓接种:

①有免疫缺陷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剂(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放射疗法、抗代谢化学疗法)治疗的儿童。

②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和处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的孩子不宜进行预防接种。因为孩子已与传染病患儿有了接触,虽然尚未发病,但有可能得病,此时打了预防针,就会与某种传染病碰在一起,等于是同时得了两种病。在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孩子的身体里还在产生该种传染病的抗体,如果再打预防针就会干扰抗体的产生,使抗体的量减少。

③有慢性心脏病、肾脏病、肝病的孩子也不宜打预防针。有这些慢性病的孩子体内的蛋白质常常减少,而形成抗体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质中的球蛋白。因此,打预防针后形成的抗体就少,所起到的预防作用就差,同时还会给原来的病带来不良影响。

④脑发育不全或有惊厥史的孩子,打预防针时,可能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反应,因此不宜接种。

⑤经常患荨麻疹、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孩子,不宜打预防针,否则可能产生过敏反应。

⑥严重营养不良与佝偻病儿不宜接种。

⑦腹泻婴幼儿,1日大便超过4次以上者,不宜服用小儿麻痹糖丸。待腹泻痊愈后可补服。

⑧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第一针)后出现严重的接种后反应,如发热、虚脱、休克、抽搐,体温超过40.5℃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的,下次则停用或减量。

⑨最近注射过多价的免疫球蛋白者(如r蛋白),在6星期内不应接种麻疹疫苗。

⑩一般感冒、轻度低热等疾病视情况可暂缓接种。

预防接种的反应常见于接种的当日或第2日,多为低热,偶见高热。如果发热太高,可服一些退热药,必要时可请医生处理。总之,在预防接种前孩子身体应处于正常状态,如有某些疾病,最好先经医生检查后再决定能否预防接种。

·相关链接·

喷喷鼻子预防流感美试验流感新疫苗

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流感每年造成全球300万~500万人重病,25万~50万人死亡。流感病毒不仅容易传播,而且会发生变异,因此每年都要研制由不同病毒株所组成的对应疫苗,为防感冒,许多人不得不年年为此挨上一针。然而,美国费城威斯塔研究所新近开发出的疫苗是一种喷鼻药剂,可以让人们省却扎针之苦。

推荐访问:接种 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