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11-24 14:15:47 浏览量:

摘要:本文基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笔者对数学建模思想的认识和教学实践,探讨了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具体做法,突出了搭建融入平台的重要性。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的教改实践,无疑会成为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数学建模思想 高职数学 教学 探索 实践

一、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认识

1.数学建模思想及其教育功能

数学模型就是实际问题的数学描述,数学建模是建立数学模型的简称,即用数学的语言(图、表、式等)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具体地说,数学建模就是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答案来解决现实问题。数学建模通常很难直接套用现成的结论或模式,但是有一种不变的东西始终在起作用,那就是数学建模思想。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一个个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转化成相应的数学形式,再运用数学理论揭示实际问题的深层性质和规律。完成数学建模过程,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学建模思想。数学建模思想是问题解决的一种模式,也是知识建构的一种理论。

强化数学建模思想的教育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开放式思考方式、锻炼学生快速获取信息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等起着积极地作用。数学建模思想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一种创新教育。

数学建模思想融入传统数学课程,使得其已成为高校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日渐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主流之一。随着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它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使用计算机、自主调研、创新思维、沟通协作等各方面能力的作用也进一步显现出来,人们已不再仅仅把它当作一项单纯的竞赛活动,而是把它作为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载体来对待。

2.目前的教学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数学教育正在向以培养学生数学素质为宗旨的能力教育转变。在这种转变下,如何创新高等职业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使原本数学基础较差的高等职业学生摆脱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和借助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数学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国内一些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呈现认识和重视度不够、实际教学课时数下滑的情况下,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教学更显得非常有必要!

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系在不断变化中。数学课程经历了本专科压缩式到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元微积分+专业基础模块+数学实验”的转变。课程以“必需”为原则、以“服务”为宗旨,构建专业基础内容体系,以应用为目的构建数学实验内容体系。同时,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来实现上述课程体系。但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对教学内容多数停留在削枝强干、删繁就简上,在培养综合职业能力、改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革。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教学无疑成为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3.创新教育呼唤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教学

开展数学建模创新教育的实践活动,如数学建模的教学、培训和竞赛等活动无不围绕着应用和实践这个主题,力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数学建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的重点不在于数学知识的本身,而是在于掌握数学方法和数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能够应用于实际中去。数学建模的创新教育在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数学建模作为大学数学课程的重要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条件。

二、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平台建设

1.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不同类专业需要与不同生源的情况进行选择与整合,进行“模块化”、“分层次”的教学内容设计,分专业大类开设系列数学必修与选修课程,形成融合“数学知识、数学建模、数学文化”为一炉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具体途径:与专业教师、企业专家沟通,开展调研,选定教学内容;翻阅专业教材等,了解数学在专业中的应用,整合内容;增加现代数学思想与内容,优化教学内容。我校按照专业大类分类,分以“电子信息类、土建类、制造类、财经类”等实施模块化教学,具体设置“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实践模块、拓展模块”;又根据生源(普高理科生、普高文科生、单考单招生)实施分层教学,具体分为基础层次、提高层次和拓展层次。

2.创新教学模式

将数学建模思想与数学实验方法融入高职数学教学中,使数学知识、建模思想与实验方法三者有机融合,形成“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了高职院校教学实践性的特点。

3.改进教学方法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努力贯彻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原则,实施“问题驱动”。如做到“三个结合”,即讲授与适当讨论相结合、理论与应用相结合、数与形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数学“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

4.优化教学手段

主张课件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发挥两者优势,既有课件的直观演示,又有板书的灵活演讲,使形象展示与过程探究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同时通过实验帮助学生体验、感悟,培养学习的亲和力、学生的好奇心,以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5.完善考评体系

改变单一的一张纸的考试方式,强化过程评价,采用多元的评价考核方式。如数学理论笔试与数学实验操作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

三、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实践成效

1.问题驱动,注重服务专业

内容的选取以专业中实际需要处理的问题为依据,以岗位需求的应用能力培养为目的,内容来自专业实际,教学案例源于岗位实际。以案例导入、任务训练为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根本性转变。教改成果《基于“问题驱动”的高职数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获我校首届(2012 年)校级教改成果二等奖。

2.案例教学,注重创新思维

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着力强调建模思想和过程,分析给定的某一具体问题,忽略次要因素,抓住其主要特征,经过简化假设,将其抽象成一个数学模型(公式、图、方程等),进而求解,分析,改进。通过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强化载体,注重思维训练

强化载体,多方融入。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着眼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一是通过解决专业实际问题这一有效载体,遵循“生活(专业)实践问题——数学模型——数学解答——应用于生活(专业)问题”的教学过程,有效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二是已建精品课程《应用高等数学》网站(2012年重新改建)融入了数学建模等专栏。三是自编教材《应用高等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设立“第三篇,实践模块”,与前面的“第一篇,基础模块”、“第二篇,专业模块”相融合。

4.队伍建设,注重提升能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专家参与、提高学历、承担和参与科研立项,加强学术研究、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使教师保持较高的学术造诣、教学水平、较强的指导能力,为提升课程质量发挥主导作用。“应用高等数学教学团队”被评为我校首批(2012 年)校级教学团队。

5.学科竞赛,冲击最高荣誉

在 2013 年浙江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中,我校有两位学生荣获一等奖,这是继 2010 至 2012 年连续三年获得二等奖以来我校第一次获浙江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取得了新的质的突破。在 2013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有一个队获得了专科组全国一等奖,这也是我校近年来在冲击全国、省级学科竞赛最高荣誉上的首次突破。

数学建模竞赛是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得以全面体现的一种重要途径,它既能开拓知识面,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6.在公选课选报过程中《数学建模》课程出现“秒杀”现象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细水长流式的融入,“数学建模的魅力”系列讲座式的强化融入,以及数学建模协会的积极配合,在《数学建模》预报名时人数就超过600,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正式选报时教务处限定 400 人,结果出现了“秒杀”现象。

7.教学成果已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上得到显现

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近两年,在学院每学期的课程满意度测评中名列前茅;专业教师对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中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在两大数学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受到各个二级学院专业教师的重用,在参加其它专业类技能竞赛中屡屡获奖,并且在毕业就业中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并且转岗适应性强。

综上所述,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教学有利于转变对数学的偏见,有助于学习专业知识,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以数学建模为依托,重在构造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但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高职数学的改革,特别是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高职数学的教改实践,无疑会成为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必定能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现在平台已建好了,但作为教师个体“融入”的程度有较大差距,尤其是结合专业案例方面。因此,需要继续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提高“融入”的有效性;加强案例库建设,增加适合高职高专教育的数学应用案例,加强数学与生活和专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大潜.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类主干课程[J].中国大学数学,2006(1)

[2]李大潜.数学建模与素质教育[J].中国大学数学,2002(10)

[3]柴长建.浅论数学建模思想及其教育功能[J].数学教学研究.2009(8)

[4]韩中庚.数学建模的创新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工程数学学报,2005(12)

[5]韩中庚.数学建模实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6]姜启源.数学建模案例选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施宁清,李荣秋,颜筱红.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高职数学的试验与研究[J].教

育与职业,2010(9)

推荐访问:建模 高职 数学教学 融入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