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定名为“朊病毒”好

时间:2022-11-08 10:25:09 浏览量:

1996年笔者在英国访问期间,英国爆发了疯牛病,这使人们对疯牛病的病原体prion产生了广泛的关注,其中也包括prion的中文定名。为此,笔者曾在《生命的化学》1997年第4期上写了一篇短文《建议将Prion译为朊病毒》,文中简要地叙述了建议的依据和理由。也就是在那年,布鲁西纳(Prusiner)因发现prion而获得199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际上,我的建议来源于曹天钦先生。曹先生在布鲁西纳认为羊瘙痒病的病原体只含蛋白质、不含核酸时,已建议将prion译为朊病毒。《中国科技术语》2007年第4期和2008年第1期对prion的中文定名进行了专题讨论,众多学者发表了意见。在此,笔者愿再次建议并作以下说明。

首先回顾一下“病毒”这个名词是如何提出来的。19世纪以来,微生物学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各种染色技术对许多致病的细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有一些病原体在显微镜下看不见,而且也不能用细菌滤器除去,因而称之为“病毒”或“滤过性病毒”。长期以来,人们并不知道病毒的化学本质是什么。一直到1935年,美国的斯坦利(Stanley)获得了纯化的烟草花叶病毒晶体并认定它是蛋白质,他也因此获得了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实际上,斯坦利得到的只是二维的类晶体,更加成问题的是烟草花叶病毒的化学本质并不单纯是蛋白质,而是蛋白质与核酸的复合物。1936年,英国的植物病理学家鲍登(Bawden)和皮里(Pirie)就发现烟草花叶病毒中含有5%左右的核糖核酸。这少量的核酸正是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并致病的关键,而病毒的蛋白外壳只发挥保护和稳定核酸的作用。此后,许多病毒被纯化和鉴定,其中都有核酸。布鲁西纳发现prion只有蛋白质后,虽然绝大多数人开始都不相信,但经过长期验证,prion确实没有核酸。因此,认为病毒必须有核酸的传统概念不得不修正。

既然prion能在细胞内复制并形成淀粉样病变,在生物医学上它就是一种病毒。为了区别于含有核酸的一般病毒并说明其蛋白质本质,可以称prion为朊病毒。也有人建议称为朊毒粒或朊毒体,但它们都不能体现prion的传染性。布鲁西纳命名的prion是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传染性蛋白)的缩写。缩写名现在用得很多,但缺点是不能望文生义。“朊病毒”是一种复合名,可以望文生义,类似 “ribozyme”及其中译名 “核酶”。因此,笔者大胆建议,“prion”一词是否也可以仿照“ribozyme”改为“proteovirus”。

张友尚: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

生物学研究所,200031

推荐访问:名为 病毒